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尚榮?趙志新?姚瑤?鄧敬儀?陳昕?溫小粵?邢幫榮?郭娜?張獻玲?代群?劉劍戎?劉芳?羅利英?孔慶磊?馮豐?曾國芬?熊志勇?鄭常龍?羅金妮?鐘新華 阮瑩?王喬鳳?汪竹紅?鄭栩琪?符永玫?張歡?吳妙略?梁朝峰?吳元凱?李星 梁彩倩?彭燕?歐陽倩?黎婉斌?范秀平?唐紫蘭?陳璐?顧琳
編者按:近期,2019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作為最美逆行者,醫(yī)護人員直面病患,做好自身防護極為重要。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作為廣東省定點救治醫(yī)院,在疾病防控以及人員培訓中具有豐富經(jīng)驗,先后組織了2400余人次培訓。本刊編輯部特邀臨床技能培訓中心黎尚榮主任醫(yī)師分享培訓方案、內容與標準,衷心感謝撰稿的黎尚榮主任醫(yī)師團隊。
【摘要】有效的員工全員培訓是防控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在醫(yī)療機構傳播的重要措施。該文介紹將醫(yī)院員工按崗位性質不同分為臨床科室主任護長,隔離病房、發(fā)熱門診及預檢分診醫(yī)護人員,標本檢測技術人員,其他醫(yī)師、護理及醫(yī)技人員,行政、后勤及輔助人員等5個類別,進行分層次、分批次、針對性強、覆蓋全員的防護培訓。培訓內容包括理論學習與考核、實踐技能培訓與考核。培訓由教官組人員按統(tǒng)一的培訓標準,使用客觀結構化多站的形式開展。
【關鍵詞】2019新型冠狀病毒; 醫(yī)院工作人員;防控;培訓方案; 客觀結構化多站
Training programs, contents and standards for hospital staf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infection Li Shangrong, Zhao Zhixin, Yao Yao, Deng Jingyi, Chen Xin, Wen Xiaoyue, Xing Bangrong, Guo Na, Zhang Xianling, Dai Qun,Liu Jianrong, Liu Fang, Luo Liying, Kong Qinglei, Feng Feng, Zeng Guofen, Xiong Zhiyong, Zheng Changlong, Luo Jinni, Zhong Xinhua, Ruan Ying, Wang
Qiaofeng, Wang Zhuhong, Zheng Xuqi, Fu Yongmei, Zhang Huan, Wu Miaolue, Liang Chaofeng, Wu Yuankai, Li Xing, Liang Caiqian, Peng Yan, Ouyang Qian, Li Wanbin, Fan Xiuping, Tang Zilan, Chen Lu, Gu Lin. Clinical Skill Training Center,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i Shangrong, E-mail: lishangr@ mail. sysu. edu. cn
【Abstract】Effective staff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spread risk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infection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this article, all hospital staff is divided into five categories: (1) director and chief nurse of clinical department, (2) medical staff from isolation ward, fever clinic and pre-examination triage, (3) laboratory staff for 2019-nCOV detection, (4) other doctors, nurses and