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東明
靜秋家庭出身不好,爸爸出身地主,又是右派,一直在外面勞改,媽媽被批斗,身體又不好,家里一貧如洗。如果她不能留校工作而上山下鄉(xiāng),那她們家就會垮掉,因此,她小心翼翼,生怕出差錯。在這樣壓抑的環(huán)境下,她自卑、膽小、憂郁、忐忑。她就像開在幽暗角落里的野百合,格外渴望陽光的溫暖和照耀。
而老三,就帶著陽光的溫暖而來。老三比靜秋大7歲,高干子弟,父親是軍區(qū)司令員,“文革”中雖然受到?jīng)_擊,但很快就要官復原職。相比較而言,老三沒有經(jīng)歷過太多的生活磨難,因此內(nèi)心陽光。他有工作,有經(jīng)濟能力,他閱讀廣泛,思想成熟,看問題深刻,能預知到“文革”的某些政策不會長久。他于靜秋就像一個拯救者。
通常,父親是家庭中的拯救者。父親倒下了,一個家庭就倒下了一多半。靜秋的父親不僅常年缺位,而且讓一家人也跟著受牽連。靜秋的原型熊音后來參加高考,比她低幾十分的都被大學錄取了,她因為是右派子女,沒有被錄取。所以,靜秋的生活中,就缺少老三這樣的拯救者。
熊音的父親是宜昌師專的音樂教師,很有才華。靜秋還沒有見到老三,就被他手風琴伴奏下的《山楂樹之戀》所吸引。這首歌,父親曾經(jīng)一定給靜秋唱過,所以說,靜秋在老三身上看到了父親的影子。靜秋在戀愛中的態(tài)度,是既渴望又忐忑,既想靠近,又害怕靠近,也與她跟父親的關系模式有很大的相似性。
多少與老三的媽媽有關。老三原型的媽媽是“資本家小姐”,很早就與資本家父親劃清了界限,后來在“文革”期間上吊自殺。由此可以看出,老三的媽媽和靜秋一樣,一直受到出身不好的影響,而選擇自殺的人,身上也一定常常籠罩著憂傷的氣質(zhì)。老三對靜秋說,“去年的今天,我第一次見到你,心里就想,這個女孩為什么這么憂傷呢?”靜秋身上與媽媽一樣的憂傷,是吸引老三的重要因素。老三對靜秋的拯救,在象征意義上來說,是在拯救媽媽。
愛情一方面源于人格層面的互補,另一方面是在親密關系中象征性完成與父母的未完成事件,這也就是所謂的“愛情中的強迫性重復”,這指的是人會在不知不覺中,特別容易被某一類型的人吸引,不由自主地與他們發(fā)生或愛或恨的關系,因為這一類型的人身上具有自己父母的一些心理特征,借著與他們發(fā)生或快樂或痛苦的感情關系,去醫(yī)治過去所受的心理創(chuàng)傷,彌補過去的遺憾,滿足小時候在父母身上未能得償?shù)囊恍┬睦硇枨蟆?/p>
故事中還有一些細節(jié),能看出這點。比如靜秋一直不知道如何稱呼老三。在老三臨終之際,護士催促她,“你趕緊叫,趁他現(xiàn)在還能聽到。你平時怎么叫的,你現(xiàn)在就怎么叫?!笨墒?,她死活叫不出來,因為她一直沒有叫過他。她只能不停地喊,“我是靜秋,我是靜秋?!辈恢涝趺唇兴?,是因為他身上有父親的影子,一叫就是錯。而老三,一直沒有跟靜秋發(fā)生性關系,哪怕知道自己將不久于人世,因為他對靜秋的愛,已經(jīng)超越了男女之愛。
故事中的交代是地質(zhì)隊可能勘探到了鈾礦,老三受輻射得了白血病。這的確是很重要的原因。但是,如果沒有核輻射,老三會不會死?從心理層面上分析,也很有可能。老三對靜秋的愛,熾熱如巖漿,突然因為現(xiàn)實條件的限制,因為靜秋媽媽的阻止,不能噴發(fā)。老三的這種生命的能量已經(jīng)被啟動,而且這種啟動,是在老三經(jīng)歷了媽媽去世的創(chuàng)傷以后,心靈好不容易開始復蘇;在他尋尋覓覓了很久,才找到合適的人以后?,F(xiàn)在每一分鐘每一秒鐘的等待,對老三來說,都是生與死的折磨。“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個月了,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歲了,但是我會等你一輩子。”老三這句話中,重復了三個“等”字,可見,“等待”對于老三來說,是一種何等的折磨。既然這種噴發(fā)不能以現(xiàn)實中愛情的形式呈現(xiàn),那么只剩下死亡這種最璀璨最絢麗的形式了。老三用死亡,抒寫了自己的愛情畫卷,讓自己的愛情定格在了美好,定格在了永恒。
如果說老三用死亡的方式來表達他的愛情,就是他的命運的話,那么他命運的模板就來自于他的媽媽。他的媽媽也是一個決絕的人。當在現(xiàn)實中受挫之后,她更愿意用死亡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只不過她的方式更主動,而老三的方式更隱晦。
熊音與老三戀愛的時候18歲,后來十幾年一直沒有戀愛,直到33歲才與一個像老三一樣的男人結(jié)婚。這個人是她在英語進修班時的老師,跟她戀愛的時候有婚姻,離婚后才跟她結(jié)婚,后來全家人移民加拿大。選擇已婚男士作為戀愛對象,往往與未完成的戀父情結(jié)有關。熊音的成長經(jīng)歷中,太缺少父愛了,所以,她始終在尋找一個像父親的人。
熊音在接受讀者訪談的時候說,“我丈夫在婚前的追求階段,很多地方是能與老三媲美的。但是結(jié)婚之后,矛盾就漸漸出現(xiàn)了。那時我有很深的上當?shù)母杏X,連帶覺得如果和老三結(jié)了婚,說不定也會變成這樣。老三的家庭條件好,說不定比我丈夫還難弄。也許這種想法是對老三極大的褻瀆,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講,幫我熬過了那些想念他的時光?!?/p>
能說出來這番話,說明熊音已經(jīng)從理想化的愛情中開始落地,進入現(xiàn)實層面的愛情了。一旦進入現(xiàn)實層面,那就脫去了潛意識給親密關系所附加的意義,開始與這個真實的人互動,而不是與自己心理層面的渴望去互動。這樣熊音就可以走出自己找父親的宿命了。
《山楂樹之戀》中,一直在談論那顆山楂樹是開白花還是開紅花。開白花是山楂樹的遺傳模式,而開紅花意味著走出了山楂樹的遺傳宿命。影響一個人的,不僅有生物學上的遺傳宿命,還有心理學上的遺傳宿命。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老三是開白花的山楂樹,他沒有走出自己的宿命,但是依然圣潔美麗,而靜秋是開紅花的山楂樹,她走出了自己的宿命,擁有了更璀璨的人生。電影中開紅花的山楂樹是被烈士的鮮血染紅的,而靜秋的山楂樹,被老三火熱的愛情和青春的生命所滋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