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美旋
今年中秋,我給自己放了個假,陪陪老媽。
老媽擁有年輕人的心態(tài)。每當(dāng)大家在我面前問起她的年齡,我總是笑著介紹:“老媽還是七零后,很快就八零后了?!崩蠇屖莻€樂天派,每次都笑呵呵地說,還年輕,才七零后。
老媽雖然接近八零后,思想?yún)s很新潮,與時俱進。她很喜歡跟年輕人交流,談人生、談理想,談身邊的人和事。我的同學(xué)、朋友,乃至女兒與兒子的同學(xué)、朋友,都跟她很有緣,一聊就是老半天。
老媽的樂觀跟她懷揣故事有很大的關(guān)系。一有空閑,老媽就會開口講起故事來。從我有記憶開始,我就時常在她的故事中漫游、成長,她就像是一座永不老去的“寶庫”,老家上幾輩子的人和事,村子里的諸多傳奇故事,一個接一個從這座“寶庫”里像涓涓細(xì)流,連綿不斷地流淌著。
今夜,正值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吃完晚餐,我們邊泡茶,邊聊天。月到中秋分外圓,月,還是故鄉(xiāng)明。雖然只是在離老家才40多公里的縣城,老媽臉上卻也有些許思鄉(xiāng)的情愫,今夜,老媽一定有故事。吃著月餅,老媽呷了一口茶,她的故事開講了,“在我年輕的時候,也是很愛唱唱跳跳,很愛玩的。那時候的中秋節(jié),正值年輕的我,每年都會和隔壁你的嬸嬸、姑姑們玩游戲,記得有個游戲,那是你香大嬸帶來的,名字叫《火金姑》:‘三歲姑,四歲姐,三歲請你來坐土,四歲請你來坐椅。金蓮花,少年女,年女過,今年姑子才三歲。八月十五暝,問你來得定,連撞三下重重來做圣”。游戲的臺詞是用閩南話來說的,意思就是一位叫“火金姑”的小精靈,在中秋夜能猜出問話人的歲數(shù),問的人是幾歲,她就會在提籃手柄上用頭敲幾下。老媽說,這個游戲跟算命差不多,游戲還得有個道具,就在八月十五這個夜晚,人們用木制飯勺圓圓的背面畫上人臉的模樣,作為小人偶,用繩子綁在密封竹籃子的手柄上,再用一件紅衣服蓋住,然后小游戲就開始了。最后還得問小人偶一句:“問你來得定,連撞三下重重來做圣”。意思就是問小人偶答不答應(yīng),連撞三下就表示答應(yīng)。接著,游戲就開始了。求問者必須點燃三柱香(請神),在泔水缸里攪動三圈,然后就開始問“姑子”,大聲念《火金姑》。念完大家用手指著一個人,問“姑子”這個人幾歲?姑子就會連撞幾下,撞幾下就代表被問的人幾歲。就這樣的游戲,老媽她們一大群姐妹們樂此不疲,又唱又跳,快樂像小鳥一樣。
聽完,我笑著問老媽,您有沒有試過。老媽笑了笑說,“這游戲,問過的人都相符”。我很奇怪這個游戲如此靈異,總感覺與神靈有所相通。我也好奇,那個“姑子”到底是何方神圣?老媽小時候玩的游戲如此生動有趣,如此與眾不同。我禁不住問老媽,這三歲的姑子有什么典故?老媽也無從知道,只說道,這是你大嬸從她娘家那邊帶來的游戲,當(dāng)時玩的時候并沒有想那么多,也就沒問。但是大家都很是喜歡這個游戲,時常在游戲過程中增加一些內(nèi)容,一次玩得比一次開心。
是啊,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我們的游戲多種多樣:救國、跳橡皮筋、打鬼子、老鷹捉小雞等,童年在游戲中嘻鬧快樂著。我們也沒有去問游戲是如何來的,而我們游戲的過程是快樂的,每個游戲都會或多或少地被游戲者更改,這是為了適應(yīng)每個時間段、年齡段乃至地域風(fēng)俗習(xí)慣的不同而改變,游戲的過程其實也是創(chuàng)作的過程,大家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像力,自編、自導(dǎo)、自演,這樣的作品是游戲者智慧的象征與體現(xiàn)。此時,我也沒有多問,不去叨擾,知道媽媽年輕時的光陰是快樂充實的,這就足夠了。讓美好存留在她的記憶中,偶爾想到的時候,可以像電影一樣在腦海里倒映,然后慢慢回味。
故事講完了,快樂氣氛彌漫著整個屋子?;腥婚g,一群大姑娘快樂游戲的場面浮現(xiàn)在我眼前,載歌載舞,其樂融融,耳畔響起她們開心爽朗的笑聲。老媽,我愿您永遠(yuǎn)是七零后接近八零后的年齡,擁有美好的回憶、開心的生活,永遠(yuǎn)快快樂樂!
今夜,圓月朦朦朧朧,秋意漸濃,清風(fēng)陣陣。月兒啊,請捎去媽媽的思念與問候,遙祝遠(yuǎn)在他鄉(xiāng)的親人,佳節(jié)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