technicians, (5) staff from administrative, logistics and auxiliary departments. The training programs are delivered for each category of stall. The training contents include theoretical study and assessment, practical skills training and assessment. The training is conducted by the instructor group in accordance with the unified training standards in an objective structured multi-station form.
【Key words】2019 novel coronavirus;Hospital staff;Prevention;Training program;
Objective structured multi-station
2019年12月以來,在湖北省武漢市首發(fā)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新冠肺炎),已從局部地區(qū)蔓延至國內外。我國已將該病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guī)定的乙類傳染病,按甲類傳染病管理。目前已證實經(jīng)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尚待明確。為進一步做好2019-nCoV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有效降低2019-nCoV感染在醫(yī)療機構的傳播風險,根據(jù)國家的相關指南,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制定并實施了醫(yī)院員工全員覆蓋的2019-nCoV感染防控培訓[1-4]?,F(xiàn)將培訓方案、內容與標準分享如下,以供所有醫(yī)院工作者參考。
一、培訓方案
1. 總體原則
根據(jù)疫情防控的實際需要,針對醫(yī)院的不同崗位工作人員,設置不同的培訓內容,進行分層次、分階段、全員覆蓋、持續(xù)開展的培訓,不斷增強院內工作人員對新冠肺炎的防控意識與水平,達到人人掌握要求,個個熟悉流程規(guī)范的目標。
2. 主要培訓內容
理論學習與考核:①國家、省市與醫(yī)院的診療、防控規(guī)范與指引相關的視頻、演示文稿、文件等,以自學為主,集中培訓為輔。集中理論演示文稿培訓包括針對管理人員的理論培訓,以及針對醫(yī)護人員的診療理論培訓。②理論考核方法,醫(yī)、護人員登陸華醫(yī)網(wǎng)網(wǎng)站進行自學與考核,完成I類學分2分。
實踐技能培訓:①基礎防護技能,戴/摘工作帽,戴/摘醫(yī)用外科口罩(外科口罩)、醫(yī)用防護口罩(防護口罩),穿脫手套、正確洗手/手衛(wèi)生;②清潔區(qū)技能,進入清潔區(qū)的個人準備、穿防護服、工作完畢離開前個人處理;③脫防護服技能,潛在污染區(qū)內,分為第一緩沖區(qū)與第二緩沖區(qū);④發(fā)現(xiàn)疑似新冠肺炎患者處理,普通門診/病房中,發(fā)現(xiàn)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的處理流程;⑤發(fā)熱門診接診技巧,接診流程,發(fā)熱患者診斷與鑒別、治療原則等;⑥防護設備異常處理,三級防護期間防護設備/防護環(huán)境異常情況預防與處理;⑦接觸新冠肺炎患者體液,工作人員接觸新冠肺炎確診或疑似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嘔吐物時的處理流程;⑧新冠肺炎患者標本檢測,檢驗人員進行新冠肺炎疑似/確診患者樣本檢測工作的防護技能。
3. 根據(jù)不同崗位,分類設計培訓內容
不同崗位人員培訓內容和培訓時間見表1。
4. 培訓方式
采用客觀結構化多站的模式,在醫(yī)院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分層次、分批次進行。
5. 培訓的組織保障
