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丹丹,洪仁輝,陳彧,黃小謙
海南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海南省紅樹林研究院),海南???571100
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Spreng.),又名土沉香,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是中國生產(chǎn)沉香的唯一植物來源[1],其生產(chǎn)的沉香是中國傳統(tǒng)的中藥藥材,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有行氣止痛、溫中止嘔、止咳平喘功效,可用于治療胸腹脹悶疼痛、胃寒嘔吐、腎虛氣喘等,也可應(yīng)用于消化、呼吸、心腦血管等疾病的治療[2];同時,白木香也是名貴的天然香料,被加工為沉香精油、香水、燃香、熏香等,經(jīng)濟價值極高。
由于白木香種子易喪失活性導致其自然繁殖率低。白木香主要采用人工播種繁育[3],但有性繁殖后代性狀不穩(wěn)定,通過扦插、嫁接和組織培養(yǎng)等方式進行無性繁殖可保持母本優(yōu)良性狀。扦插和組培方式進行繁殖較難生根[4-7],而采用嫁接育苗,既能解決生根困難,還能保持母樹的優(yōu)良性狀。目前白木香優(yōu)良種苗供應(yīng)尚不能滿足市場需要[8],白木香優(yōu)質(zhì)種苗銷售市場前景廣闊。因此,研究白木香嫁接技術(shù)對白木香優(yōu)質(zhì)種苗繁育具有重要意義。
嫁接育苗可有效保持母本的優(yōu)良特性,增強樹種抗逆性[9]。目前白木香嫁接繁育的相關(guān)報道較少,并且嫁接技術(shù)不夠完善。牛煥瓊等人以土沉香半木質(zhì)化枝條為接穗,采用切接法進行夏季嫁接成活率為52%[10]。裘珍飛等人以2 年生土沉香實生苗為砧木,沉香優(yōu)樹枝條為接穗進行嫁接試驗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優(yōu)樹穗條、接穗直徑均對嫁接成活率有影響[11]。袁志永等人對土沉香大樹嫁接進行了研究[6]。王宇光等人采用芽接方式進行白木香‘熱科2 號’嫁接繁育研究,發(fā)現(xiàn)砧木和芽的生長狀況對嫁接成活率有顯著影響[12]。因此文章以項目組篩選的白木香抗黃野螟優(yōu)良單株枝條為接穗,種子苗為砧木,通過研究不同規(guī)格砧木、不同木質(zhì)化(成熟度)程度接穗、嫁接方法等嫁接技術(shù),篩選出更完善的嫁接繁育技術(shù),為繁殖及推廣抗性單株提供理論基礎(chǔ)。
白木香嫁接繁育試驗地位于??谑性讫堟?zhèn)海南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云龍基地(19°87′N,110°48′E),屬于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溫暖,全年平均溫度為23.8℃,平均日照時數(shù)長達2000h 以上。
砧木為1.5 年生的白木香實生苗袋苗,規(guī)格16cm×18cm,無紡布袋,苗高50cm~80cm,地徑0.3cm~1.0cm。接穗選取抗黃野螟單株A01 樹冠外圍中上部長勢良好的當年生枝條,要求充分成熟、健壯、芽眼飽滿。隨采隨接,早上8:30 采集,9:00 直接嫁接,接穗分級標準為:Ⅰ級穗芽,芽眼飽滿,接穗徑粗>0.5cm;Ⅱ級穗芽,芽眼正常,接穗徑粗0.3cm~0.5cm;Ⅲ級穗芽,芽眼正常,接穗徑粗<0.3cm。
嫁接時先用鋒利的枝剪將砧木在離地高約15cm 處剪斷,可視砧木和接穗枝條的大小調(diào)節(jié)高度,然后按不同嫁接方法處理砧木斷口。嫁接方法采用常規(guī)枝接的劈接法、切接法、合接法、互接法(舌接),嫁接方法具體見表1 和圖1。
表1 不同嫁接方法的具體處理Tab.1 Specific treatment of different grafting methods
