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娟,郭丹丹
集約化肉兔生產(chǎn)系統(tǒng),特別是斷奶期間會引起許多生理和環(huán)境應激,這些問題導致大腸桿菌、球蟲、腸病等腸道致病菌聚集和傳播,對家兔生長性能、飼料效率和健康狀況產(chǎn)生負面影響。歐盟在10多年前就禁止使用抗生素,近年來人們一直在進行研究,尋找抗生素替代品。蘇雙良等(2013)研究發(fā)現(xiàn),補充有益的正常菌群,如枯草芽孢桿菌和嗜酸乳桿菌可以以改善腸道環(huán)境。益生菌在豬和家禽上的作用模式已有相關研究(何佳等,2017;謝強等,2017),但目前在家兔體內(nèi)補充益生菌的研究很少。有關益生菌對斷奶兔飼料效率、生長性能和微生物數(shù)量影響的信息仍然有限。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單株或雙株益生菌補充劑對斷奶仔兔飼料效率、生長性能及遠端胃腸道微生物數(shù)量的影響。
1.1 試驗設計 試驗選擇64只28 d斷奶(公母各半)新西蘭白兔,隨機分為4組,每組4個重復,每個重復4只。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粉料,表1),試驗組分別在基礎日糧中添加1×106cfu/g枯草芽孢桿菌(BS組)、1×107cfu/g乳酸菌(LA組)及0.5×106cfu/g枯草芽孢桿菌+0.5×107cfu/g乳酸菌(BL組)。試驗時間持續(xù)6周,所有仔兔均在室溫下飼養(yǎng)。
表1 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
1.2 樣品收集與分析 每天對提供和剩余的飼料稱重,以此計算平均日采食量。每周采集一次飼料樣品,分別在28 d、42 d和70 d對仔兔稱重,計算平均日增重。生長指數(shù)=活體重×100/料重比。本研究所有仔兔在63 d時,連續(xù)5 d每天收集總糞便和總排尿量,參考McDonald等(2002)的方法測定有機物、干物質、粗蛋白質、中性洗滌纖維、總能、粗纖維、粗脂肪、非纖維碳水化合物營養(yǎng)物質表觀消化率系數(shù)和氮平衡。70 d時注射戊巴比妥鈉60~70 mg/kg,處死32只仔兔,立即分離回腸、盲腸和結腸,對芽孢桿菌、大腸桿菌和乳酸菌計數(shù)。測定盲腸內(nèi)容物pH,用氣相色譜法測定揮發(fā)性脂肪酸濃度。參考Agin等(2005)的研究方法對糞便進行評分并分析糞便一致性指數(shù)。
1.3 統(tǒng)計分析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SAS軟件完全隨機設計模型分析,試驗性別和日糧處理為2×4因素,研究其交互效應。各組均值之間的顯著性差異通過Tukey法多重比較檢驗進行評估,P<0.05表示差異顯著。
2.1 益生菌對斷奶仔兔生長性能的影響 由表2可知,公兔和母兔的日增重、料重比和生長指數(shù)均無顯著差異(P>0.05),而母兔組28~42 d平均日采食量顯著升高(P<0.05),28~70 d有升高趨勢(P=0.05)。在42~70 d時,LA和BL組斷奶仔豬的體重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LA組42 d平均日增重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與不添加益生菌的家兔相比,添加BL的家兔生長速度更快(P<0.05),F(xiàn)CR也更好(P<0.05)。與28~70 d對照組相比,添加LA或BL的家兔日增重顯著升高(P<0.05)。BL組生長指數(shù)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 益生菌對斷奶仔兔糞便特征的影響 由表3可知,性別和日糧處理對糞便評分和糞便一致性指數(shù)均有影響。在35~42 d和28~42 d,雌兔糞便評分和糞便一致性指數(shù)均高于雄兔(P< 0.05)。在 35~ 42 d和 28~ 42 d時,補充LA或BL的家兔糞便評分和糞便一致性指數(shù)均低于對照組(P<0.05)。與其他處理相比,BS組對家兔糞便評分和糞便一致性指數(shù)無顯著影響(P> 0.05)。
2.3 益生菌對斷奶仔兔養(yǎng)分表觀消化和氮平衡的影響 表4結果表明,添加LA或BL組的干物質、有機物、粗蛋白質、中性洗滌纖維和總能消化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較益生菌組顯著降低仔兔粗纖維表觀消化率(P<0.05)。各組對仔兔氮平衡無顯著影響(P<0.05),但LA組較對照組有提高氮沉積的趨勢(P=0.06)。
