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NLR和PCT對成人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患者進展為膿毒癥的預測價值比較

    2020-03-11 06:52:30宋維潘萌萌韓銘欣陳云秋柳文娟焦光宇
    疑難病雜志 2020年2期
    關鍵詞:性反應中性膿毒癥

    宋維,潘萌萌,韓銘欣,陳云秋,柳文娟,焦光宇

    社區(qū)獲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最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之一,歐美國家成人CAP的發(fā)病率為(5~11)/1 000人/年,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升高[1],CAP病死率高,2017年全世界死于以CAP為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約255萬人[2]。膿毒癥是感染后宿主反應失調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礙,是危及生命的重癥[3],而CAP是導致膿毒癥最主要的原因[4]。膿毒癥是CAP常見的并發(fā)癥和主要致死原因[5],因此,早期對CAP患者進展為膿毒癥的風險進行預測,識別高危CAP患者,對于改善預后十分重要。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和降鈣素原(PCT)是臨床上評估感染和炎性反應的敏感指標,在CAP和膿毒癥診療中得到廣泛的應用?,F比較NLR和PCT對成人CAP患者進展為膿毒癥的預測價值,旨在為成人CAP的臨床診療提供新思路,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于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收治成人CAP患者共409例,根據是否進展為膿毒癥,將患者分為膿毒癥組和非膿毒癥組,其中膿毒癥組201例,男134例,女67例,年齡20~90(62.9±18.5)歲;發(fā)病誘因,無明顯誘因139例,受涼54例,勞累5例,嗆咳3例;首發(fā)癥狀,發(fā)熱138例,咳嗽50例,胸痛3例,呼吸困難10例;基礎病,慢性肺部疾病12例,心腦血管疾病81例,糖尿病43例;合并癥,膿毒性休克43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41例,急性腎損傷50例,急性肝損傷20例。非膿毒癥組208例,男126例,女82例,年齡20~92(60.4±17.0)歲;發(fā)病誘因,無明顯誘因157例,受涼43例,勞累5例,嗆咳3例;首發(fā)癥狀,發(fā)熱128例,咳嗽69例,胸痛5例,呼吸困難6例;基礎?。郝苑尾考膊?7例,心腦血管疾病61例,糖尿病30例;均無合并癥。2組性別、年齡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通過,研究對象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選擇標準 (1)診斷標準:符合中國成人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6年版)[1];符合2016年第三次國際膿毒癥和膿毒癥休克定義共識中的膿毒癥診斷標準[3];(2)排除標準:①年齡<18歲;②入院時間<24 h;③嚴重免疫系統(tǒng)抑制疾病如艾滋病;④惡性腫瘤;⑤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急性腦血管病、急性肺栓塞;⑥臨床資料不全者。

    1.3 檢測指標與方法 (1) NLR:患者入院24 h內抽取外周靜脈血4 ml,其中2 ml置于含有乙二胺四乙酸二鉀的抗凝管中進行全血檢測,采用美國貝克曼公司DxH800自動化血液計數器測定白細胞相關參數,再根據中性粒細胞計數、淋巴細胞計數計算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NLR);(2)血清PCT:外周靜脈血2 ml經離心后取血清,采用上海羅氏診斷產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以ECLIA定量法測定PCT, 正常值<0.5 ng/ml。

    2 結 果

    2.1 2組NLR、PCT水平比較 膿毒癥組NLR、PCT水平均高于非膿毒癥組(P<0.01),見表1。

    表1 2組患者NLR、PCT水平比較 [M(25,75)]

    2.2 NLR、PCT預測膿毒癥的ROC曲線分析 NLR預測膿毒癥的曲線下面積為0.90 (95%CI0.87~0.93)。PCT曲線下面積為0.93 (95%CI0.91~0.96)。NLR預測膿毒癥的最佳截斷值為7.25,敏感度為82.1%,特異度為86.1%,陽性預測值為85.5%,陰性預測值為82.8%,約登指數為0.68。PCT預測膿毒癥的最佳截斷值為0.22 ng/ml,敏感度為87.1%,特異度為88.9%,陽性預測值為88.7%,陰性預測值為87.3%,約登指數為0.76。PCT預測膿毒癥的價值略好于NLR,見圖1、表2。

    表2 NLR、PCT預測膿毒癥的ROC曲線分析

    3 討 論

    社區(qū)獲得性肺炎(CAP)是呼吸科最常見疾病之一,也是膿毒癥最常見的病因,發(fā)病率隨年齡增加而逐漸升高[4]。CAP死亡率仍處于較高水平,據“2017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報告,2017年世界范圍內死于CAP為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約255萬人[2]。膿毒癥是臨床上常見的內科危重癥,是CAP常見的并發(fā)癥和主要致死原因[5]。所以早期預測CAP患者進展為膿毒癥的風險并識別高?;颊?,成為改善預后、降低病死率的關鍵,但目前臨床上尚缺乏敏感的生物標志物早期預測膿毒癥。

