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浪 喬俊叁
關鍵詞:純電動汽車 鋰離子電池 管理系統(tǒng) 關鍵技術
純電動汽車電池使用性能,和電池模塊自身性能、電池管理系統(tǒng)有關,合理運用鋰離子電池管理系統(tǒng)關鍵技術,有助于為電池過充、放電管理奠定基礎,而且能夠延長電池的使用時間,所以合理使用電池管理系統(tǒng)及其關鍵技術非常必要。
1 鋰電池基本結構、主要特性的分析
1.1 鋰電池的基本結構
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使用鋰化合物,負極應用的為鋰碳層化合物,電解液為有機溶液,鋰離子電池結構通過正極集流體、正極材料,以及電解液和負極材料、負極集流體等組成[ 1 ]。電池負極、電解液間可形成SEI膜,會消耗大量電池內鋰離子,增加電極、電解液界面電阻,所以電壓會不同程度下降。需要注意的是,較好的SEI模具存在有機溶劑不溶性特征,允許鋰離子自由進出電極,溶劑分子不能穿越,能對溶劑分子公插所致電極破壞加以抑制,便于切實延長電極循環(huán)的時間。
1.2 鋰離子電池的技術性能、放電特性
鋰離子電池、其他電池進行比較,存在環(huán)境污染小、使用時間長、自放電率低等優(yōu)勢,因而當前被廣泛應用。鋰離子電池電壓放電早期可在較短時間下降,然后進到平緩下降期,究其原因和放電電流的大小存在聯(lián)系,電池溫度會受到放電時間增加變化影響,放電電壓降低與放電深度存在聯(lián)系[2]。
2 鋰離子電池管理系統(tǒng)情況研究
電池管理系統(tǒng)BMS主要工作,為確保電池系統(tǒng)設計的性能安全性、耐久性及動力,其中安全性表現(xiàn)在加強對電池單體/電池組的保護,能夠避免發(fā)生安全事故;耐久性體現(xiàn)在電池可靠區(qū)域內,有效延長電池應用時間方面;動力性,需確保電池工作達到車輛的需要。MNS通過不同類型傳感器、執(zhí)行器,以及控制器、信號線等方面構成,為達到純電動汽車的要求BMS需具備電池參數(shù)檢測、電池狀態(tài)估計、在線故障診斷和電池安全控制、報警等功能。(1)電池參數(shù)檢測主要對總電壓、電流、單體電池電壓、溫度、煙霧、絕緣及碰撞等進行檢測。(2)電池狀態(tài)估計即為對荷電狀態(tài)SOC/放電深度DOD、健康狀態(tài)SOH、功能狀態(tài)SOF、能量狀態(tài)SOE、故障和安全狀態(tài)SOS等加以估計。(3)在線故障診斷多需對故障類型、故障定位、故障信息輸出等方面加以診斷。所謂故障檢測即為將采集傳感器信號,以診斷算法的方式明確故障的類型,在第一時間進行預警[3]。電池故障指的是電池組、高壓電回路和熱管理等故障。電池組故障為過壓、欠壓、過電流,以及接頭松動、絕緣降低等故障。(4)電池安全控制、報警,涉及熱系統(tǒng)和高壓電安全方面控制,實行BMS診斷故障后能借助網(wǎng)絡的作用,及時通知整車控制器處理,故此能夠有效避免發(fā)生高低溫、過充、過放等情況。
3 純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管理系統(tǒng)關鍵技術芻議
3.1 采樣頻率、同步管理系統(tǒng)監(jiān)管技術信號采樣頻率、同步對數(shù)據(jù)實施分析處理存在積極的影響,進行BMS事后需對信號采樣頻率、同步精度提出明確要求,電池系統(tǒng)信號比較多且電池管理系統(tǒng)主要為分布形式,電流采樣、單片電壓采樣處于各個電路板位置。信號采集期間,各個控制子板信號涉及同步的問題,這對于內阻實時監(jiān)測算法會構成嚴重影響,相同單片電壓采集子板使用巡檢的手段,單體電壓間需重視同步,并對不一致性加以深入分析。系統(tǒng)會對各種信號數(shù)據(jù)采樣頻率、同步提出不同的要求,對于慣性較大參量的要求不會很高,純電動車電池放電溫度升高數(shù)量級在每分鐘0.1°C,這個過程應考慮到溫度安全監(jiān)控問題、BMS溫度精度溫度,將溫度采樣間隔時間設置為30s。電壓、電流信號的變化非???,對采樣頻率、同步性會提出明確要求。通過交流阻抗分析得出,動力電池歐姆內阻相應ms級,SEI膜離子傳輸阻力電壓相應10ms級,電荷轉移相應在10s級以內。當前,電動車加速過程驅動電機電流會經(jīng)小——大變化,最大相應時間為0.5s,電流精度在1.2%左右,并且需要考慮到變載工況問題,電流采樣頻率在200Hz以內。單片信息采集子板電壓通道最多數(shù)量為24個,純電動乘用車電池通過100節(jié)電池構成,單體電池信號采集會使用的較多采集子板。為使電壓保持同步的狀態(tài),需嚴格所有采集子板單體電壓采樣時間,每個巡檢周期控制在20ms左右。此外,子板間同步經(jīng)發(fā)送一幀CAN參考幀獲得最理想的效果,數(shù)據(jù)更新頻率>12Hz。