圖1 白木香嫁接方法(A:劈接法、B:切接法、C:合接法、D、互接法)Fig.1 Grafting methods of Aquilaria sinensis (A:splitting grafting method,B:cutting grafting method,C:combining grafting method,D:mutual grafting method)
1.3.1 采取不同徑級砧木嫁接
2019 年12 月采用劈接法,接穗選取疑似抗蟲單株A01 統(tǒng)一接穗徑粗在0.35cm~0.55cm 之間,芽點明顯,保留葉片,砧木分級標準為:Ⅰ級砧木:地徑≥0.8cm、苗高>70cm;Ⅱ級砧木:地徑0.6cm~0.8cm、苗高60cm~70cm;Ⅲ級砧木:地徑<0.6cm、苗高60cm~70cm,研究白木香3 種規(guī)格砧木嫁接對接穗生長的影響,每處理30 株,嫁接30d 后統(tǒng)計嫁接成活率,90d 后調(diào)查接穗生長量,試驗重復3 次。
1.3.2 采取不同接穗徑級嫁接
2019 年12 月采用劈接法,在同一徑級(Ⅰ級)砧木條件下,選取3 種接穗徑級進行嫁接試驗,接穗分級標準為:直徑>0.5cm 為Ⅰ級接穗,直徑0.3cm~0.5cm 為Ⅱ級接穗,直徑<0.3cm 為Ⅲ級接穗,研究接穗徑級對白木香嫁接成活率的影響,每處理30株,嫁接30d 后統(tǒng)計嫁接成活率,試驗重復3 次。
1.3.3 采取不同嫁接方法
2019 年12 月時候采用Ⅰ級砧木,Ⅰ級接穗,研究劈接法、切接法、合接法、舌接法對白木香嫁接成活率的影響,每處理30 株,嫁接30d 后調(diào)查結(jié)果,試驗重復3 次。
1.3.4 采取不同嫁接時期
2019 年3 月~4 月,6 月~8 月,9 月~10 月,11月~12 月,采用Ⅰ級砧木、Ⅰ級接穗、劈接法進行嫁接試驗,研究不同嫁接時期對白木香嫁接成活率的影響,每處理30 株,嫁接30d 后調(diào)查結(jié)果,試驗重復3 次。
1.3.5 嫁接苗期管理技術(shù)
嫁接前將砧木淋透水,待砧木干后開始嫁接,嫁接7d 后用地面澆灌的方法補水,避免噴灌或直接淋水,以防嫁接口因為水分的進入而影響成活率,雨季嫁接加蓋薄膜以防雨水。嫁接成活后,及時放芽,當腋芽長到1cm 左右,及時脫袋,并抹去砧木萌發(fā)的芽條,促進嫁接芽條的生長,可以適當補施肥水或撒肥后淋水,以補充抽芽所需營養(yǎng),嫁接苗期管理見圖2。
1.3.6 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
采用Excel2010 及SPSS20.0 處理相關(guān)數(shù)據(jù)。
2019 年12 月采用劈接法,研究不同徑級砧木對嫁接成活率的影響,30d 后統(tǒng)計嫁接成活率,90d后調(diào)查接穗生長量,試驗結(jié)果見表2。
表2 不同砧木徑級對白木香接穗生長的影響Tab.2 Effects of different rootstock diameter classes on scion growth of Aquilaria sinensis
從表2 可知,不同徑級砧木的嫁接成活率具有顯著性差異,白木香嫁接成活率隨砧木粗度增大而遞增,平均嫁接成活率超過80%,砧木地徑>0.6cm 時嫁接成活率達到90%以上。不同徑級砧木對嫁接后接穗生長量有顯著影響,接穗芽長隨砧木粗度增大而遞增,砧木地徑>0.6cm 時接穗芽長可達33cm 以上。
2019 年12 月采用劈接法,在同一徑級(Ⅰ級)砧木條件下,研究不同接穗徑級對白木香嫁接成活率的影響,嫁接30d 后統(tǒng)計嫁接成活率,試驗結(jié)果見表3。
表3 不同接穗經(jīng)級對白木香嫁接成活率的影響Tab.3 Effects of different scion diameter on grafting survival rate of Aquilaria sinensis