包括:①成立防控新冠肺炎培訓工作組,負責整體協(xié)調與指揮;②成立由相關部門、相關專業(yè)的行政、醫(yī)、護、技共38人組成的教官組,負責教學標準、教學規(guī)范的制定,組織并實施理論與技能培訓;③成立由繼續(xù)教育科、臨床技能培訓中心、醫(yī)院感染管理科、設備科、供應科、護理部人員組成的行政后勤支援小組,負責培訓動員、培訓報名、培訓人員分組與簽到、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培訓場地、培訓物品與耗材等。
6. 培訓活動的安全保障
學員準備:①個人準備,佩戴外科口罩(已進入隔離病房者須佩戴防護口罩)、一次性圓帽,不佩戴任何飾物,女性不穿高跟鞋,不穿裙子。②入場前,詢問是否有發(fā)熱、咳嗽、流涕等情況,測量體溫(不超過37.3℃)。
教官準備:①個人準備,佩戴外科口罩(已進入隔離病房者須佩戴防護口罩)、一次性圓帽,穿上技能中心準備的工作服。②入場前,詢問是否有發(fā)熱、咳嗽、流涕等情況,測量體溫(不超過37.3℃)。
環(huán)境與物品:①空氣,培訓場所的窗全天打開,保持持續(xù)的自然通風。無人狀態(tài)下使用紫外線燈消毒,每次照射時間60 min以上。②環(huán)境和物體表面,使用1000 mg/L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作用30 min后用清水擦拭干凈;或用75%乙醇消毒液噴灑至表面濕潤;或采用等效的一次性使用消毒濕巾擦拭。③地面,每場次培訓結束及每天培訓完成前,用1000 mg/L含氯消毒劑進行濕式拖地,作用30 min后用清水拖干凈。④培訓教具,一般小件物品,每場培訓結束后使用75%乙醇噴霧進行噴灑至表面濕潤,或用一次性使用消毒濕巾擦拭。⑤醫(yī)療器械,a. 可浸泡且耐腐蝕的醫(yī)療器械,可用1000 mg/L含氯消毒劑浸泡30 min后再用清水沖洗干凈,不耐腐蝕的醫(yī)療器械,可用75%乙醇消毒液浸泡30 min;b.不可浸泡的醫(yī)療器械,用75%乙醇消毒液噴灑至表面濕潤,或用一次性使用消毒濕巾擦拭。
二、 培訓內容與標準
1. 基礎防護技能
1.1 手衛(wèi)生
手消毒前摘除手表、首飾。第一步(內):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揉搓。第二步(外):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雙手交換進行。第三步(夾):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揉搓。第四步(弓):彎曲各手指關節(jié),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第五步(大):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第六步(立):彎曲各手指關節(jié),把指尖合攏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第七步(腕):揉搓手腕、手臂,雙手交換進行。
1.2 戴/摘圓帽
包括:①戴圓帽,平整一邊對額頭,有松緊帶一邊收攏發(fā)尾,女士注意勿扎頭花,避免發(fā)尾過重將帽沿后墜;②摘圓帽,自圓帽后方中央單手提起,垂直脫離頭部。
1.3 戴與摘取口罩
外科口罩:①佩戴綁帶固定型,顏色較深的防水面朝外,淺色面朝口鼻,有金屬條一端為上緣;雙手持下部綁帶固定于枕下、頸部,將上層綁帶拉向頭頂或頂枕部,調節(jié)位置和松緊度,活結固定;上下拉開口罩皺褶,蓋住口鼻、下巴,按壓部鼻部金屬條,使其完整貼合臉鼻輪廓。②佩戴掛耳固定型,同上確定口罩內外、上下,分別將系帶掛于雙側耳廓,同法調節(jié)位置、展開皺褶、按壓金屬條。③摘取綁帶固定型,先解開口罩的下部綁帶,令其自然垂于胸前(勿觸碰胸前衣物),再松開上部綁帶,輕提綁帶,緩慢向前平移取下口罩。④摘取掛耳固定型,雙手食指、拇指分別提起、撐開左右耳廓處的固定帶,脫離耳廓后,緩慢向前平移取下口罩,棄入醫(yī)療廢物袋。無論口罩類型,全程均不得觸及口罩外表面。
