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為
(太原師范學院, 山西 太原 030619)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新媒體成為當代大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機遇。輔導員要創(chuàng)新教育思想和舉措,利用新媒體技術優(yōu)勢,不斷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活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tǒng)優(yōu)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近年來,全國各大高校紛紛利用新媒體陣地開展各項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如何借助新媒體的技術優(yōu)勢讓思想政治教育“活” 起來,讓大學課堂“轉”起來,讓青年學生“動”起來,成為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焦點。新媒體時代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廣闊天地,高校輔導員要利用新平臺,抓住新機遇,開創(chuàng)網絡思想政治育人新局面。
隨著多元化思潮的到來,輔導員在教育引導學生思想認知過程中也存在很多問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各種現實挑戰(zhàn)。由于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速度快、傳播形式多、輻射范圍廣,虛假錯亂的不良信息和偏激觀點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當代大學生的健康成長。00后大學生思想活躍,更傾向于在新媒體平臺上打造屬于自己的虛擬空間,忽視了現實生活的精彩,這也為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阻力。部分輔導員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不足,不能熟練運用新媒體技術開展工作, 所以新媒體技術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優(yōu)勢未能充分顯現??傊?,信息多元的復雜形勢、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和片面的網絡輿情對輔導員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挑戰(zhàn)。
高校輔導員要不斷轉變教育理念,樹立現代教育意識,把傳統(tǒng)的單一說服教育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主體的雙向溝通,把傳統(tǒng)的說教模式和現代的新媒體技術相結合。高校輔導員應掌握基本的傳播學、心理學、教育學和媒介素養(yǎng)的知識,從不同方面擴充知識儲備,提高現代教育的意識和能力。
為保證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職業(yè)化、專業(yè)化和高效化,輔導員在工作中要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整理和歸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學會利用網絡完成日常工作,認真研究網絡空間出現的新問題,利用大數據手段分析大學生面臨的共性問題,同時利用新媒體陣地開展針對性教育。如疫情期間利用微信小程序對學生請假、宿舍打卡、身體健康狀況等日常工作進行管理,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還能營造出學生喜聞樂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目前,00后已逐漸成為登上大學舞臺,00后大學生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獨特的個性化需求和較弱的自我約束力,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在關注心理健康問題的同時,要分析學生的時代特點,把新媒體技術的科學性和大學生心理特征的時代性相結合,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备咝]o導員要運用心理學知識,扎根學生,了解學生,深入學生,結合不同年級學生的實際需求制訂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有教無類。
在處理特殊事件及應對危機事件時,新媒體資源能發(fā)揮獨特優(yōu)勢。當代大學生更喜歡在網絡平臺上吐露心聲,輔導員可以在網上開設心理咨詢室,加強心理輔導與疏導,創(chuàng)造深受學生歡迎的交流空間。在溝通交流時要充分包容和接受學生的新思想和新觀念,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特長,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幫助學生解決各項困難。日常生活中,高校輔導員要關注學生喜歡的新鮮事物和興趣愛好,利用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開展各類教育活動。如:通過小游戲對學生進行心理測查,針對心理問題學生開展音樂治療,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多在教室和會議室進行,通常以主題班會、團日活動、面對面談話為主,但學生對線下會議的排斥心理使活動效果不佳。結合大學生喜歡接受新鮮事物的特點,輔導員要結合日常學生管理工作和媒體實踐,綜合運用“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如: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發(fā)布主題班會內容,利用微博講述班級同學的“榜樣事跡”。
高校要為輔導員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鏈接相關網絡資源,為師生提供與時俱進的學習平臺,通過技能培訓和分享交流等活動鏈接資源,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結合新媒體信息傳播速度快、涉及范圍廣的特點,學工部門可以把校園內傳統(tǒng)的海報欄、宣傳欄和文化窗與新媒體的先進技術相結合,打造校園思想政治教育圈。如:通過校內LED大屏幕對校內先進人物進行表彰,以正能量“短視頻”展播學生關注的焦點話題,建構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高校和相關教育部門可以搭建網絡培訓平臺,通過組織新媒體技能大賽,提升輔導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實現新媒體優(yōu)質資源共享。
新媒體時代的各類網絡信息真?zhèn)坞y辨,大學生在面對西方敵對勢力、網絡負面輿情、黃賭毒等不良信息時辨別能力不強,很容易被各種不當輿論蒙蔽雙眼。輔導員要對學生自創(chuàng)的新媒體賬號進行排查和監(jiān)管,做到不盲目發(fā)表或不隨意轉發(fā)不當言論。高校要設立網絡監(jiān)管小組,使新媒體信息監(jiān)管常態(tài)化,形成校園網絡環(huán)境監(jiān)管機制。
校園內的網絡環(huán)境要采用實名認證的方式,以便于進行監(jiān)管。成立由各級信息管理員組成監(jiān)管小組,對校園內的貼吧、微博、論壇等新媒體平臺進行不定時巡視,對校內師生注冊的公共媒體平臺進行登記并嚴格審核,阻止負面信息和不良信息在校園內傳播。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并非一時之力,其成效也并非一時之利,只有建構長期的監(jiān)管機制,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步伐才會更加堅實有力。
新媒體時代改變了當代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在新機遇和新挑戰(zhàn)并存的思想政治教育道路上,高校輔導員要改變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有效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充分發(fā)揮新媒體資源優(yōu)勢,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