(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無錫第二醫(yī)院 肝膽外科,江蘇 無錫 214001)
原發(fā)性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第5大常見的惡性腫瘤,中國患者約占55%[1]。手術是治療HCC的主要方式,但術后復發(fā)率高,其5年生存率仍較低[2]。microRNA(miRNA)是一群內源性非編碼小分子RNA,通過與靶基因mRNA的3'非編碼區(qū)(3'UTR)結合,導致靶基因mRNA 降解或翻譯受阻,以參與靶基因的轉錄后調節(jié)[3]。有研究表明,miR-1301在包括HCC 內的多種腫瘤中表達下調,對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起到抑制作 用[4-7],但其與肝癌患者臨床預后關系尚不明確。本研究通過檢測HCC組織中miR-1301的表達水平,分析其與患者臨床數(shù)據(jù)及預后的關系,可能為HCC 患者預后評估提供新的分子標志物。
選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無錫第二醫(yī)院行HCC根治手術的60例患者臨床資料、組織樣本及隨訪資料。根據(jù)miR-1301相對表達量數(shù)值的中位數(shù)截點,將患者分為高表達組和低表達組,每組30例。所有癌組織及相應癌旁組織(距腫瘤邊緣>2 cm的正常肝臟組織)均與液氮速凍并保存于-80℃冰箱?;颊咝g后第1、3及6個月復查CT、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al protein,AFP),之后每半年復查CT及AFP,所有考慮復發(fā)轉移的患者有CT、超聲造影、AFP或穿刺活檢病理等其中2或3項診斷,患者隨訪時間截至2019年1月。本研究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
所有肝癌組織及癌旁組織的RNA 通過Trizol(美國Invitrogen公司)提取,具體步驟參照試劑盒說明書。通過逆轉錄試劑盒(美國Applied Biosystems公司)將RNA 逆轉錄成互補DNA,然后應用miR 特異性TaqMan 探針和TaqMan Universal PCR Master Mix(美國ABI公司)進行miR-1301的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檢測,反應在StepOne Plus 探測系統(tǒng)(美國ABI公司)上進行,反應條件:95℃預變性10 min,95℃變性15 s,60℃退火1 min,60℃延伸1 min,共40個循環(huán)。內參為RNU6B,每個反應設置3個復孔,miR-1301的相對表達量用2-??Ct法計算。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用χ2檢驗;用Kaplan-Meier 法繪制生存曲線,比較用Log-rank χ2檢驗,影響因素的分析用多因素Cox 風險比例模型,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癌組織組與癌旁組織組miR-1301相對表達量分別為(26.900±8.994)和(41.183±10.759),經(jīng)t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7.824,P=0.000),癌組織組低于癌旁組織組。見圖1。
圖1 HCC 患者癌組織與癌旁組織中miR-1301相對表達量比較(±s)
miR-1301相對表達量在患者性別、年齡、乙型肝炎病毒、腫瘤部位、AFP水平及Child分級比較,經(jīng)χ2檢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腫瘤直徑、臨床分期及有無脈管癌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影響因素的miR-1301的高表達率比較
續(xù)表1
為分析miR-1301表達與患者臨床預后的關系,繪制miR-1301 低表達組和高表達組Kaplan-Meier曲線。miR-1301 低表達組總生存為23.33%(7/30),miR-1301 高表達組總生存為50.00%(15/30),經(jīng)Log-rank χ2檢驗,結果顯示miR-1301 低表達組肝癌患者總生存率低于高表達組(χ2=0.032,P=0.021)(見 圖2)。單因素分析顯示,腫瘤直徑、脈管癌栓、臨床分期及miR-1301表達量與患者不良預后有關(P<0.05)。多因素Cox 回歸模型分析顯示,腫瘤直徑、脈管癌栓臨床分期、miR-1301 低表達是影響肝癌預后的獨立因素(P<0.05)。見表2。
圖2 HCC組織中miR-1301表達與患者總生存率的關系
表2 肝癌患者術后預后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參數(shù)
miRNA是一類長約23 個核苷酸序列的非編碼小RNA,對幾乎所有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扮演重要角色,例如HCC,其參與腫瘤細胞增殖、凋亡、侵襲及轉移等生物過程[8]。近年來在腫瘤預后標志物研究領域,miRNA 已成為新的研究熱點,已發(fā)現(xiàn)多個miRNA與肝癌的臨床預后相關,其具有成為肝癌預后分子標志物的潛能[9-12]。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miR-1301 對包括HCC 內的多種腫瘤表達下調,對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起到抑制作用,提示患者的不良預后。YANG 等[4]發(fā)現(xiàn),miR-1301 在肝癌中表達下調,靶向調控BCL9 mRNA,通過Wnt/β-catenin 信號通路抑制肝癌的侵襲、轉移及血管形成。ZHI 等[6]發(fā)現(xiàn),miR-1301 通過靶向調控N-Ras 抑制人膠質瘤細胞的增殖,此外miR-1301 的表達下調還與膠質瘤患者不良預后相關[12]。YAO 等[14]研究發(fā)現(xiàn),miR-1301 可通過介導RanGAP1 下調,增加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伊馬替尼的療效。本研究同樣發(fā)現(xiàn),miR-1301 在肝癌組織中表達下調,首次發(fā)現(xiàn)miR-1301 表達水平與肝癌患者的腫瘤直徑、臨床分期及有無脈管癌栓相關,Kaplan-Meier 生存分析結果提示,miR-1301 高表達組總生存率高于低表達組,進一步單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提示,miR-1301 表達量是影響肝癌預后的獨立因素,可能為肝癌的預后評估提供新的途徑。
綜上所述,miR-1301 在多種腫瘤中扮演抑癌基因作用,miR-1301 的表達下調促進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提示患者的不良預后。一種miRNA 可調控不同的靶基因從而發(fā)揮不同的生理功能。進一步研究miR-1301 在肝癌發(fā)生、發(fā)展中的具體分子機制,可能為肝癌的診斷、治療及預后評估提供新的分子標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