佩戴防護口罩(以N95口罩為例):①根據(jù)口罩適配性檢測結果選擇適合的口罩型號; ②檢查完整性及有效期,確??谡衷谟行趦?③將拆開包裝的N95內面朝上,托于非順手手掌(注意將鼻夾位置位于上方),兩條固定帶穿過并垂放于掌背下方,并將上方(靠近手指位置間)固定帶放在手指固定;④ 用托舉口罩的手將口罩蓋于口鼻處,另一手將垂于掌背下方未固定于手指的固定繩拉放于脖子后方,繼續(xù)將手指固定的固定繩拉放于后腦勺位置(注意理順口罩固定繩,避免固定繩扭轉打結;位于后腦勺的固定繩盡量離開耳朵,避免固定繩對耳朵造成壓傷);⑤調整口罩上方松緊繩,盡量使口罩貼緊臉頰及下巴;⑥用雙手食指或中指按壓口罩位于鼻梁部位的金屬條,使口罩的金屬條緊貼鼻梁,手指繼續(xù)沿口罩上方邊沿外側按壓,使口罩緊貼面頰;⑦雙手掌輕放于口罩上方,快速用力呼氣/吸氣兩次,檢查口罩是否漏氣(感覺臉頰上方是否有氣流或眼鏡是否有霧氣,無則提示口罩已戴好,如有則需繼續(xù)調整口罩松緊繩及金屬條,直至無漏氣為止)。
摘取防護口罩:①雙手消毒后,雙手食指挑取枕后帶,將其繞到前方,并用一手向下輕輕拉住保持一定的張力,以免口罩脫落;②另一只手挑取頭頂帶子,并將其拉到前方,垂直向上拉住保持張力;③雙手拉住帶子將口罩緩緩遠離面部;④整個摘除過程,應避免口罩彈震,避免口罩外部接觸手套內部或皮膚。
1.4 穿脫手套
戴手套,右手拿住乳膠手套反折部之內面,取出一雙干手套,左手先伸入左側乳膠手套中,戴手套后,將左手伸入右手反折部之外圈內,然后右手伸入手套(先戴右側手套亦可),將手套之反折部拉到袖口之上不露出手腕。脫手套,右手拉取左手手套外部,將其脫至大魚際肌中部。然后再用左手手指拉取右手手套,也將其脫至大魚際肌中部。右手四指從左手外層手套處翻折緩緩脫下左手手套。左手手套脫掉拇指后,用左手拇指自右手內外層手套之間插入,翻折脫下右手手套。注意全過程,只能手套外面接觸另一只手套外面,切勿將戴手套的手指碰觸另一只手套內部,反之亦然。
2. 清潔區(qū)技能
進入清潔區(qū)的個人準備:①進入更衣室,用洗手液在流動水龍頭下按7步洗手法潔凈雙手,用擦手紙擦干雙手;②摘除手表、首飾、項鏈、耳環(huán)等隨身物品妥善放置,更換洗手衣或分體工作服,盡量勿穿高領內衣;③更換工作鞋(護士鞋或輕便滑面的休閑鞋,避免穿高跟鞋、鞋跟或鞋底較大的運動鞋);④女性盤起長發(fā)(頭發(fā)較長時盤起發(fā)髻不能太高,盡量靠下盤起發(fā)髻),劉海使用黑色發(fā)夾妥善固定,碎發(fā)比較多時建議使用摩絲固定碎發(fā);⑤戴一次性圓帽(要求將所有頭發(fā)都包在圓帽內,前面帽檐在眉毛上方并將劉海收入帽內);⑥穿一次性鞋套;⑦快速手消毒液按7步洗手法進行手衛(wèi)生。
穿防護服:步驟1,手衛(wèi)生。步驟2,戴防護口罩。步驟3,戴護目鏡(如戴防護面罩,此步跳過), ①檢查護目鏡是否完好;②用防霧劑噴于護目鏡內外鏡面;③如有佩戴眼鏡,應將護目鏡戴于眼鏡前方及外側,要求上方扣住少部分一次性帽檐,下方扣在N95口罩上沿;④調整護目鏡松緊帶,戴上護目鏡后不會出現(xiàn)氣霧為宜;⑤將護目鏡長出的松緊帶反拉妥善固定在靠近耳朵處的松緊帶內側。步驟4,戴內層手套。步驟5,穿防護服,① 選擇適合的防護服型號(建議選擇比平時衣服大一碼);② 檢查防護服有效期;③拆開包裝,雙手拎起防護服檢查有無破損;④將防護服拎在一個手里,另一手將防護服拉鏈拉至最底端,將拉鏈面背對自己;⑤一手拿防護服袖口及帽頂,另一手拿防護服袖口,同時兩手拿住拉鏈兩側最底端(避免防護服帽及衣袖碰觸地面);⑥坐在凳子上,左右腿依次穿上防護服褲腿(避免防護服帽及衣袖碰觸地面);⑦起身依次穿好防護服左右衣袖;⑧將防護服帽戴于一次性帽上,防護服帽檐蓋住一次性圓帽;⑨拉上防護服拉鏈,依次粘貼好防護服魔術貼(如無則將防護服整理好盡量蓋住拉鏈);⑩對照鏡子檢查防護服是否最大面積保護到自身。步驟6,戴防護面罩(如戴護目鏡,此步跳過)。步驟7,穿鞋套,①如防護服為連腳套樣式則此步驟略過;②將長筒腳套穿在腳上,將腳套盡量拉高并拉緊(如為松緊帶則無需拉緊)系上活結。步驟8,戴外層手套(注意用手套口將防護服袖口套好)。步驟9,穿戴完畢對照全身鏡檢查是否全包圍及防護服是否有破損。
離開清潔區(qū):指完成工作,在潛在污染區(qū)完成脫防護服后進入清潔區(qū)的需練習的技能。①進入清潔區(qū),用洗手液在流動水龍頭下按7步洗手法潔凈雙手,用擦手紙擦干雙手;②脫洗手衣或分體工作服(如在脫防護服過程中洗手衣或分體工作服可見污染,建議戴手套后脫除,脫除后使用快速手消毒液按7步洗手法手消毒,脫除手套),用洗手液在流動水龍頭下按7步洗手法潔凈雙手,用擦手紙擦干雙手;③滴眼藥水(干擾素或生理鹽水),用75%乙醇棉簽清潔外耳道,生理鹽水或漱口水漱口清潔口腔;④進入淋浴間淋浴,注意頭發(fā)、耳廓等部位的清潔,建議淋浴時長達30 min或以上;⑤更換自己的衣服及鞋子,出更衣室(拉門時注意使用避污紙)。
3. 脫防護服技能
