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文化是學校的靈魂和統(tǒng)領,是辦學理念的重要體現(xiàn),是學校辦學水平的充分展現(xiàn),是學校辦學特色的集中反映,是學??沙掷m(xù)發(fā)展的永恒動力。學校文化分為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大類,精神文化催生物質文化,制度文化鏈接精神文化與物質文化。近年來,我校為推進“情韻教育”的深入開展,進行了“情美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
一、讓精神文化形象起來
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最高追求,主要包括校園歷史傳統(tǒng)和被全體師生員工認同的共同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等意識形態(tài),是一所學校本質、個性、精神風貌的集中反映。
(一)以頂層文化建設統(tǒng)領文化內核
通過教代會、級科組工作會議、家長會等方式征集大數(shù)據(jù),依托西樵山地域文化和學校特點,我們整合、擬定了主題文化建設——情韻教育。
辦學理念:做有中華情懷、民族情感、品直學芳的現(xiàn)代人
校訓:情智雙修 品直學芳
校風:怡情養(yǎng)心 知行合一
教風:情知交融 學高德茂
學風:情真致美 品學兼優(yōu)
(二)多渠道的宣傳營造良好育人氛圍
學校充分發(fā)揮微信公眾平臺、南海教育信息網(wǎng)、《西樵教育報》、《七彩樵》校報、櫥窗、圖書館、陳列室、校園廣播、文學社和板報的宣傳作用,營造積極向上、團結合作、健康樂觀良好氛圍。
二、讓有形文化靈動起來
物質文化是學校文化建設的基礎,也是學校文化的載體。它大致包括環(huán)境文化和行為文化,是顯性的。大到校園的整體布局規(guī)劃,小到一室、一梯,學生在其間耳濡目染、日積月累,最后形成觀念、化為行為。
(一)抓準重點,實施雅致的環(huán)境建設
1. 有序化的環(huán)境布局
我校以“情”為主線布置安排裝飾、美化。從行政樓到功能樓呈現(xiàn)一個景致相呼應的大回環(huán):入門的大浮雕——操場前中心的“情韻石”——多功能空間“道藝天地”——星輝榮譽空間——護土墻上的“華夏·情源”——舞臺兩側的“情韻長廊”——情美一刻。又以每一棟樓的樓梯間與樓道作為小回環(huán),設有二十四孝、二十四節(jié)氣、科技新知、藝術品賞等宣傳裝飾。
2. 個性化的環(huán)境設計
“道藝天地”里面是剛直信條,外面是飄灑、靈動的線條,里外一剛一柔,恰如學生在這里活動時的一靜一動,他們可以在這看看書,下下棋,做做小游戲?!叭A夏·情源”是華夏文明的一個時間軸,設計了一條騰飛的龍,寓意新中國新時代的騰飛。
實施“一班一品”的班級文化建設,每學年初各班都能認真設計規(guī)劃班級文化,通過圖書角(知識園)、衛(wèi)生角(綠色吧)、展示欄、主題宣傳欄、星星閃亮等欄目,展示各班獨特的班級文化特色,放置綠色小盆栽,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
3. 精品化的環(huán)境建設
“情韻長廊”,以不規(guī)矩的方塊呈現(xiàn)與“情”字相關的美好的詞匯,給人一種錯落有致的視覺沖擊感。我們精選了家國情懷、故友情誼、家鄉(xiāng)情思、人生哲理、孩童情趣等名篇佳句在此展示,讓學生在這美好的語言中得到熏陶?!绊崱弊植糠滞伙@的是粵劇文化內容,介紹粵劇的起源和名曲、名家?!盎泟∵M校園”是我校的特色項目,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十年傳承與發(fā)展。
為了讓每一堵墻都說話,我們選擇了“校園小導游”這個媒介,實行以點帶面,對內對外宣傳學校。編寫了相關教材,幫助學生了解“仁義禮智信孝,琴棋書畫詩茶”的文化內涵,了解粵劇里的紅色文化,了解二十四節(jié)氣的氣象科學,了解“培真種德 修藝養(yǎng)情”的真諦,把有形的文化變得靈動起來。
(二)堅持活動滋養(yǎng),豐盈行為文化內涵
活動是行為文化建設的血脈,我們非常重視校園文化活動的創(chuàng)新與實效,還編制了《教師行為文化手冊》《學生行為文化手冊》。
1. 以“教師第一”的理念,打造情意教師團隊
學校以“師”為本,堅持開展“以‘家的理念構建和諧學?!钡膸煹陆ㄔO活動。工會牽頭開展教師俱樂部活動,每兩年開展一次“十大感動人和事”頒獎會,已成為學校師德教育成果的品牌。
2. 優(yōu)化活動機制,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
(1)堅持傳統(tǒng)活動的開展
樂在校園體藝節(jié)——每年的體藝節(jié)都設定主題,活動彰顯學生個性,展示才藝,分即席創(chuàng)作比賽和體育競技比賽兩大類。
樂在“粵韻童音”展示活動——作為粵劇中國保護中心推廣基地,我校積極參與粵劇進校園活動的推廣和創(chuàng)新工作,每兩年開展一次新年“粵韻童音”少兒藝術專場。
樂在愛心義賣活動——每年三月,學校與家委會一起開展愛心義賣,活動策劃、組織都交給學生。
樂在多樣的班隊會活動——結合時令及傳統(tǒng)節(jié)日、讀書、安全教育等開展儀式類、節(jié)日類、社會實踐類系列活動。
樂在“感恩銀行”活動——感恩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拳頭項目,以課題推進,落在日常,落在家校中,用“感恩存折”記錄學生成長的足跡。
(2)創(chuàng)新多元活動形式
創(chuàng)新讀書活動形式——由教導處與文學社成員共同制定《課外閱讀俱樂部會員VIP考核方案》,鼓勵學生養(yǎng)成愛讀書的習慣。
創(chuàng)新足球推進模式——每學年以級組為單位,舉行“校長杯”足球比賽,注重擴大學生參與校內競賽的覆蓋面,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女生積極參與。
創(chuàng)新社團發(fā)展形式——激勵教師發(fā)揮所長組團活動,并嘗試與社會教育團體、家委會成員共同參與社團活動建設,豐富社團活動的內容。
(3)建立多角度評價機制
除了教師評價,發(fā)展性評價鼓勵學生本人、同學、家長等參與評價,將評價變成多主體共同參與的活動?!皟?yōu)秀學生干部”“禮儀之星”“文明之星”“感恩之星”等評選,發(fā)揮了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
三、讓制度文化健全起來
精神文化要催生物質文化,需要通過管理來鏈接,制度文化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是維持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系統(tǒng)。
(一)完善學校辦學章程
通過教師代表大會,我們修正了《西樵鎮(zhèn)第一小學規(guī)章制度匯編》,將《學校章程》《教師聘任制度》等27項規(guī)章制度編印成冊,“大家的制度大家定、大家的制度為大家”,努力營造“人人定制度、制度管人人”的新局面。
(二)制定學校四年發(fā)展規(guī)劃
結合學校實際,構建了“校長——教代會——年級組——班科任”內部管理模式,使教師的管理與學生的管理環(huán)環(huán)相扣。從師生的到崗到位、儀表言行,到日常工作、教研教改、課題研究,各項工作井然有序。
注:本文系佛山市南海區(qū)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特色學校創(chuàng)建專項課題“基于‘情韻教育辦學理念下情美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課題批準號:TSXX031;主持人:潘麗然、梁麗霞)的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