3.2 電池狀態(tài)估計管理系統(tǒng)關鍵技術
電池狀態(tài)涉及電池溫度、SOC、SOS、SOH、SOF/SOE等,電池溫度估計可為其他狀態(tài)估計奠定良好基礎,而SOC估計容易受到SOH所影響,SOF經(jīng)SOC、SOH及SOS、電池溫度確定,SOE、SOC、SOH及電池溫度間的聯(lián)系緊密。
3.2.1 電池溫度估計、管理要點
溫度,對于電池性能會構成嚴重影響,當前可對電池表面溫度加以檢測,電池內部溫度需借助熱模型的作用加以估計[4]。一般多會使用電池熱模型,主要為零維、一維、二維、三維幾個模型,前者主要能對電池充放電溫度變化計算,估計精度較高、模型計量非常小,所以可在實時溫度估計中應用;一維模型、二維模型、三維模型,均會使用數(shù)值方法求解傳熱微分方程,以此合理劃分電池網(wǎng)格,對電池溫度場作以合理的計算,這個過程需明確電池結構對于傳熱構成的影響。一維模型,需考慮到電池在相同方向溫度分布、其他方向比較均勻;二維模型應該考慮到電池2個方向溫度分布狀況,圓柱形電池軸向、徑向溫度分布,能夠明確電池內部溫度場情況,主要在薄片電池溫度分析中運用;三維模型能夠準確顯示出方形電池內部溫度場,同時仿真精度非常高,不足:計算量非常大,在實時溫度估計中應用效果不佳,但可在實驗室溫度場仿真中使用。為促使三維模型計算結果更加精確,建議借助三維模型溫度場對結果進行結算,準確表達電池產(chǎn)熱功率、內外溫差關系。如此一來,產(chǎn)熱功率、電池表面溫度估計電池內部溫度,均存在BMS應用的價值。通常情況下,鋰離子電池工作溫度應該保持在18~30°C的范圍, 電動汽車工作溫度保持在零下30°~45°C,需加強電池熱管理在低溫時加熱、高溫時冷卻管理[5]。熱管理涉及設計、控制方面工作溫度控制主要經(jīng)溫元件檢測電池各個位置溫度,綜合溫度分布狀況對控制電路散熱執(zhí)行器加以管理,這就需要結合溫度范圍分檔控制,插電式混合動力電池熱管理多通過主動、被動、不冷卻幾個模式管理,動力電池溫度>預定被動冷卻目標溫度,被動散熱模式啟動;溫度持續(xù)升高到主動冷卻溫度,可開啟主動散熱的模式。
3.2.2 SOC估計要點
SOC研究趨于成熟,SOC算法主要包括單一SOC算法、多種單一SOC算法融合算法,前者由安時積分法和開路電壓法構成;后者通過修正、加權和卡爾曼濾波等方法組成。(1)安時積分法中荷電狀態(tài)、起始時刻荷電狀態(tài)、額定容量、庫侖效率分別通過SOC、SOC0、Cn、η表示,放電、充電分別為:1、<1,電流同I表示,充電為負極、放電為正極。起始負荷狀態(tài)準確條件下,安時積分法可在一段時間內達到精度要求,不足:起始SOC0會對荷電狀態(tài)估計精度構成直接影響,庫倫效率η易受到電池工作狀態(tài)因素影響,無法確保測量的準確性[6—7]。電流檢測精度偏差的話,容易引發(fā)累計效應,會對荷電狀態(tài)精度構成不利影響。(2)開路電壓OVC方法的應用,鋰離子電池荷電狀態(tài)、鋰離子活性材料嵌入量間的聯(lián)系緊密,同時和靜態(tài)熱力學存在關聯(lián),靜置后開路電壓能達到平衡電動勢。需要注意事項:某種電池OVC、充放電過程有關,比如:充電OCV、放電OCV易產(chǎn)生滯回現(xiàn)象。該種方法的應用荷電狀態(tài)估計精度非常高,不足:需長時間靜置達到平衡的要求,易受到荷電狀態(tài)、溫度因素作用,可在電動汽車駐車狀態(tài)中應用,不建議進行動態(tài)估計。
4 結語
BMS作為純電動汽車中的重要部分,為延長電動汽車和鋰離子電池管理系統(tǒng)的使用時間,需要明確鋰電池的結構、放電性能,并且有效運用系統(tǒng)關鍵技術,進而朝著集成化的方向努力,切實解決SOC估算精度問題,加強能量均衡及充放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