第一緩沖區(qū):脫防護服和鞋套。步驟1,手衛(wèi)生(消毒外層手套)。步驟2,脫外層手套。步驟3,手衛(wèi)生(消毒內層手套)。步驟4,摘防護面罩(如未佩戴,此步及步驟5跳過)。步驟5,手衛(wèi)生(消毒內層手套)。步驟6,脫防護服及鞋套,① 松解鞋套帶子;②手衛(wèi)生(消毒內層手套);③撕開防護服上的膠條(如防護服上無膠條,此步跳過);④手衛(wèi)生(如防護服上無膠條,此步跳過);⑤手接觸拉鏈的掩面內側拉開拉鏈,注意動作輕柔、緩慢;⑥手衛(wèi)生(消毒內層手套);⑦ 脫防護服,? a. 雙手從衣服圓帽里側向上向后把圓帽撐起,脫下圓帽;b. 用手指中指挑起袖子捏住袖子內側面,把袖子拉出部分,拉出部分握在手中;c. 按上述方法拉出對側袖子,同樣把袖子袖口部分握在手中;d. 雙手放身后繼續(xù)拉脫袖子,邊脫邊把防護服向外向下卷起,直至完全脫下防護服和鞋套(鞋套包在防護服里面);e. 脫的過程動作輕柔,手不要觸碰自己的衣服,防止污染。步驟7,手衛(wèi)生(消毒內層手套)。步驟8,脫內層手套。步驟9,手衛(wèi)生。
第二緩沖區(qū):摘護目鏡、口罩、圓帽。步驟10,戴新的清潔手套。步驟11,摘護目鏡(如戴防護面罩,此步跳過)。步驟12,手衛(wèi)生(消毒手套,如戴防護面罩,此步跳過)。步驟13,摘N95口罩:兩手先拉起下面的固定繩脫下,一手向下固定帶子。另一手拉起頭頂上的帶子,固定好兩條綁帶然后輕輕將口罩脫離面部。注意不要讓口罩翻動,防止面部受到污染。步驟14,手衛(wèi)生(消毒手套)。步驟15,摘一次性的圓帽,用兩手指從圓帽中間捏起,輕輕提起摘下圓帽。步驟16,手衛(wèi)生(消毒手套)。步驟17,消毒濕巾清潔工作鞋(如穿了一次性鞋套,則為脫鞋套)。步驟18,手衛(wèi)生(消毒手套)。步驟19,脫手套。步驟20,手衛(wèi)生。
注意事項:①脫的過程不要有跳動、身體抖動等動作。全過程動作不可過大,速度不可過快。以安全不污染為準。②手衛(wèi)生用避污紙按壓洗手液瓶,減少按壓部位的污染。③如懷疑自己的衣服、皮膚有污染時,脫防護服后應進行沐浴更衣,注意做好鼻腔、耳朵和口腔的清潔工作。
4. 普通門診或病房中,發(fā)現(xiàn)疑似新冠肺炎患者處理流程
培訓目標:在一級防護狀態(tài)下的識別、分診患者。培訓基本原則:①原則,識別潛在感染患者,實行自我防護,隔離并指引疑似感染者到發(fā)熱門診,進行環(huán)境消毒;②預檢分診標準,a. 體溫≥37.5℃;b. 無發(fā)熱,有呼吸道癥狀同時在2周內有疫區(qū)或群聚性發(fā)病患者群接觸史;③背景,醫(yī)護人員處于一級防護狀態(tài)(外科口罩,帽子,工作服)。
4.1 培訓場景一:開放空間(如大廳、走廊等)
患:您好(同時有身體接觸),我想問一下,發(fā)熱/拉肚子去哪里看?
醫(yī):除了這些還有什么不舒服嗎?(誘導詢問可疑信息,如發(fā)熱、咳嗽、2019-nCoV相關接觸史等)
患:有去過疫區(qū)/接觸群聚性發(fā)病患者群/有發(fā)熱及呼吸道癥狀。
醫(yī):好的,請您戴好這個口罩(醫(yī)生遞口罩,示意患者戴上),我?guī)ィ☉B(tài)度委婉誠懇,相距1 m以上)。指引患者及家屬到發(fā)熱門診,避免走人群密集通道。
步驟1:洗手,脫工作服(噴灑1000 mg/L含氯消毒液,直接滲透,然后放于紅色水溶性垃圾袋內,封口,再放入雙層黃色垃圾袋,標注“感染性工衣”待專人回收)、外科口罩、帽子。步驟2:洗手,穿新的工作服、外科口罩、帽子。
4.2 培訓場景二:相對開放空間(如護士站、分診臺等)
患:您好,我想問一下(碰觸接診臺),咳嗽/
發(fā)熱/拉肚子掛號?
醫(yī):除了這些還有什么不舒服嗎?(誘導詢問可疑信息,如發(fā)熱、咳嗽、2019-nCoV相關接觸史等)
患:有去過疫區(qū)/接觸群聚性發(fā)病患者群/有發(fā)熱及呼吸道癥狀。
醫(yī):好的,請您戴好這個口罩(醫(yī)生遞口罩,示意患者戴上),我馬上幫您聯(lián)系安排就診(態(tài)度委婉誠懇,相距1 m以上)。
步驟1:聯(lián)系輸送中心,二級防護同事指引患者及家屬到發(fā)熱門診就診,避免走人群密集區(qū)域及通道。步驟2:聯(lián)系輸送中心,專業(yè)人員對接診環(huán)境、接診臺、聽診器等物品消毒。步驟3:洗手,脫工作服(噴灑1000 mg/L含氯消毒液,直接滲透,然后放于紅色水溶性垃圾袋內,封口,再放入雙層黃色垃圾袋,標注“感染性工衣”待專人回收)、外科口罩、帽子。步驟4:洗手,穿新的工作服、外科口罩、帽子,回到工作崗位。
4.3 場景三:密閉空間(如診室、操作間、超聲室、CT室等)
醫(yī):您好,有什么不舒服嗎?
