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瓏,王秋芹,葛金龍,秦言尚,李 群
(蚌埠學(xué)院 材料與化學(xué)工程學(xué)院,安徽 蚌埠 233000)
如今,環(huán)境污染與能源短缺是世界各國都在關(guān)注并且努力解決的兩大難題[1]。在各國學(xué)者積及研究人員的努力下,半導(dǎo)體光催化劑成為一種被廣泛認(rèn)為能解決環(huán)境污染與能源危機行之有效的方法[2]。半導(dǎo)體光催化劑的性能介于導(dǎo)體與絕緣體之間,具有特別的能帶結(jié)構(gòu)。它具有高能的導(dǎo)帶和低能的價帶,在導(dǎo)帶與價帶之間存在一個禁帶,價帶頂部和導(dǎo)帶底部的能量之差稱為帶隙寬度(及禁帶寬度Eg)[3]。當(dāng)半導(dǎo)體被能量不小于禁帶寬度的光激發(fā)后,電子就會從價帶躍遷到導(dǎo)帶,對應(yīng)的形成電子-空穴對,從而催化降解有機污染物[4]。
ZnO是一種比較傳統(tǒng)的光催化材料,禁帶寬度為3.2 eV,禁帶寬度比較大,所以半導(dǎo)體ZnO的光催化性能達(dá)不到人們的期望[5]。可通過摻雜來改變ZnO半導(dǎo)體的帶隙結(jié)構(gòu),給ZnO提供施主能級或者受主能級,使ZnO的禁帶寬帶(Eg)變窄,吸收光的范圍向可見光區(qū)延伸,提高對太陽光的利用率[6]。根據(jù)摻雜材料的特性,氧化鋅的摻雜改性主要分金屬為離子摻雜和非金屬離子摻雜兩種。本文采用溶液燃燒法制備ZnO粉體,并對其摻雜不同量的Fe3+、Bi3+離子,探討摻雜前后ZnO半導(dǎo)體光催化性能的變化。
稱取一定量的Zn(NO3)2·6H2O 、10 mL的乙二醇、Bi(NO3)3·5H2O(或Fe(NO3)3·9H2O)放入燒杯中,充分?jǐn)嚢柚镣耆芙?。然后取一定量的液體放入燒舟,再將其放入管式爐中反應(yīng),管式爐程序設(shè)定為280℃,保溫10 min,得到所需樣品。
實驗所用主要藥品及儀器見表1及表2。
表1 實驗所用主要藥品
表2 實驗所用主要儀器
采用X 射線衍射儀(TD-3500)對樣品物相進(jìn)行分析,以Cu、Ka 為輻射源,掃描速率為2.400°/min,掃描范圍為10~90°,操作電壓為30 kV,操作電流為20 mA;采用激光粒度分布儀分析樣品的粒度。
將0.1 g的樣品與50 mL的0.01 g/L 的羅丹明B 溶液混合,采用超聲處理樣品5 min使其混合均勻,將混合液放到500 W 的氙燈下開始進(jìn)行光催化反應(yīng)。每隔一段時間取樣,經(jīng)高速離心后取上清液測其吸光度。按照公式:降解率D(%)=(A0-A)/A0×100%(其中A0為羅丹明B的初始吸光度,A為反應(yīng)一段時間后待測液的吸光度),計算出降解率。
2.1.1 Bi/ZnO粉體的XRD分析
圖1 不同摻雜量的Bi/ZnO 的XRD 圖譜
圖1 是不同鉍摻雜量下的Bi/ZnO XRD 圖譜。從圖中可以看出,所制備的樣品物相為六邊纖鋅礦,并且摻雜前后樣品的晶體結(jié)構(gòu)無明顯變化,這說明Bi3+摻雜ZnO后并沒有影響ZnO 的晶體結(jié)構(gòu)。但摻雜后ZnO粉體的衍射峰強度比純ZnO粉體的衍射峰強度小,且隨著摻雜量的增多,樣品衍射峰的強度先減小后又增大。
2.1.2 Bi/ZnO粉體的光催化性能分析
圖2 不同摻雜量的Bi/ZnO 對羅丹明B 的降解率曲線圖
圖2是制備的不同摻雜量的Bi/ZnO 粉體對羅丹明B的降解率曲線圖。由圖可知,當(dāng)Bi3+的摻雜量為6at.%時Bi/ZnO 粉體的光催化性能最好,光照25 min 后樣品對羅丹明B的降解率達(dá)到61.06%,而純ZnO 粉體在光照25 min后對羅丹明B的降解率僅為37.23%。從圖中也可以看出,除Bi3+的摻雜量為8at.%時樣品的光催化性能比純ZnO的光催化性能差之外,其余的摻雜樣品光催化性能都比純ZnO的光催化性能好 。這說明適當(dāng)?shù)膿诫sBi3+可提高ZnO的光催化性能。可能是因為ZnO摻雜異價Bi3+后禁帶寬度變窄,增加了ZnO 對可見光的吸收,從而提高了催化劑的光催化性能。
2.1.3 Bi/ZnO粉體的激光粒度分析
圖3 不同摻雜量的Bi/ZnO 的顆粒頻率分布曲線圖
