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er
也許,沒有比騎單車旅行更浪漫的事了。畢業(yè)那一年,年輕的明相騎車沿著海岸環(huán)繞了臺灣;失業(yè)的杰克騎著銀色單車,成為了公路“閃送”一族;尋找自我的中年女人麗茲,離開瑣碎婚姻,騎車在巴厘島的鄉(xiāng)間,邂逅了自己的愛情。
《單車環(huán)島日志:練習曲》:青春逆風而行
每個年輕人都需要一場畢業(yè)之旅,明相是一個熱愛音樂的臺灣年輕人,他即將大學(xué)畢業(yè),所以,他背上吉他,騎著單車,從高雄出發(fā),逆風而行,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明相是一個誠實的人,他聽力不好,所以說話也吐字不清,一路上卻努力地用大舌頭跟路人交流。騎行的第二天,他就被兩個旅人攔下來,拉他一起吃早飯,要請他吃蛋餅,旅人問他要去哪里,他說要去“礁溪”,“快三百公里呢,”“不知道,反正走到哪里,就算到哪里。最后,一定會回到高雄?!彼刂0豆罚瑏硪淮苇h(huán)島旅行。
一路上,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兩個雜技演員,放飛鴿子的魔術(shù)師和騎獨輪車的小丑,魔術(shù)師的鴿子忘記怎么飛了,要靠太平洋的風讓它飛起來,小丑永遠在尋找他失去的那個輪子,也是來到海邊,要靠太平洋的風,讓他能夠繼續(xù)馳騁,“所以這一切都是關(guān)于風,關(guān)于自由”,導(dǎo)演繼續(xù)滔滔不絕地說著,仔細一看,原來就是前幾天遇見的那個旅人。
明相在路上遇到各種各樣的人,一個來自立陶宛的獨自旅行的漂亮模特告訴明相:“我的國家沒有山,你們這里到處都是山?!彼€說:“我喜歡你在旅行中看到的人,他們看起來都很輕,像飛起來一樣。”看起來,女孩快要愛上他了,明相在地圖上畫了一顆心,女孩說:“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獨自的旅行,即使有人相伴,終究會各分東西?!蓖ㄍㄉ彽幕疖噥砹耍⑻胀鹋㈦x去,明相繼續(xù)騎車前行,火車奔馳在高高的鐵軌上,明相在低處的橋上騎行,兩座橋梁好像平行線,仿佛在競爭著速度,終于在靠近山崖的地方分開岔路。
電影里畫面和故事都是淡淡的:頭發(fā)被風吹起的女演員,夢想在海邊開一家咖啡館,輕輕哼著吉他的四和弦;父母即將離婚的叛逆少年,在狹窄的沙發(fā)上感到安全和溫暖;一個吃醋的妻子,一個要看日出日落的丈夫,一個即將退休的國小老師,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第五天在林口,作家吳念真客串的巴士司機安慰著坐車去抗議的一群失業(yè)的大媽,“工廠說倒就倒,又沒有工作可以做,”司機告訴明相,只要老板回來,大媽們就來租車子,抗議半天,司機給了她們半價優(yōu)待,另外半天就帶她們?nèi)ザ碉L,他說:“心中有希望,總比沒有好?!泵飨嗫粗L力發(fā)電機,仿佛明白了什么。
他繼續(xù)上路,碰到一群玩音樂、搞涂鴉的年輕人,藝術(shù)家一邊往墻上扔涂料,一邊說:“我們就是希望別人了解,可是有時候,又不希望別人看穿,別人看穿就覺得有點遜,沒人了解的時候,就覺得很孤單又寂寞?!泵飨嗷乩霞铱戳俗娓改?,然后,再次踏上旅程。一路上,他彈著吉他,看著各種各樣的風景,看到田間的牛群和騎馬的人,原住民唱著他們的民族歌謠。電影的結(jié)尾,胡德夫在海邊唱起了民謠《太平洋的風》,“最早的一件衣裳,最早的一片呼喚,最早的一個故鄉(xiāng),最早的一件往事,是太平洋的風徐徐吹來,吹過所有的全部。裸裎赤子,呱呱落地的披風,絲絲若息,油油然的生機,吹過了多少人的臉頰......最早世界的感覺,最早感覺的世界,舞影婆娑,在遼闊無際的海洋,攀落滑動,在千古的峰臺和平野?!?/p>
《銀色快手》:人生低谷的行路難
1986年的電影《銀色快手》中,主角杰克原本是華爾街事業(yè)有成的股票經(jīng)紀人,原本春風得意的他卻在一次交易失利中賠光了一切,包括父母的積蓄在內(nèi),從中產(chǎn)階層墜入了社會底層。心灰意冷的杰克去物流公司做了單車信使(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快遞”),只要勤奮、踏實、肯干,送快遞當然也能掙到錢。然而,對杰克來說悲催的是,工作從“done by somebody”變成了“done by anybody”,精英階層的優(yōu)越感蕩然無存,誰還不會騎個腳踏車、送個快遞呢?
