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時代新人”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具備勞動的素質,能夠弘揚勞動精神、崇尚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在基礎教育的過程中,勞動教育的研究和實踐值得我們去探索。
關鍵字:初中德育、勞動、管理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從我手里經過的學生成千上萬,奇怪的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無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別具特點,與眾不同的孩子?!痹谖业膱?zhí)教生涯中,我的感受也是如此。
1 背景描述
初二的時候,中途接的班主任工作,通常中途接的班多半都有比較突出的問題。這個班人數(shù)共39人,男生有28個,女生有11個,這樣的班級結構使得女生的存在感較弱。男生則以幾個人為首,成群結隊的調皮搗蛋,因此班級整體體現(xiàn)出凝聚力差,師生關系也比較緊張。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不殆,面對這樣的班級,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首先向原班主任、各課任老師了解班里每個學生的情況并記錄成冊,快速的熟悉班上的每個學生,再針對問題突出較棘手的學生先進行重點關注,然后逐個擊破。
為了和學生們快速的熟絡起來、加深了解,正好開學后第二周就是中秋節(jié),我決定利用這個節(jié)日舉行一次主題班會活動,讓學生們自己動手制作冰皮月餅。活動當天,學生們熱情高漲,制作流程還沒介紹完就有同學想躍躍欲試,到自己動手的時間,孩子們分工明確,2人進行餅皮制作,1人調制餡料,其他的人就等著進行包餅并進行壓制。剛開始一切顯得那么和諧,可過了一段時間,孩子們的問題就暴露了出來。有強拿強用的“暴脾氣”,有先積極后開小差的“半吊子”,還有全場亂跑的“坐不住”等,看到這些我心里還暗自有些高興,默默的記下了每個孩子的表現(xiàn)。愉快的時間總是覺得短暫,看著孩子們臉上洋溢著的微笑,這次活動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成功的。可是等到收拾戰(zhàn)場的時候,我觀察到每組只有幾個人在主動的打掃清潔,一些人在坐著吹龍門陣,一些人跑到廁所去洗手但久久不歸,等大家都到齊之后,孩子們對地面上的臟東西視而不見,心安理得的坐著,感覺沒有什么不妥的樣子。我突然意識到,對于他們來說勞動教育才是最需要解決的大問題。
2 問題解決
2.1 明確分工 相互督促
學生在校的勞動其實并不多,打掃教室是每天必須要做的事,鑒于學生們的表現(xiàn),對于打掃教室的事我格外上心。我先對教室進行清潔分區(qū),學生進行分組,建立管理小組。將學生分成5組,這樣保證每周每組都做一次清潔,具體細化每個人的勞動區(qū)域,責任到人頭,引入競爭規(guī)則,相互監(jiān)督保證完成的質量。比如說,第一組的同學做清潔,第二組干同樣任務的同學進行檢查,最后再由管理小組的同學進行打分。這樣學生會做事更專心,不再是以前的敷衍了事,隨便舞幾下就算了。多做幾次后,每個學生就會清楚自己所負責區(qū)域要達到的標準和要求,學校的清潔大檢查也能從容應對。即便是有同學請假,也能找到干同樣任務的同學先頂上,輕松解決,再也不會出現(xiàn)臨時“抓壯丁”還要再教一遍的情況了。
2.2以身作則?感染熏陶
老師總是要求學生按照要求做事,不能這樣不能那樣,試想當學生發(fā)現(xiàn)老師只是一味的要求他們,自己卻什么都沒遵守,那么那些條條框框還會有什么大的作用嗎?因此,老師一定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給學生做出表率。
當學生們在打掃清潔的時候,不能只是在旁指點江山,而是要和孩子們一起參與勞動,既拉近了師生之間的關系,也給孩子們樹立了榜樣。除了在教室,在辦公室里也應該主動打掃衛(wèi)生,用實際行動去感染學生,用汗水詮釋“勞動最光榮”。
2.3 賞罰分明 持之以恒
制定了規(guī)則就一定要遵守,對表現(xiàn)好的孩子要提出語言上的表揚和物質上的獎勵,對沒有達到要求的同學就要適當懲罰。例如班上總會有那么幾個不遵守規(guī)則的同學,我行我素,中午輪到做清潔的時候,不把事情做完了出去玩,而是想著先玩后做,結果又沒有時間觀念,遲遲不歸,以至于任務就是敷衍了事完成的。對于這樣的情況一定要及時處理,不能讓其影響到其他同學。我的做法是先讓孩子把沒有完成的工作先做好,再批評教育,按照規(guī)則進行懲罰,耽誤的時間就加倍補上,別人休息的時候就不能休息,把耽誤的時間補回來。其實往往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都是比較貪玩的學生,在校的自由時間被罰少,看著別人玩心里總不是滋味,慢慢的就會規(guī)范行為。所以適當?shù)膽徒涫强梢缘模欢ㄒ盐蘸昧Χ取?/p>
2.4形式多樣?提高興趣
勞動不僅僅只限于打掃衛(wèi)生,還有很多很多的形式,例如:手工制作、食物烹飪、知識競賽等。例如端午節(jié)的時候,班級開展了包粽子、制作小香包的活動,同學們在勞動中體會了中華傳統(tǒng)的魅力,也收獲了成功的喜悅。
除了校園生活以外,把勞動教育浸入日常的生活中,這還需要家庭的共同配合,在生活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興趣,讓學生把勞動當成一種習慣,讓學生在能動勞動和被動勞動中快速成長。
3?感悟與反思
熱愛勞動是中華名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對學生的勞動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容忍孩子們的錯誤,不要操之過急,在反復的過程中,孩子們才會成長得更快,教師的技能也會有所提高。
對學生的教育不能僅依靠學校和老師,家庭教育也有很重要的意義。多加強家校之間的溝通和聯(lián)系,往往會事半功倍。
讓勞動教育在生活中蔚然成風,在學生的心里生根發(fā)芽,多動手多實踐,多出力流汗,在鍛煉中,享受勞動帶來的快樂與成就感,用雙手創(chuàng)造幸福人生。
參考文獻:
1.任海賓.新時代背景下“勞動教育”的意義.人民教育出版社.
2.孫振軍.勞動教育在“復興”.區(qū)域教育周刊,2020-11-18.
重慶市第三十九中學校 張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