患:最近有點咳嗽/發(fā)熱/拉肚子。
醫(yī):除了這些還有什么不舒服嗎?(在準備材料同時誘導性詢問疑似信息,如發(fā)熱、咳嗽、2019-nCoV相關接觸史等)
患:有去過疫區(qū)/接觸群聚性發(fā)病患者群/有發(fā)熱及呼吸道癥狀。
醫(yī):好的,為了您和您家人健康,需要先排除一下感染的問題(態(tài)度委婉誠懇,相距1 m以上),請您戴好這個口罩(醫(yī)生遞口罩,示意患者戴上),目前的這個操作/檢查/治療可以稍后再給您安排,不用擔心。
步驟1:安撫患者及家屬單獨留在診室,自己離開診室。步驟2:聯(lián)系輸送中心,二級防護同事指引患者及家屬到發(fā)熱門診就診,避免走人群密集區(qū)域及通道。步驟3:洗手,脫工作服(噴灑1000 mg/L含氯消毒液,直接滲透,然后放于紅色水溶性垃圾袋內,封口,再放入雙層黃色垃圾袋,標注“感染性工衣”待專人回收)、外科口罩、帽子。步驟4:聯(lián)系輸送中心,專業(yè)人員對接診環(huán)境、接診臺、聽診器等物品消毒。步驟5:洗手,穿新的工作服、口罩、外科帽子、回到工作崗位。
5. 發(fā)熱門診接診技巧
培訓目標:掌握在二級防護狀態(tài)下接診發(fā)熱門診患者的診療流程。培訓基本原則:①原則,識別疑似病例,鑒別重癥患者,掌握啟動專家會診指征,及時實行自我防護與警惕相關人員做好防護工作;②背景,醫(yī)護人員處于二級防護狀態(tài)(防護服、護目鏡/防護面罩、N95口罩、內外層手套);③介紹接診發(fā)熱患者具體流程,根據(jù)患者流行病學史(無、可疑、有)和癥狀程度分級(無明顯癥狀、輕癥、重癥或有重癥傾向)分成一般處理、篩查處理和疑似處理3種,并分別介紹常見發(fā)熱鑒別診斷和重癥診斷,最后介紹處理流程(分常規(guī)篩查項目、一般對癥處理醫(yī)囑、維護醫(yī)患關系方案、其他合并癥狀處理等)。
5.1 培訓場景:發(fā)熱門診診室
醫(yī):您好,有什么不舒服嗎?
患:最近有點咳嗽/發(fā)熱/拉肚子。
醫(yī):(先問2019-nCoV相關接觸史)您最近有去過疫區(qū)(武漢或周邊城市)/接觸群聚性發(fā)病患者群(小區(qū)或公司有確診患者)/有可疑接觸到患有新冠肺炎的人群史/有發(fā)熱及呼吸道癥狀?
患:有去過疫區(qū)/接觸群聚性發(fā)病患者群。
醫(yī):發(fā)熱有幾天了?(問主要癥狀及其要素:發(fā)熱、呼吸道癥狀、伴隨癥狀和服藥史等)
患:發(fā)熱有2天了/有咳嗽/黃色痰/有胸痛/氣促/胸悶。
醫(yī):好的,除了這些還有什么不舒服嗎?(系統(tǒng)篩查心血管、消化道、尿路、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感染的癥狀群)
患:前天有拉肚子/嘔吐/小便疼痛/頭痛/脖子疼/一邊手腳無力。
醫(yī):目前的這個操作/檢查/治療可以稍后再給您安排,不用擔心。(根據(jù)診斷分類到一般/篩查/疑似病例處理流程)
注意:除高度疑似化膿性扁桃體炎患者,盡可能減少摘除患者口罩查體,避免暴露風險!
5.2 會診流程
①初診疑似病例:開初步檢查、對癥處理醫(yī)囑、完成咽拭子核酸檢測單,囑咐護士按照疑似病例檢查與安排患者隔離等。②檢查后高度懷疑為疑似病例:安撫患者及家屬留在診室或門外等候椅,用發(fā)熱門診工作手機將相關資料(病歷、驗血結果、胸部CT等)上傳會診專家群,等待專家診療意見并及時完成相應醫(yī)療指令,如決定收治隔離病房,則必須征得專家同意,并至少提前10 min通知隔離病房同事準備。③接診需送隔離病房患者后診室處理:通知專業(yè)人員對接診環(huán)境、接診臺、聽診器等物品消毒。
6. 接診新冠肺炎患者時防護設備異常的預防與處理
6.1護目鏡起霧
原因可能為:①防護口罩漏氣,a.選擇合適的口罩, 根據(jù)自己的臉型大小選擇合適的口罩;b. 正確佩戴防護口罩,在口罩型號不充足的情況下,用調整松緊帶來彌補,入診療區(qū)前一定要檢查口罩的氣密性; c.動作宜慢,避免大力呼氣導致漏氣到護目鏡致起霧;②護目鏡太松,使用前應檢查確保護目鏡是完好的。正確佩戴護目鏡,拉緊護目鏡橡皮固定好;③室溫低,a.預防,戴護目鏡前,用防霧劑涂抹護目鏡鏡片內外,有條件時可以用暖爐、空調等提高室間溫度。b.處理,當護目鏡上的水霧影響視線而影響臨床工作時,應當更換整套防護裝備。
6.2防護口罩松脫或護目鏡松脫
包括:①預防,a. 戴口罩前一定要檢查口罩或護目鏡的完整性以及松緊帶的質量,有異常立即棄用;b. 正確佩戴防護口罩及護目鏡,在口罩型號不充足的情況下,用調整松緊帶來彌補,入診療區(qū)前一定要檢查口罩的氣密性;c.調整護目鏡的松緊帶,直至已經(jīng)牢固。②處理,應當立即更換整套防護裝備。
6.3 防護服損壞/破裂
包括:①預防,a.選擇型號合適的防護服:一般選擇比自己日常衣服大一碼的防護服;b.穿防護服前,一定要檢查防護服的完整性,有破損立即棄用;c.穿好防護服后,動作不宜過大,避免被尖銳物品勾住損壞衣體。②解決方案,a.預處理,用75%乙醇噴灑損壞/破裂處,噴灑范圍大于破損處直徑的3倍;b.立即更換整套防護裝備。
