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萍
【摘要】閱讀對初中生的語文學習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學生普遍對閱讀缺乏興趣,尤其是名著這樣的大部頭作品,學生的畏難情緒較高。對于七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剛剛步入初中,首次在中學接觸名著閱讀,不知道該如何去讀,也不清楚名著閱讀的重要性,因此對他們的閱讀引領(lǐng)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以七年級第一本名著閱讀《朝花夕拾》為例,通過教材為依導“真讀”,策略為輔促“真思”,活動為招展“真辯”三個方面的闡釋,對《朝花夕拾》閱讀教學策略進行探究,企望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guān)鍵字】《朝花夕拾》;閱讀教學 策略
閱讀對初中生的語文學習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初中生“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年閱讀兩三部名著”。而在我們天津,則直接把名著閱讀納入中考(中考必讀名著《朝花夕拾》、《西游記》、《海底兩萬里》、《駱駝祥子》、《昆蟲記》、《紅星照耀中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傅雷家書》、《水滸傳》、《艾青詩選》、《儒林外史》、《簡·愛》共十二部),并不斷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近年來,學生普遍對閱讀缺乏興趣,面對這樣的情況,這就需要老師們在名著閱讀教學上多花心思,下真功夫。尤其對于七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剛剛步入初中,首次在中學接觸名著閱讀,不知道該如何去讀,也不清楚名著閱讀的重要性,因此對他們的閱讀引領(lǐng)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以七年級第一本名著閱讀《朝花夕拾》為研究對象,對閱讀教學策略進行探究,企望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七年級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閱讀量。但是,面對魯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畏難情緒嚴重,部分同學表示很難看懂。在初步調(diào)查了學生閱讀體驗的情況下,我決定從三方面入手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達到學生“真讀”并提高閱讀能力的目的。
一、教材為依導“真讀”
面對名著閱讀,尤其是一部中考必考的名著閱讀,我們不能忽略教材上的內(nèi)容。部編本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后附有名著導讀,《<朝花夕拾>消除與經(jīng)典的隔膜》。這為學生正式進入《朝花夕拾》閱讀前,對整部書有一個整體感知。因此,依托教材我設計了一節(jié)導讀課。
首先,介紹《朝花夕拾》在現(xiàn)代文學中的影響,引用名人名家對本書給予的極高評價。 現(xiàn)代作家周作人:“魯迅的一卷《朝花夕拾》,真是古今少有的書,翻開來看時覺得驚喜,因為得未曾有,及至看完了。又不禁悵然,可惜這太少了?!北本┐髮W語文研究所所長溫儒敏:“在愛與死的反顧里,既彌漫著慈愛的精神與情調(diào),顯露了魯迅心靈世界最為柔和的一面,又內(nèi)蘊著深沉而深刻的悲愴,這形成了《朝花夕拾》的特殊韻味?!苯枰赃@樣的評價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
其次,依據(jù)教材,將《朝花夕拾》的十篇文章進行分類。關(guān)于《朝花夕拾》的分類有很多種,部編本教材將其分為兩類,每一類都給出了明確的例子。根據(jù)教材中給出的例子,我將《朝花夕拾》這十篇文章分別歸入這兩類當中,為下一步開展方法指導奠定基礎(chǔ)。寫人記事類文章: 《阿長與山海經(jīng)》、《五猖會》、《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范愛農(nóng)》。夾雜議論或批判的文章:《藤野先生》、《<二十四孝圖>》、《狗·貓·鼠》、《無?!?、《瑣記》、《父親的病》。
最后,根據(jù)對這十篇文章的分類,我總結(jié)了不同的讀書方法,并給予學生指導。其實,教材中對讀書方法也有一個比較明確的闡述,即查閱作者傳記資料或相關(guān)評論、了解作者作品的情況、觀看相關(guān)的影視作品、注意課內(nèi)外學習的溝通。結(jié)合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jù)不同類別的文章,我們讀書時的方法也是略有不同的。寫人記事類文章,以《五猖會》為例,著重培養(yǎng)學生圈點勾畫、人物形象分析的能力。夾雜議論或批判的文章,以《<二十四孝圖>》為例,重點強調(diào)討論交流、主題把握的重要性。
二、策略為輔促“真思”
學生們對《朝花夕拾》有了一個宏觀的了解,也學習到了讀書的方法和技巧。在這樣的背景下,依然還有部分學生不能去讀,去思考。于是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教學策略,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他們認真思考。
