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
(湖北省城建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武漢430050)
城市下穿通道的出現(xiàn),極大地緩解了人們的交通出行壓力。但由于下穿通道的位置特殊性以及降水量的逐年增加,設計人員需要充分考慮其排水性能的設計。一旦排水設計品質不達標,就會導致下穿通道出現(xiàn)積水,進而影響人們的出行。
2019 年,相關部門推出的室外排水設計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1)排水系統(tǒng)規(guī)劃要以近期為主,結合遠期。近期設計年限標準為5~10 年,遠期年限標準為10~20 年。(2)地表儲水時間低于10min。(3)徑流參數約為0.9。(4)下穿通道排水設計,具有自流能力的,可采取自流排水,不具有自流能力的,應當安裝排水泵進行排水。(5)儲水面積要科學設定,可采用大水量高速排水,小水量低速排水互不連接的方式。另外,還要建設預防高排水影響低排水的設施。(6)立體且互相交叉的下穿道要分別設計排水系統(tǒng),不可共用一套系統(tǒng)。(7)當立體且互相交叉的下穿道最低位置低于地下水位置時,設計方案應保證排水系統(tǒng)不干擾地下水[1]。
城市下穿通道的排水系統(tǒng)主要包含雨水采集設備和泵房,在對其設計時應在進入下穿通道前的路段兩側安置排水溝,并且在下穿通道洞口安置截流溝,利用截流溝將雨水疏通至儲水池之中。
通常,進入下穿通道前的道路具有一定坡度,因此,其積水速度快,并且流速大,一旦截流溝設計不合理,雨水就會沖過截流溝而進入下穿通道,導致通道內存有大量雨水。因此,設計人員應該對下穿通道坡度以及水流速度等進行綜合考慮,從而確定截流溝的長度及個數。除此之外,下穿通道水泵站的設計應該遵循以下原則:(1)排水泵可以高效地排除雨水、滲水以及污水等,其通常要設計在下穿通道的最低位置,并且要充分思考周圍環(huán)境以及現(xiàn)場安裝可操作性;(2)對儲水池最大存水量的設計不但要能夠應對普通情況,還要滿足特殊情況,例如,暴雨的儲水量,同時要防止反復啟動水泵;(3)要設計連鎖報警裝置,一旦排水設施發(fā)生故障,要能夠馬上做出警報,防止出現(xiàn)安全隱患;(4)設計時應該考慮供電最大負載,并且要設計備用的排水泵[2]。
因下穿通道屬于低洼道路,進而導致V 形積水出現(xiàn),周圍的雨水會向通道中聚集,這時就會流入道路兩側排水溝之中,繼而進入截流溝,然后排入儲水池中。
設計人員除了要考慮雨水之外,還應該考慮地下水外滲的情況。通過對下穿通道地理狀況進行分析研究,得到下穿通道的最大滲水量,然后再對其水流量進行計算。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地下水外滲,消防水泄露也是潛在的積水隱患。
針對下穿通道的排水設計,水流量運算結果的準確性直接影響排水系統(tǒng)設計的最終品質。因此,設計人員要高度重視這一項工作。
設計人員在選取排水泵之前,應該對所在城市全年降水量進行細致分析,同時還應該思考下穿通道施工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如果現(xiàn)場中預留的排水泵站面積比較小,那么就要選取大功率排水泵,如果預留的排水泵站面積比較大,可以提升泵的個數,同時選取小功率的排水泵,并確保其可以共同工作。設計人員在進行排水泵選取時,要遵循排水泵總功率大于雨水總流量的原則。以某下穿通道為例,其所在城市30 年所遇最多降水量為0.4m3/s(合計1 440m3/h),那么就需要設計安裝3 臺排水泵,并且確保每臺排水量能達到500m3/h,這樣才能夠保證下穿通道不被淹沒。設計排水泵的揚程,要根據儲水池流量以及收取與排除的水位差來確定。另外,設計人員在對排水泵進行設計時,要設置備用泵,這樣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雨水泵站設計應使用自灌式泵站,泵站的變電部分應設計為三級負載,如果降水量比較大的地區(qū),應設計成二級負載,同時還應該設計備用電力設施。針對地下雨水泵站而言,要設計出獨立的通風系統(tǒng)。設計人員應注意雨水應從正向進入,同時考慮泵站吸水能力,盡量控制渦流的出現(xiàn)。雨水泵站的設計流量,要按照泵站進水總流量來決定,如下穿通道存在盲溝時,其滲出水量應該獨立計算[3]。
通常降水量變換范圍比較大,導致下穿通道需排水數量也多少不定,人工操縱排水泵就變得比較麻煩,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將排水泵設置成自動控制。另外,在相關標準規(guī)范中規(guī)定,儲水池容積設計,要結合降水量、排水泵功率以及水泵實際工作狀況來設定。通常要遵守以下標準:儲水池總容積應高于排水泵30s 排水總量。伴隨排水泵性能的持續(xù)提升,其電機性能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一旦排水泵啟停時間間隔過短,仍舊會對其造成損害,因此,在對其設計過程中,要在合理范圍內盡量擴大儲水池容積,保證能儲存排水泵5min 之內的排水量。除此之外,還要使用延時啟動設施來對排水泵進行控制,防止其反復啟停。
以某城市下穿通道為例,在對其進行設計過程中,暴雨重現(xiàn)期使用40 年,V 形積水面積為1.5ha,經過運算,雨水排水泵設計流量應為q=3 800m3/h。依據泵房構造分析,同時結合建設單位需求,設計人員最終選取6 臺排水泵,按照四用二備的模式工作。
因設計規(guī)范持續(xù)變高,規(guī)定雨水重現(xiàn)期為40 年,通常而言,排水泵實際流量相比設計流量會較小,所以要采取不同水位啟動模式來操縱水泵,分別設計報警水位以及停泵水位。
泵站位置為地下,泵站面積為15 000mm×6 700mm,正常工作時儲水池深度為2m,容積為83.9m3,其能夠滿足4.53min的排水量。設計安裝6 臺排水泵,水泵參數為:(1)數量:6 臺(四用二備);(2)功率:q=1 350m3/h;(3)揚程:H=16m;(4)功率:P=80kW;(5)轉速:R=865r/min;(7)水泵重:M=1 878kg。安裝方法采用耦合式安裝;設計要求排水泵水道寬闊,保證固體能夠通過。
工作方式:6 臺排水泵互相備用,按照設定順序進行工作,即首次啟動1 號泵、2 號泵、3 號泵、4 號泵,下次啟動5 號泵、6 號泵、1 號泵、2 號泵,以此循環(huán)工作。
總而言之,排水系統(tǒng)是城市下穿通道設計過程中的關鍵一環(huán),相關人員要對其足夠重視,唯有如此才能夠保證下穿通道正常投入使用。基于此,本文從設計規(guī)范、相關原則以及水流量運算等方面對下穿通道排水系統(tǒng)設計做了簡要的分析,期望能夠為日后城市排水建設提供些許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