2.4 益生菌對斷奶仔兔盲腸pH和揮發(fā)性脂肪酸含量的影響 由表5可知,各組對盲腸pH、揮發(fā)性脂肪酸總量及單個脂肪酸占比無顯著影響(P>0.05)。然而,性別和處理對盲腸丁酸含量的影響具有顯著交互效應(P<0.05),其中公兔盲腸丁酸含量有升高趨勢(P=0.06)。
2.5 益生菌對斷奶仔兔腸道微生物含量的影響 由表6可知,本研究未發(fā)現(xiàn)性別和處理對腸道微生物含量的影響具有顯著相互作用(P<0.05)。公兔較母兔顯著提高了回腸芽孢桿菌和大腸桿菌含量(P<0.05)。母兔回腸芽孢桿菌含量顯著低于盲腸和結腸(P<0.05)。BS組回腸、結腸芽孢桿菌含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BS或BL組仔兔盲腸芽孢桿菌含量也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添加LA的仔兔盲腸、結腸大腸桿菌含量及各節(jié)段平均大腸桿菌含量均低于對照組或BS組(P<0.05)。由于LA處理后乳酸菌增多,大腸桿菌減少,與其他處理相比,LA組的革蘭氏陽性菌與革蘭氏陰性菌的比值最高(P<0.05)。
表3 益生菌補充劑對斷奶仔兔糞便特征的影響
表4 益生菌補充劑對斷奶仔兔養(yǎng)分表觀消化系數(shù)和氮平衡的影響
表5 益生菌補充劑對斷奶仔兔盲腸pH和揮發(fā)性脂肪酸含量的影響
表6 益生菌補充劑對斷奶仔兔腸道微生物含量的影響
單獨添加嗜酸乳桿菌或枯草芽孢桿菌、嗜酸乳桿菌復合飼料的家兔與對照組相比,日增重較大,料重比較低,說明嗜酸乳桿菌對斷奶仔兔生長性能有促進作用,這可能是由于添加益生菌的仔兔營養(yǎng)物質消化率和氮沉積率更高。日糧添加益生菌對斷奶兔生長性能和飼料效率的積極影響在喂養(yǎng)后的前兩周明顯,而在飼養(yǎng)后的4周無明顯差異。Jensen等(1998),研究發(fā)現(xiàn),仔豬斷奶后2~3周,腸道菌群穩(wěn)定,腸道功能恢復正常。因此,在斷奶3周添加益生菌對動物生長性能的影響可能不那么重要??莶菅挎邨U菌和嗜酸乳酸菌之間可能存在協(xié)同作用,因為在各半劑量下添加枯草芽孢桿菌和嗜酸嗜酸乳酸菌在幾乎所有參數(shù)上的結果都與完全劑量下單獨添加相似。枯草芽孢桿菌存活后可釋放多肽,有助于芽孢桿菌等典型的弱蛋白水解益生菌的生長。此外,乳酸菌與芽孢桿菌共培養(yǎng)后細菌活性均有提高。因此,芽孢桿菌可以刺激乳酸菌的生物合成(Rossland等,2005)。
本研究以斷奶仔兔糞便評分作為判定斷奶兔糞便狀況的一個指標。日糧添加益生菌降低糞便分數(shù),且有更高的盲腸揮發(fā)性脂肪酸含量。揮發(fā)性脂肪酸為腸道提供了一個強大的水驅動力和鈉濃度,從而減少糞便中的水分含量,降低糞便分數(shù)(Cummings等,1991)。但在本研究中,單獨補充枯草芽孢桿菌并沒有導致斷奶兔糞便分數(shù)的任何改善。以嗜酸乳桿菌使仔兔腸道乳酸桿菌數(shù)量升高,可提高腸道水解酶活性,提高營養(yǎng)物質消化率和飼料利用率。此外,由于小腸黏膜中乳糖酶和蔗糖酶活性增加,添加嗜酸乳桿菌可改善腸道功能(Collington等,1990)。此外,在含嗜酸乳酸菌日糧中,糞便分數(shù)越低,腸道揮發(fā)性脂肪酸濃度越高,有助于提高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率。腸道有機酸濃度越高,腸道pH越低,營養(yǎng)物質消化率越高,但單獨添加枯草桿菌的飼料并不能提高斷奶兔的營養(yǎng)消化率和氮沉積率。
乳酸菌對斷奶仔兔盲腸揮發(fā)性脂肪酸總濃度的改善趨勢可能與盲腸中乳酸菌活性增加有關。此外,低腸道pH對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率也有有益影響。日糧添加乳酸菌提高了盲腸乙酸濃度,同時,盲腸中丙酸和丁酸的濃度無顯著差異,這可能是由于仔兔盲腸在嚴格厭氧條件下產(chǎn)生了以乙酸為主的異型發(fā)酵乳酸菌(Lee等,2009)。由于乙酸可以滲透到細菌細胞質中,導致細菌內(nèi)部pH降低,電化學質子梯度崩潰,導致盲腸大腸菌等敏感細菌的抑菌和死亡。腸道大腸菌群的減少有助于減輕動物斷奶胃腸道問題(Oglesbee和Jenkins,2012)。
日糧單獨添加1×107cfu/g乳桿菌或0.5×106cfu/g枯草桿菌+ 0.5×107cfu/g乳桿菌可以提高腸道有益菌群數(shù)量、營養(yǎng)物質消化率、盲腸發(fā)酵、飼料效率和生長性能。此外,僅添加乳桿菌的家兔腸道大腸菌群和糞便評分均有所下降。但飼料添加1×106cfu/g芽孢桿菌對斷奶兔生長性能和飼料效率無顯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