    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反映了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之間的平衡,是評估機體全身炎性反應的重要指標,具有成本低、易于獲取等優(yōu)勢。NLR的大小取決于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計數,健康成年人群的正常NLR值介于0.78~3.53[6]。在機體全身炎性反應過程中,通常以中性粒細胞計數的增加和淋巴細胞計數的減少為特征,諸多研究發(fā)現NLR值升高常提示較重的全身炎性反應。中性粒細胞是固有免疫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清除細胞外病原體,當感染及膿毒癥發(fā)生時,骨髓中的中性粒細胞大量釋放入血,募集到炎性反應部位吞噬病原體,另一方面,暴露于炎性介質中的中性粒細胞凋亡延遲,存活時間延長,以上因素導致外周血中性粒細胞升高[7-8]。淋巴細胞介導機體獲得性免疫反應,膿毒癥時淋巴細胞凋亡顯著增加,使機體處于免疫抑制狀態(tài),抵抗病原體感染能力下降,導致感染加重,淋巴細胞減少與膿毒癥病情發(fā)展及預后有關[9]。另外,NLR廣泛應用于惡性腫瘤、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等疾病的診斷與預后評估中[10-12]。

    降鈣素原(PCT)是降鈣素的前體,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由甲狀腺C細胞分泌,是臨床上常用的反映炎性反應和感染的生物標志物。健康成年人血清PCT水平非常低(<0.05 ng/ml)。但在局部或全身感染時,尤其是細菌感染,機體可通過脾、腎、脂肪細胞、胰腺、結腸、腦和肺等非甲狀腺組織產生PCT,使血清PCT水平升高[13-14]。PCT可用于評估肺炎的嚴重程度,研究表明PCT水平與肺炎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細菌性肺炎PCT水平通常高于病毒、不典型病原體和結核菌導致的肺炎[15]。PCT還是評估肺炎患者預后的良好指標[16-17]。PCT在膿毒癥的監(jiān)測中同樣應用廣泛,有研究認為,降鈣素原是早期診斷膿毒癥良好的生物標志物[18-19],與TNF-α、IL-1、CRP和IL-6等炎性因子相比,PCT在膿毒癥早期診斷和預后判斷方面具有更高的敏感度或特異度[14],而且PCT與膿毒癥病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20]。另外PCT監(jiān)測在膿毒癥患者的抗生素治療中具有指導意義[13,15]。

    NLR和PCT均是反映機體炎性反應和感染的敏感指標。目前尚無研究比較2種生物標志物在預測成人CAP患者進展為膿毒癥中的價值。本研究發(fā)現,膿毒癥組NLR和PCT水平均顯著高于非膿毒癥組(P<0.05),這一結果提示NLR和PCT水平與膿毒癥的炎性反應程度直接相關,可反映膿毒癥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對膿毒癥的早期診斷具有一定的價值,結果同相關報道一致[21-22]。進而分析2種標志物對成人CAP患者進展為膿毒癥的預測價值,結果發(fā)現NLR和PCT均有較好的預測價值。PCT的曲線下面積、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約登指數均優(yōu)于NLR,表明PCT的預測價值較高,預測效果更好,與Ljungstr?m等[22]的研究結果較為相近。另外,雖然PCT預測價值高于NLR,但由于PCT測定價格較高,基層醫(yī)院難以廣泛推廣。而NLR對膿毒癥也有較高預測價值,由于來源于血常規(guī)指標,容易獲得,而且較為廉價、簡便、快速,所以NLR成為臨床應用中較為理想的生物標志物,在基層醫(yī)院更易于推廣。

    綜上所述,NLR和PCT對成人CAP進展為膿毒癥均有較好的預測價值,PCT預測價值略高于NLR。當成人CAP患者PCT水平≥0.22 ng/ml或NLR水平≥7.25時提示進展為膿毒癥的風險升高,臨床決策者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加強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及各器官功能,積極調整相應治療措施。本研究的局限性是樣本量較少,且為單中心研究,研究結果是否應用于臨床需進行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進一步證實。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

    宋維:設計研究方案,數據收集與整理,統(tǒng)計分析,論文撰寫;潘萌萌:文獻查閱與整理;韓銘欣、陳云秋、柳文娟:數據收集,修改論文;焦光宇:提出研究思路,修改論文,論文終審

    猜你喜歡
    性反應中性膿毒癥
    腸道菌群失調通過促進炎性反應影響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
    血清IL-6、APC、CRP在膿毒癥患者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英文的中性TA
    膿毒癥的病因病機及中醫(yī)治療進展
    高橋愛中性風格小配飾讓自然相連
    膿毒癥早期診斷標志物的回顧及研究進展
    FREAKISH WATCH極簡中性腕表設計
    促酰化蛋白對3T3-L1脂肪細胞炎性反應的影響
    一株中性內切纖維素酶產生菌的分離及鑒定
    益生劑對膿毒癥大鼠的保護作用
    特克斯县| 孝感市| 沁源县| 咸丰县| 卫辉市| 北宁市| 阜新| 湖北省| 灯塔市| 新丰县| 来凤县| 尼玛县| 扎囊县| 本溪| 阳朔县| 屏山县| 武鸣县| 渭源县| 大化| 康马县| 自贡市| 昌邑市| 克拉玛依市| 霍城县| 陆河县| 文成县| 静乐县| 伊宁市| 宁远县| 密山市| 和田市| 桐柏县| 扎兰屯市| 探索| 内黄县| 秦安县| 江西省| 永德县| 霍州市| 诸城市| 噶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