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仲寶
摘? 要:本文中的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思考能力,讓學生從多種角度,對語文知識進行思考,比如,閱讀的角度、生活的角度以及情境的角度,使他們在此過程中,逐步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獲得良好的語文教學效果。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教學有效性;實踐性研究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部分語文教師主觀認為,學生不具備獨立思考語文問題的能力,常常采用捏爛揉碎的方式,開展小學語文教學,不注重構(gòu)建語文知識與學生思維的連接,導致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動性差。針對這種教學現(xiàn)狀,小學語文教師應轉(zhuǎn)變原有的錯誤觀念,秉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原則,打破傳統(tǒng)觀念的桎梏,學習新型的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教學觀、學生思維以及教學方法三者之間的合力,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
一、開展閱讀分享會,提升學生的思考深度
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運用閱讀分享會的形式,讓學生進行獨立學習,并在此過程中,適時地對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進行引導,讓學生從語文閱讀的過程中,獲得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獲得啟發(fā)和學習,提升學生的思考深度,增強他們的獨立學習能力。
例如,上周教師曾開展了以“我在閱讀中成長”為題的小型閱讀分享會,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開拓眼界,認知自我,提升學生的思維深度,獲得良好的閱讀教學效果。在具體教學的執(zhí)行過程中,教師主要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點,創(chuàng)設(shè)規(guī)則。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參與度,教師允許學生介紹各種體裁的閱讀內(nèi)容,比如,詩歌、散文以及名言警句等等。更為重要的是學生應分享自己的閱讀體會,要學生具有個人的獨立思考。第二點,創(chuàng)設(shè)小評委會。教師在本班級中,挑選較為優(yōu)秀的學生,擔任小評委,并從正向的角度,對發(fā)言學生的內(nèi)容予以評價,以達到營造良好教學氛圍,提升學生閱讀熱情的目的。第三點,展示成果。在此次閱讀分享會的過程中,給教師印象最深的是小嬋的分享內(nèi)容。他說:“我最喜歡閱讀二戰(zhàn)中關(guān)于羅斯福的演講。這種演講既鼓舞人心,又促進整個社會的穩(wěn)定、團結(jié)和發(fā)展。給我影響最深的是下面的句子‘人們最為感到恐懼的是恐懼本身。它讓由退轉(zhuǎn)進的力量,消失殆盡。這句話讓我真正感受到意識和實踐的相互作用。人只有獲得正確的意識之后,才能做正確是事情。只有通過實實在在地付出,才能真正地改變事情,讓事情朝著更好地方向發(fā)展!”教師運用閱讀分享會的形式,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思考,懂得在思考中,獲得意識的轉(zhuǎn)變,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邏輯,提升他們的思考深度,獲得良好的閱讀教學效果。
二、巧用生活化教學,提升學生文本感知力
教師認為讀書的最高境界為于無字句處讀書。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以文本內(nèi)容為著眼點,思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品味無字句所蘊含的豐富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品味能力,并將這種情感再次運用到文本內(nèi)容的感知上,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在講授《‘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文章時,教師引導學生運用無字句處的生活情境,感知其中蘊含的豐富情感,并讓學生將這種感知運用到文本的閱讀中,使他們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提升學生的文本感知能力。在開課后,教師和學生一塊閱讀本章內(nèi)容,并針對重難點詞匯,進行簡要介紹,提升學生對整篇文章的感悟能力。在大部分學生掌握此部分內(nèi)容后,教師創(chuàng)設(shè)如下的問題,讓學生思考:“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fā)點——那就是愛。在愛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駛?cè)?。你如何運用生活中的事例,理解上述句子?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尋找問題的切入點,教師引導性地對學生說:“你們可以從中品味父母對自己的愛!”在學生討論結(jié)束后,教師向?qū)W生提問。小于積極地舉手說:“這讓我聯(lián)想到的在一次上學的路上,父親叮囑我,讓我拿雨衣。我因為太喜歡看動畫片,忘記了這件事情。父親嚴厲的批評了我。這件事情讓我很傷心。在上學的路上,天氣突然下起了大雨。父親用他的雨衣,緊緊地包裹住了我。在上學后,父親的渾身淋透了。在此后的一周中,父親患了嚴重的感冒。通過這件事情,我感受到了父親對我深深的愛。這種嚴厲的愛與文章中的作者父親的情感相類似!”小學語文教師運用生活化的方式,講授此部分內(nèi)容,讓學生真正通過生活,感知文本,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體會生活,真正提升學生的文本解讀能力。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提升學生詩詞賞析力
多媒體可以生動、形象地展示文本內(nèi)容,降低學生的語文學習坡度,提升他們的詩詞賞析能力。與此同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延伸語文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可以在多媒體的學習過程中,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本段主要從詩詞的角度,開展多媒體教學。
例如,在講授《題西林壁》這首詩時,教師考慮到學生的抽象思維較差,運用多媒體講授此首詩,并在課下搜集西林壁在多個角度觀看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視頻,感受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內(nèi)涵,提升學生的詩詞感知能力。與此同時,教師展示從不同的角度拍攝楊桃的圖片,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詩中內(nèi)容的感知能力。在此之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管中窺豹和盲人摸象與此首詩的關(guān)系,讓學生從生活的角度,體會這首詩的深層次內(nèi)涵?!敝档米⒁獾氖牵處焻⑴c到學生的思考過程中,并適時地指導學生的思考角度。在學生思考結(jié)束后,教師邀請學生分享他們的探究成果。小洛積極地舉手說:“通過這首詩的學習,給我的啟示為我們看事物,應立足于多個角度,不應只從自身的角度。這樣才能獲得更為全面的答案,不然會鬧出盲人摸象的小笑話!”通過運用多媒體教學,教師在學生掌握課本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適時加入相關(guān)的新知識,讓學生從多角度開展語文學習,增強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真正讓學生在詩詞的學習中,收獲更多知識,提升他們的詩詞賞析能力。
總而言之,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研究過程中,教師應注重理論和實踐的辯證關(guān)系,既要通過實實在在的教學,更為全面地進行總結(jié),提升自身對語文教學的認知,并將這些認知上升到理論高度,又要能夠?qū)⑦@種理論認知切切實實地運用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提升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獲得良好的語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呂立尊.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構(gòu)建小學語文有效課堂[J].華夏教師.2017(05)
[2]? 孫利.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淺談[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