表3 不同摻雜量的Bi/ZnO 的顆粒尺寸參數(shù)對比表
圖3 是制備的不同摻雜量的Bi/ZnO 顆粒頻率分布曲線圖,表3是摻雜樣品的顆粒尺寸參數(shù)對比表。由圖3和表3可知,純ZnO粉體的中位徑為19.90 μm ,摻雜Bi3+后樣品顆粒尺寸要明顯比純ZnO粉體的顆粒尺寸大,那么摻雜后樣品的比表面積就均小于純樣的比表面積。這可能一方面因為摻雜Bi3+后粉體發(fā)生了團聚,顆粒尺寸增大;另一方面因為Bi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比Zn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大,當(dāng)ZnO中低相對原子質(zhì)量的Zn2+被高相對原子質(zhì)量的Bi3+替代后,樣品顆粒尺寸會變大,大的顆粒尺寸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B(tài)i/ZnO粉體的光催化性能。
2.2.1 Fe/ZnO粉體的XRD分析
圖4 不同摻雜量的Fe/ZnO 的XRD 圖譜
圖4是制備的不同摻雜量的Fe/ZnO XRD 圖譜,其中Fe3+的摻雜量分別為0、0.2at.%、0.3at.%、0.4at.%、0.5at.%、0.6at.%。由圖可知,摻雜前后晶體形貌沒有發(fā)生變化,仍為六邊纖鋅礦,沒有雜相出現(xiàn)。說明Fe3+進(jìn)入晶體中取代了Zn2+的位置,沒有改變晶型。并且隨著摻雜量的增多,樣品主衍射峰的強度先增大后減小,說明不同的Fe3+的摻雜量,會對樣品的結(jié)晶程度造成影響。
2.2.2 Fe/ZnO粉體的光催化性能分析
圖5 不同摻雜量的Fe/ZnO 對羅丹明B 的降解率曲線圖
圖5是制備的不同量摻雜的Fe/ZnO 粉體對羅丹明B的降解率曲線圖。由圖可以直觀的看出,隨著光照時間的延長,羅丹明B的降解率逐漸升高,當(dāng)Fe3+的摻雜量為0.4at.%時Fe/ZnO 粉體的光催化性能最好,光照25 min后對羅丹明B的降解率達(dá)到52.29%,并且摻雜樣品的光催化性能都比純ZnO 粉體的光催化性能好。原因是Fe3+摻雜進(jìn)入了ZnO的晶格取代了Zn2+的位置,高價摻雜向ZnO提供了施主能級,使得摻雜后Fe/ZnO 粉體的電子躍遷所需能量降低,樣品吸收光能向紅外偏移,提高了ZnO粉體的光催化性能。
2.2.3 Fe/ZnO粉體的激光粒度分析
圖6 不同摻雜量的Fe/ZnO 的顆粒頻率分布曲線圖
圖6是制備的不同摻雜量的Fe/ZnO 顆粒頻率分布曲線圖,表4是這些摻雜樣品的顆粒尺寸參數(shù)對比表。從圖6和表4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當(dāng)ZnO摻雜0.4at.%的Fe3+時,樣品的顆粒中位徑為18.40 μm,比純樣的顆粒尺寸要小。這可能是由
于ZnO中高相對原子質(zhì)量的Zn2+被低相對原子質(zhì)量的Fe3+替代后,樣品顆粒尺寸變小,比表面積增大。0.4at.% Fe/ZnO粉體的比表面積比純ZnO的比表面積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樣品的光催化性能,這與2.2.2所測0.4at.% Fe/ZnO粉體光催化性能最好相對應(yīng)。
表4 不同摻雜量的Fe/ZnO 的顆粒尺寸參數(shù)對比表
本文采用溶液燃燒法制備半導(dǎo)體ZnO及摻雜樣品,通過樣品表征和性能測試得出以下結(jié)論:
(1)對ZnO粉體進(jìn)行摻雜Bi3+及Fe3+后,摻雜樣品的物相沒有發(fā)生變化,仍為六邊纖鋅礦。
(2)摻雜不同量的Bi3+制備Bi/ZnO粉體,當(dāng)Bi3+摻雜量為6at.%時,樣品的光催化性能最好,光照25 min對羅丹明B的降解率為61.06%,比純ZnO的降解率提高64.01%。
(3)摻雜不同量的Fe3+制備Fe/ZnO粉體,當(dāng)Fe3+摻雜量為0.4at.%時,樣品的光催化性能最好,光照25 min對羅丹明B的降解率為52.29%,比純ZnO的降解率提高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