從表3 可以看出,不同接穗直徑嫁接成活率間存在極顯著差異,隨著接穗直徑的增加,白木香嫁接成活率升高,當接穗直徑>0.5cm 時,嫁接成活率最高達93.33%。最佳的接穗應(yīng)該滿足徑級大于0.3cm,芽點明顯,嫁接成活率達83.33%以上,當接穗直徑<0.3cm 時候,嫁接成活率為33.33%。
2019 年12 月采用劈接法,在同一徑級(Ⅰ級)砧木和接穗條件下,研究劈接法、切接法、合接法、舌接法對白木香嫁接成活率及工作效率的影響,嫁接30d 后統(tǒng)計嫁接成活率,試驗結(jié)果見表4。
表4 不同嫁接方法對白木香嫁接成活率的影響Tab.4 Effects of different grafting methods on grafting survival rate of Aquilaria sinensis
由表4 可知,不同嫁接方法對白木香嫁接成活率和工作效率存在差異,差異達到顯著水平。試驗條件下,最佳嫁接方法是互接法,其次是劈接法,嫁接成活率均高于90%,互接法成活率最高為96.67%,合接法的成活率最低,為80.00%。同時考慮嫁接工作效率,互接法相對劈接法更為耗時,處理更復雜,建議后續(xù)白木香嫁接以劈接法為主,互接法、切接法為輔。
選擇2019 年4 月~5 月,6 月~8 月,9 月~10月,11 月~12 月,采用Ⅰ級砧木、Ⅰ級接穗、劈接法,研究不同嫁接時期對白木香嫁接成活率的影響,嫁接30d 后統(tǒng)計成活率,試驗結(jié)果見表5。
表5 不同嫁接時間對白木香嫁接成活率的影響Tab.5 Effects of different grafting time on grafting survival rate of Aquilaria sinensis
從表5 可以看出,嫁接季節(jié)對嫁接成活率有一定的影響,全年嫁接成活率均高于80%,9 月、12 月嫁接成活率明顯高于3 月、6 月嫁接成活率,12 月嫁接成活率最高為93.33%,因此最佳嫁接時間在9月、12 月。
嫁接成活率受砧木徑級、接穗狀態(tài)、嫁接方法、嫁接時期、地域氣候等因素的影響,其中砧木和接穗的狀態(tài)、嫁接方法以及嫁接時期是影響白木香嫁接成活率的重要因素。
試驗結(jié)果表明,優(yōu)化嫁接方法可提高白木香嫁接成活率,合接法嫁接成活率最低為80%,互接法、切接法和劈接法嫁接成活率均高于90%,這可能是因為互接法、切接法和劈接法均為垂直劈開砧木,使得砧木與接穗木質(zhì)部和形成層接觸面積較大,更有利于愈合發(fā)育生長,因此實際生產(chǎn)中采取操作簡單成活率高的劈接法為主,切接和互接為輔。砧木徑級對嫁接成活率有顯著影響,嫁接成活率和接穗芽長隨著砧木地徑的增加而升高,這與田曉明等人對日本紅楓‘珊瑚閣’嫁接繁殖和胡煥等人對蠟梅秋冬季嫁接繁殖試驗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13-14],砧木地徑對白木香接穗芽條生長有顯著影響,地徑大且生長旺盛的砧木能為穗條提供更充足的養(yǎng)分,有利穗條抽芽生長。
接穗木質(zhì)化程度顯著影響白木香嫁接成活率,選擇較大直徑、成熟度較高的接穗可有效提高嫁接成活率,這與袁志永等人對土沉香不同成熟度接穗嫁接試驗研究一致[6],這可能是由于木質(zhì)化程度較高的穗條,含有較多的薄壁細胞和可溶性有機物使細胞具有較強的分裂、分化能力,從而促進愈傷組織的形成,提高嫁接成活率。
嫁接季節(jié)對嫁接成活率有一定的影響,有研究表明,不同季節(jié)的嫁接成活率不僅受氣候條件影響,主要還與不同季節(jié)的砧木和接穗枝條的生長狀況和養(yǎng)分含量有關(guān)[15]。因此在氣候溫暖濕潤的海南春夏季節(jié),高溫多雨的氣候和生長旺盛導致砧木和穗條的養(yǎng)分流失,使得白木香嫁接成活率相對較低;而秋冬季節(jié)的穗條芽眼飽滿,穗條和砧木養(yǎng)分積累豐富,更有利于嫁接成活生長。
綜上所述,通過優(yōu)化砧木徑級、接穗木質(zhì)化程度、嫁接方法以及嫁接時期,可有效提高白木香嫁接成活率。因此,宜采用地徑0.6cm 以上的砧木和木質(zhì)化程度較高的接穗,使用劈接法于秋冬季節(jié)進行嫁接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