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第二中學 江西 玉山 334700)
生物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要改變課程知識傳授的傾向,轉變教學的行為和方式,促進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學習,重點提升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獲得知識、情感與能力的全面發(fā)展。所以,作為高中生物教師,我們需把握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堅持并落實生本教育的理念和思想,探索并應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策略,來提升生物教學的有效性,發(fā)揮出生物學科的功能和效用,助力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和素質教育的逐步落實。
鼓勵學生積極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拓寬學生的思維,進而讓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點。如講解“走進細胞”這一章時,先由老師講解相應的知識點,再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選擇共性問題進行講解,如“病毒和細胞的差異是什么?”“細胞與病毒的生活方式是怎樣的?”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對相關的知識點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在課堂上,學生為了提出創(chuàng)新性問題,往往會提高課堂學習興致,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在課后,再通過老師的觀察作業(yè),學生對課堂中學習的知識進行消化和運用,并在下一節(jié)課中讓學生對自己所觀察到的問題或者現(xiàn)象進行解答。隨著不斷地發(fā)現(xiàn)和解答新問題,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被充分激發(fā),進而提高課堂效率以及學生學習效率。
生物是集概念、原理和規(guī)律為一體的自然學科,學生在學習各章節(jié)內容時,只注重某一局限知識點,常常忽略掉相關知識點之間聯(lián)系。高中生物教師在授課時要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和各章節(jié)知識點之間關聯(lián),構建知識網絡結構圖,使他們在學習某一知識時能夠巧妙地想到其他內容,進而提升教學效率。學生通過教師構建的生物知識網或者自己通過整理將某些知識點串聯(lián)在一起形成對比表格,不僅能夠提升學習效率,還能對生物學習產生興趣。
例如,教師可以在授課時以“遺傳信息的傳遞”為中心,將復制、轉錄和翻譯等知識進行講解,同時串聯(lián)出有絲和減數(shù)分裂、中心法則和受精作用等知識。又如,教師可以將“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自由擴散”和“主動運輸”、“光反應”和“暗反應”等先對知識點通過對比圖形式串聯(lián)在一起。再如,教師在講授“蛋白質”相關知識點時,可以與酶、抗體、載體、受體等建立聯(lián)系,構建知識模型,方便學生記憶。學生對于建立知識對比圖還能勝任,但是對于構建知識網絡結構圖就有些困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教給或者他們去建立知識間聯(lián)系,提高其學習效率。
生物教師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來拓展教學時空,通過加強多向聯(lián)系,來創(chuàng)設具有開放性的課堂環(huán)境。具體做法有:課程的設置應從必修課、選修課,逐漸拓展到活動課、綜合課、社會課、發(fā)展課等;教學評價方式應從注重基礎知識逐漸轉移到思想方法、應用能力、知識遷移等方面;學習空間應從課堂和學校逐漸延伸到家庭、自然、社會;學習時間也應從課內拓展到課外。因此,生物教師一定要善于開發(fā)開放性教學過程,努力拓展教學時空,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實現(xiàn)“彈性化和多樣化”教學模式。一方面要打破“刻板化”的時間模式,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課程的長短;二是實現(xiàn)教學空間的多樣化,如:設置實驗角、創(chuàng)造角、科學區(qū)等板塊,同時,教師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以此來展示生物領域的科學成就,以及生物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作用等,加強理論和實踐之間的橫向聯(lián)系。例如,給學生介紹植物的“吐水現(xiàn)象”、如何防治脂肪肝、ATP的藥用價值、光合作用的功用等,還要指導學生學會觀察大自然中豐富多彩的遺傳現(xiàn)象和變異現(xiàn)象,讓學生切身體會生物知識和實際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
在進行生物教學時,不僅需要教師進行基礎理論知識講解,還要開展實驗教學,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培養(yǎng),不斷鍛煉學生的思維。所以就需要教師有效結合理論與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對生物知識學習具有更高的興趣。在新課改背景下,就需要教師注重對課堂的合理構建,適當開展一些實踐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主動性,提升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教師在進行《細胞呼吸》教學時,為了使學生深入理解相關知識,教師就可以開展相應的實驗,讓學生利用準備好的保鮮膜,對蘋果進行恰當?shù)陌?,幾天后發(fā)現(xiàn)蘋果已經腐爛,通過這一現(xiàn)象,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對蘋果腐爛的原因進行解釋。這樣的教學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更加積極,提高學生的課堂熱情,使學生在課堂中具有較高的自信心,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新課改背景下探索高中生物教學可行性策略,教師應當站在學生的角度,轉變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提升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在探索研究途徑的道路上遇到各種困難和問題,教師都應當努力克服,為學生帶來全新的課程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