6.4被分泌物噴濺
包括:①預防,讓患者正確佩戴口罩,并與患者相距1 m以上。②處理,立即更換整套防護裝備。
6.5 防護口罩、防護服滲濕
處理:立即更換整套防護裝備。
6.6 防護服不合身
處理:立即更換。
6.7手套破損
外層手套破損:①按脫污染手套的辦法(洗手-脫手套)除去外層手套;②內層手套如果沒有可見的污染,破損局部75%乙醇消毒、整個手套手衛(wèi)生,然后再戴一層手套即可;③在診療區(qū)如有必要也可更換外層手套,局部消毒+手衛(wèi)生保證內層手套清潔即可;④如果污染可見但范圍不大,吸除可見污染,局部消毒,然后手衛(wèi)生,再戴手套;⑤如果污染物范圍較大,建議吸除、輕輕擦拭、局部消毒,手衛(wèi)生,然后更換全套裝備。
兩層均被劃破:①皮膚未破損,先在破損局部噴灑消毒液(如75%乙醇,要到達皮膚),手衛(wèi)生,脫外層手套,噴灑75%乙醇,戴兩層新手套,按規(guī)范去除防護服,去除防護服后,暴露破損的最內層手套,噴灑75%乙醇后脫下手套,75%乙醇消毒局部及雙手,然后再完成后續(xù)第二緩沖區(qū)的動作。回到清潔區(qū)再酌情清洗或消毒雙手,以及是否繼續(xù)重新穿戴防護用品后上班;如果皮膚沒有破損,對飛沫傳播的疾病來說,風險并不是太高,譬如我們臉部有皮膚就是直接暴露的;②如果皮膚有破損,屬于職業(yè)暴露,步驟同上,且脫下內層手套后盡快進行傷口清洗、消毒、簡單包扎后進入下一流程,可以戴多層手套,保證之后去除護目鏡、口罩、帽子的時候都有手套,最后回到清潔區(qū)后應該脫離工作崗位,以及進行后續(xù)的隨訪觀察。
6.8怎樣跟患者保持安全距離
發(fā)熱門診患者不用聽診、觸診等,讓其坐診療桌對面可達到安全距離。
6.9 防護服里面如何著裝
外層著上下裝工衣(目前我院可用為洗手衣、患者服、ICU工衣等),里面可著自備保暖衣物,要求不露出領及袖。穿著小巧、輕便的鞋,便于穿脫防護服。
7. 接觸新冠肺炎患者體液等的處理
培訓目標:在三級防護狀態(tài)下的處理確診/疑似患者血液/體液/嘔吐物等。培訓基本模式:使用模擬的訓練與理論講授結合的培訓方法。培訓場景:患者抽血后有血液滲出,皮膚上有較多血跡。處理:①備物,抽血模型一套,棉簽若干、手套若干、圓帽、口罩若干、Ⅱ型安爾碘1瓶。②接觸前,手衛(wèi)生、戴圓帽、口罩、手套、防護服、護目鏡(實操與口述相結合)。③接觸中,取干凈棉簽按壓出血點,至少壓迫1 min,直至出血停止。取棉簽擦拭其余周圍血跡,再用棉簽沾取Ⅱ型安爾碘消毒2遍,范圍應大于血跡污染區(qū)域。打開安爾碘或者75%乙醇消毒液的瓶蓋需使用避污紙。④接觸后,a.如手套上有沾染血跡,則用棉簽擦拭干凈(使用避污紙),采用安爾碘或者75%乙醇消毒血跡區(qū)域(使用避污紙),快速手消毒(使用避污紙);b.摘取外層手套,手套注意外層面碰觸外層面,內層手套不要碰觸外層手套,脫下手套時,一件手套翻轉入另一件手套內部,丟入醫(yī)療垃圾桶。
關于確診或疑似患者污染物的處理:①如少量嘔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物直接污染物體表面或地面,可用一次性吸濕材料沾取5000 ~ 10 000 mg/L含氯消毒劑小心移除。大量污染物應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完全覆蓋,或用一次性吸濕材料完全覆蓋后用足量的5000 ~
10 000 mg/L含氯消毒劑澆在吸濕材料上,作用30 min以上(或能達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干巾),小心清除干凈。清除過程中避免接觸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醫(yī)療廢物集中處置。清除污染物后,用1000 mg/L含氯消毒劑或消毒濕巾(高效消毒劑成分)擦拭可能接觸到嘔吐物等污染物的物體表面及其周圍,共擦拭2遍,消毒范圍為污染物周圍2 m。②醫(yī)療廢物處理,醫(yī)療廢物放入雙層醫(yī)療廢物袋封閉,再噴灑1000 mg/L含氯消毒劑,再套一層醫(yī)療廢物袋,防止漏液,貼上“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廢物”標識,并立即通知相關部門派專門人員上門收取。③患者嘔吐物等污染工作服的處理,手衛(wèi)生,脫污染工作服,用1000 mg/L含氯消毒劑均勻噴灑至污染工衣完全濕潤,裝入可溶性醫(yī)療廢物袋(洗衣部提供),再套雙層醫(yī)療廢物袋,貼上“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織物”標識,并立即通知洗衣部派專門人員上門收取。