然而,體力勞動卻讓杰克感到無比充實,他住在簡陋的倉庫里,每天騎著銀色單車在城市的車流中飛馳,一切都如此簡單,再也不用擔驚受怕,他再也不想追名逐利。影片最后,曾經(jīng)的業(yè)務(wù)伙伴找到他,想要東山再起,他卻婉言謝絕了。杰克騎的那輛銀色單車稱為“死飛”(Fixed Gear),簡稱“Fixie Bike”,死飛是一種很簡化的自行車,只有一個車架、兩個輪子、一個車把和座子,沒有剎車,車輪與腳踏板永遠處于聯(lián)動狀態(tài),反向就能制動。牛仔褲、球鞋、身上斜背的郵差包和鏈鎖,可以說是每個死飛騎手的標配,形成了當時年輕人的街頭文化。
死飛和牛仔褲讓人感覺很嬉皮士,杰克騎著他那輛銀色單車,穿行在汽車間的狹小空隙間,左沖右突,蜿蜒曲折,在龐然大物中間,殺出一條生存之路。然而,比起從前坐車堵在路上,他更享受現(xiàn)在的自由自在。華麗的汽車可能會無端拋錨,樸素的自行車卻能一直“在路上”。他跟黑人小混混競賽速度,跟地頭蛇斗智斗勇,女伴泰瑞被地頭蛇利用,讓他感覺十分無奈,黑人小哥慘遭地頭蛇滅口,卻讓他看到了底層殘酷的真相。沒有真正的世外桃源,只有黑暗叢林的弱肉強食,那些從事低端生意的伙伴們,只不過連正式的西裝和晚禮服都分不清罷了。然而,即便如此,杰克也不想回到過去那種爭名奪利的生活中去,父親指責他浪費生命,試圖迫使他回到華爾街,杰克卻提醒忙得四腳朝天、周末都要賠上的父親:“我們不如來談?wù)勀愫蛬寢屵B個度假的時間都沒有?!?/p>
《美食、祈禱和戀愛》:騎單車撞上愛情
一個人經(jīng)歷了青春的迷茫,事業(yè)的成功和失敗,那么,他/她就到了面對人生最后一個問題的時候:什么是愛情、婚姻?什么是人生的終極意義?大嘴茱莉亞·羅伯茨主演的電影《美食、祈禱和戀愛》講的便是一個女人放棄一切去尋找自我的故事。女主角麗茲擺脫了平淡、瑣碎、毫無樂趣的婚姻,不惜放棄所有財產(chǎn),恢復(fù)了自由的單身狀態(tài)。她計劃用一年時間去旅行,挑選的三個目的地是:意大利、印度和巴厘島。
第一站是意大利,她在古老美麗的小城游走,年輕帥氣的意大利男人、傳統(tǒng)而精致的美食、微妙的意大利語、無所事事的老人們,一切都跟美國如此不同。她租了一個看上去岌岌可危的老房子,必須不停地用鐵皮壺燒水,才能煮滿夠洗澡的一浴缸水,下水道的塞子似乎也有些發(fā)銹。然而,她很快學(xué)會了獨自享受自由的空氣,一個人走街串巷,吃意大利式的冰淇淋,還有沾滿奶酪、香料的誘人的意面。“我從15歲起不是在談戀愛,就是在分手,我從沒為自己活過兩星期,只和自己相處?!丙惼澦坪跽业搅俗晕?,于是,她又上路了。
第二站在印度,她來到一個靈修的場所,每天起床誦經(jīng),試圖在祈禱中尋找神祇,然而,她崇拜的精神導(dǎo)師卻不在那里,她去了紐約,跟麗茲失之交臂。那里,另外一個正在靈修的西方女人,通過禁止說話來改善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只用手語跟她交流。一時之間,麗茲仿佛感覺到平靜下來,沒有了嘈雜的聲音,似乎也沒有了煩惱。麗茲原本是《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擁有大批讀者、穩(wěn)定的收入和可靠的老公,在眾人眼里算是過著不錯的中產(chǎn)生活。然而,在婚姻中失去自我,只有無窮無盡的瑣事,工作和家務(wù)似乎都在等著她去完成,面對丈夫的挽留,她依然覺得自己無法完成一個好妻子的角色。于是,她離開了。她火速跟一個沒有名氣的演員大衛(wèi)陷入熱戀,短暫的甜蜜之后,又開始無休無止的爭吵。這是她決定獨自去旅行的開始。
在印度,麗茲學(xué)會了冥想和祈禱,學(xué)會了原諒自己,放過自己。然而,她沒有真正地治愈自己。最后一站,她來到了巴厘島。影片最開始的時候,為她看手相、預(yù)言她未來命運的巫醫(yī)卡圖就在那里。仿佛命運使然,她在巴厘島閑逛,在鄉(xiāng)間小路上騎自行車,看著孩子們玩耍,看著當?shù)厝嗣γβ德怠rT著單車的她,在拐彎時不小心撞上了菲利浦的汽車,同樣熱愛旅行,同樣懂得多國語言,靈魂的相近讓他們彼此吸引。然而,兩個中年人似乎小心翼翼,不愿意去打破好不容易建立的平衡,去檢視內(nèi)心昔日的傷痛。
巴厘島的芭蕉葉,原住民的草藥,治愈了麗茲腿上的傷痕,內(nèi)心的傷口卻不容易觸碰。卡圖對麗茲說:“有時候為愛而失去平衡,也是平衡的一種表現(xiàn)?!庇捌詈螅惼澓头评纸K于走到了一起,巴厘島讓她重新收獲了愛情,并且有勇氣與所愛的人共同面對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