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淑英
摘? 要:在教育理念的更新下,教學實踐中出現(xiàn)了很多新興的教學方式。針對一個班級中教育背景差異導致的學生接受知識速度不同的問題,分層教學應用而生。分層教學的有效實施需要教師積極探討多種合理的實施策略,如因材施教,平等的對待學生;循序漸進,給予學生自信;分散資源,由先知帶動后知。
關(guān)鍵詞:分層教學;初中語文;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分散資源
分層教學是指教師將一個班級內(nèi)的學生按照接受知識能力高低的標準劃分成幾個小組,教師按照小組順序、采取不同方法分別對學生進行教學的教學方式。分層教學相比較于傳統(tǒng)的對整個班級統(tǒng)一授課的教學方式更加具有針對性,適合不同學生的學習方式。正因為分層教學的諸多優(yōu)點,不少教師開始在課堂中應用此種教學方式?;诖朔N情況,本文筆者特結(jié)合多年的語文教學經(jīng)驗,探討如何在初中語文中實施分層教學,以期望對廣大教師有所幫助。
一、因材施教,平等對待學生
每個學生接受知識的速度和能力是不同的,教師按照同樣的方法教導學生對有些學生來說是不適用的。就像語文學科,學生的閱讀速度和背誦速度的不同導致同一時間內(nèi)教師教學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以往的集體教學需要注意大部分學生的接受能力,那些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慢慢的就落在了后面。分層教學允許教師因材施教,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使每個學生都能受到平等的教育權(quán)利。這同樣要求教師要給予學生一樣的關(guān)愛,平等的對待學生。
例如,在講授曹操的《觀滄?!窌r,我先帶領(lǐng)全班學生集體朗讀這篇古詩,讓學生通曉古詩中每個字的讀音和古詩的背誦節(jié)奏。集體教學之后,我實施了分層教學。首先將全班學生按照學習接受能力的高低分成了兩大組。一組為接受知識速度較快的組,第二組是接受知識相對較慢的組。在我給第一組學生講解古詩中每一句話的意思時,要求第二組學生查閱資料,自己先進行古詩的翻譯。在第一組學生講解完畢后再給第二組學生進行講解。相比于全班集體授課,第二組的學生多出了預習掌握時間,避免了這部分學生跟不上課程進度。這種分層教學的方式尊重了接受能力不同的學生。
二、循序漸進,給予學生自信
在采用分層教學時,不同層級的學生給予教師的反饋也是不同的。對于高層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接受知識速度較快,教師講一遍知識點就會收到學生的積極反饋,并且這部分學生往往對老師提出的問題熱情回應,這可以給予教師教學成就感。而低層級的學生則有可能對教師的問題毫無反應并且接受速度慢。針對這部分學生,教師要循序漸進的進行教學,對學生取得的進步進行表揚,給予學生信心。
例如,在講解魯迅的《藤野先生》這篇文章時,我讓兩組學生同時開始閱讀。第一組的學生閱讀速度較快,在他們閱讀結(jié)束后我開始為學生講解文章。理清大體思路后,我為第一組的學生拋出三個問題,即課后的三個問題。在第一組的學生尋找答案的過程中,第二組的學生大多閱讀完畢且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文章理解,這時候我開始為第二組的學生講解文章。第二組的學生理解速度偏慢,但我沒有責備他們,反而對他們更加慈愛,更加有耐心。因為我知道這部分學生更需要教師的表揚。在我對學生給予鼓勵時,就是在給予學生前進的信心。而在第二組學生講授完畢后,第一組學生的任務已經(jīng)完成。這時我將同樣的任務的前兩個安排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尋找答案。通過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學生會慢慢的取得進步,重新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三、分散資源,先知帶動后知
分層教學下學生的學習時間是分開的,這就給予了學生間交流的機會。教師可以在班級內(nèi)鼓勵學生互幫互助,由率先掌握知識的學生教給沒有掌握的學生,由學生進行第二遍甚至多遍教學。但教師要注意,不可讓高層級的學生產(chǎn)生優(yōu)越感,要培養(yǎng)學生間的友誼,主張平等的幫助同學。分散教學資源是指將教師一個人的教學時間進行分散,由以往的集體授課改變?yōu)閷山M學生進行分別指導;而實際上加上其他學生的幫助,教學資源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多了數(shù)倍。
例如,在進行《誡子書》的課堂教學時,我運用分層教學的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間的互助精神,由學生帶動學生進行學習?!墩]子書》需要學生既掌握文章的背誦,也要通曉古文的翻譯。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這樣的學習任務會給他們帶來壓力,阻礙他們的學習。分層教學下,在我給第一組學生翻譯文章時,第二組學生在進行背誦;而我給第二組學生講解時,第一組的學生在掌握了學習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可以充當?shù)诙M學生的“小老師”,由他們給第二組的部分學生進行講課。在由“先知”學生教授“后知”學生的情況下,課堂范圍內(nèi)分散了教學資源,擴大了資源精準傳授知識的范圍,這有利于全體學生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總之,分層教學相比于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更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解決以往集體教學中學生掌握知識程度不一的問題。在分層教學實施過程中,首要的問題是小組的劃分,教師要摸清班級內(nèi)學生的學習狀況,合理的劃分層級。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傳授知識。
參考文獻
[1]? 程超.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分層教學[J].文教資料,2018(29)
[2]? 易培培.初中語文教學中分層模式的效用[J].文學教育(下),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