(一)獎勵機制激興趣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我設置了一些獎勵措施。比如“有進步”“非常優(yōu)秀”“棒”等獎勵粘貼,小組加分制……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他們不同的獎勵。這些粘貼可以在平時的學習中運用。小組加分制,根據(jù)學生的不同表現(xiàn)加不同的分數(shù),一周總結(jié)一次,分數(shù)最高的一組可以集體免寫周末作業(yè)當中的某一項。有了這樣的獎勵機制,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完全被調(diào)動,這為我接下來活動的展開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二)課前三分鐘講故事
利用課前三分鐘時間,每位同學上講臺復述一個關(guān)于《朝花夕拾》的小故事,每天一位同學。后面的同學不允許和前面的同學重復。根據(jù)每位同學故事概述要素是否齊全,給予三到五分的加分。這既鍛煉了學生的概括故事情節(jié)的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讓學生真正學會了獨立思考。
(三)摘抄筆記留感受
每讀一篇文章,我都讓學生做相應的讀書筆記。讀書筆記分為三部分:一、優(yōu)美的字詞;二、文章內(nèi)容的摘要;三、自己獨特的閱讀感受。我會根據(jù)學生們讀書筆記的第三部分,自己對文章獨特的感受,這一塊兒來給予他們不同程度的獎勵。能夠有自己想法兒的給加分兒,自己想法有獨到之處的,可以給免寫卡的獎勵。沒有自己感受的,摘抄的不夠到位的給予相應的減分。這樣讓學生們逐漸形成一個在閱讀中獨立思考的能力。
(四)小組抽簽解文章
當十篇文章都讀完后,我們現(xiàn)場組織一次小組抽簽兒接文章的活動。每個小組派一位同學來。抽你們將要講的文章,現(xiàn)場抽到文章題目后,給五分鐘時間的準備。小組一起再把抽到的這篇文章學習、研究透徹,然后整體一起上講臺,把這篇文章講給大家聽,并回答學生們的提問。根據(jù)各組的表現(xiàn),給予不同的加分。這一過程真正考驗了同學們閱讀文章、理解文章、概括事件、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達到了“真思”的要求。
三、活動為招展“真辯”
通過一系列的教學策略的介入,學生們的閱讀興趣有所提升,并且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形成自己的思考,并將這些思考訴諸筆端,自己保留下來。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夯實學生的記憶,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我又設計了一些活動來加深學生對《朝花夕拾》的印象。
(一)演最喜歡的情節(jié)
根據(jù)學生閱讀的興趣,每組選擇一個自己比較喜歡的情節(jié),編排成課本劇,允許有適當?shù)母木?,并在班級?nèi)演出。
(二)品最喜歡的人物
舉行一次“品我最喜歡的人物”為主題的作文大賽。學生們將自己喜歡的《朝花夕拾》的人物寫出來,并進行品析、評價。學會辯證的看待每一個人物。
(三)論最難忘的情感
闡述自己對《朝花夕拾》文章中所體會到的魯迅的情感,并選擇最難忘的一種詳細描述。根據(jù)同學們的選擇,將同學們分成不同組別,大家一起完善自己所選擇的情感,并由一人在班級里講給大家聽,并回答學生的提問??蛇x的主題有: 諷刺帝國主義和軍閥鎮(zhèn)壓人民的殘暴;批判當時社會種種不合理現(xiàn)象;批判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扼殺;愛國情懷的表達;兒時溫馨的回憶。
在探究《朝花夕拾》閱讀教學的策略時,本文分別從教材為依導“真讀”,策略為輔促“真思”,活動為招展“真辯”這三個方面來闡述。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這三個方面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我只是給學生們提供了一個閱讀的氛圍,學生們通過這些活動,真正做到了“真讀”、“真思”、“真辯”,閱讀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參考文獻】
2.顏丹.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問題探究[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9(5):124-127.
3.徐金國.名著閱讀應導向真閱讀深閱讀[J].語文建設,2016,0(9):20-22.
3.董紅紅.深化閱讀策略,提升閱讀素養(yǎng)——“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初中名著閱讀的教學策略[J].學刊,2017,0(36):128-129.
4.徐春芳.淺談“部編本”初中語文《名著導讀》的“導”與“讀”[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8,0(7):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