④疑似標本處理,裝入密封袋中,并往袋內噴灑1000 mg/L含氯消毒劑。有檢驗單需放入另外一個密封袋中,一起裝入專用轉運箱,并再次噴灑1000 mg/L含氯消毒劑。蓋上蓋子,對轉運箱外層使用1000 mg/L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后,派專人送至相應實驗室,并在所有袋子和轉運箱外面貼上生物安全標識。⑤疑似患者使用的醫(yī)療用具處理,用于疑似或確診患者的聽診器、溫度計、血壓計等診療用品實行專人專用。盡量選擇一次性使用的診療用品。必須重復用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應當專人專用,使用完畢,應將器械裝入密閉容器,加入絡合氯消毒液浸泡加蓋密封,并在密封箱外四周噴1000 mg/L含氯消毒劑,外套雙層醫(yī)療廢物袋,扎緊袋口,包外裝上清晰注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器械,并立即送消毒供應中心處置。
8. 新冠肺炎疑似/確診病例標本檢測時的防護技能
進入實驗室前完成標準防護著裝,包括:內穿工作衣(或手術衣等)、工作鞋,外穿防護服,佩戴防護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罩),戴雙層手套。
取出標本時:①對轉運箱外層使用1000 mg/L
含氯消毒劑,打開蓋子;②對密封罐外層使用1000 mg/L含氯消毒劑,打開蓋子;(如無密封罐,則省略此步); ③對密封袋外層噴灑1000 mg/L含氯消毒劑,取出袋子;④打開密封袋,對里面標本的試管噴灑1000 mg/L含氯消毒劑,取出標本。
標本離心與檢測:①標本離心,離心機停5 min后再開蓋。離心完成后,對離心機里面和外面都用噴灑1000 mg/L含氯消毒劑。②標本轉運,將試管架放在科室的已噴灑1000 mg/L含氯消毒劑的轉運箱中,轉運到生物安全柜,放置至少15 min后進行實驗操作。③標本檢測,試管開蓋時距離身體盡量遠,動作盡量輕緩慢。試管蓋子勤消毒。檢測結束后,對操作區(qū)使用1000 mg/L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
醫(yī)療廢物處理:①醫(yī)療廢物放入雙層醫(yī)療廢物袋封閉,噴灑1000 mg/L含氯消毒劑,再套一層醫(yī)療廢物袋,防止漏液;②貼上“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廢物”標識;③立即通知相關部門派專門人員上門收取。
離開實驗室:按照標準流程,在潛在污染區(qū)脫防護服,然后進入清潔區(qū)進行個人清潔處理后離開。
參 考 文 獻
[1]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 醫(y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一版)[2020-01-24] .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2001/b91fdab7c304431eb082d67847d27e14.shtml.
[2] 廣東省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y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指引(試行).[2020-01-27] . http://wsjkw.gd.gov.cn/gkmlpt/content/2/2879/post_2879286.html.
[3]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醫(y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guī)范(WST 367-2012). [2020-01-26] . http://www.nhc.gov.cn/wjw/s9496/201204/54510/files/2c7560199b9d42d7b4fce28eed1b7be0.PDF.
[4]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 [2020-02-05]http://www.nhc.gov.cn/xcs/zhengcwj/202002/3b09b894ac9b4204a79db5b8912d4440/files/7260301a393845fc87fcf6dd52965ecb.pdf.
(收稿日期:2020-02-05)
(本文編輯:鄭巧蘭,林燕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