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可以說是一門歷史極悠久的學科,因而我們積累了太多的教學經(jīng)驗,以至于在如今這個無論是教學內(nèi)容還是教學目標都有著極大變化的時代,只要我們把握當前形勢,樹立實事求是的心態(tài),就仍然有很多經(jīng)驗值得我們利用和傳承。
小學可以說是每個人接受系統(tǒng)化,專業(yè)化教學的初始階段,是我國義務教育的開始階段,相對其他教學階段來說,小學語文教育自有其特點?,F(xiàn)如今的小學語文教學存在以下問題。
1.1 學生基礎良莠不齊。我們國家的學生,在進行正式的義務教育之前,一般是要讀幼兒園作為一個過渡。但各地幼兒園水平良莠不齊,甚至有些地方因經(jīng)濟和習慣的問題,孩子是完全沒有讀過幼兒園的,這也造成了我們所面臨的小學生,知識水平差距比較大。有的學生已經(jīng)會做簡單的加減法,有的學生連數(shù)都還不認識;有的學生已經(jīng)可以認讀簡單的漢字,有的學生還不知道什么叫aeiou。并且就算是那些學習狀況尚好的學生,我們也沒辦法確定他在當前的學習階段是否能夠掌握我們所教學的知識點。在小學階段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初期,因為每一個孩子的自學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平時在學習中所花費的時間都有所不同,同樣的學習階段,學生出現(xiàn)超前學習、落后學習的情況是很普遍的,并且它們往往會同時發(fā)生在同一個班上,造成學生間學習成績的顯著差距,甚至同一個人上,造成我們熟知的老大難問題——偏科。
1.2 知識經(jīng)驗匹配性低。在小學學習階段的初期,還有一個問題,我們應該尤為注意,那就是學生所學知識與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匹配性不高的問題。對于一個高中生來說,《將進酒》就只是李白的又一篇詩文而已,但對于一個剛開始學習的孩子來說,什么“1234”、什么“bpmf”、什么“日月火木”,都只是一堆毫無意義的符號而已,與他們一直以來的生活經(jīng)驗可以說是毫無關聯(lián),甚至相比來說,書上的這些知識枯燥無味而又繁雜難懂,學生實在是難以提起興趣。剛開始學習的學生很多都會遇到這個問題,而好在,相比其他學科來說,語文教學可能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匹配度最高一個的學科,學生即使不在課堂上,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而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也大都會在生活中用到。
1.3 記憶容量小。一個大學生可以在期末考試前兩天,甚至一夜之間,背記完一整本教科書,尚取得不錯的成績,但對于一個小學生來說,這就太難了,小學生大腦尚未發(fā)育完全,也沒有學習過什么特殊的記憶方法,這個階段的孩子背誦一首詩,往往就會花掉半天的時間,才能說是完全清楚。而且就算當時記清楚了,對于那些單靠死記硬背,而沒有理解其邏輯的內(nèi)容,往往也是今天記住明天忘,這對于語文來說,這是一個痛點,畢竟太多的東西需要學生記憶了。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記憶容量比較小,這也是我們在教學時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
通過以上的教學現(xiàn)狀分析,我們充分知道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實際情況,我們實事求是地提出了如下方法,助君參考。
2.1 加倍重視基礎薄弱學生。面對一群學習狀況皆有不同的學生,或者一個各部分學習情況差距較大的學生,我們應當怎么辦呢?難道要采取撐死學習好的學生,餓死學習差的學生這種方法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在高中階段,可能有些教師會做出這樣的選擇,畢竟大學不是人人都能考上的,因此有的教師就會只顧成績好的學生而忽視成績差的學生。但是在小學階段可不能這樣,這時候學生所學的東西,都是基礎中的基礎,所謂義務教育,是說明學好這些東西,應當是每個人的義務,所以我們應該保證每個人的學習程度,都在及格線以上。這樣的話,我們就必須牢牢抓住每個學生的學習,對于那些學不好的、不想學的學生,反而我們應當多花心思,幫助他們渡過“拼音關”“識字關”“作文關”等等學習關卡,這也是小學教育的特點之一,因為學生所學知識的簡單和基礎,最開始成績差距很大的學生,可能最后對當初知識的理解程度會慢慢趨向一致。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重視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教學,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做好教學工作。
2.2 課本知識生活化,加倍匹配生活經(jīng)驗。小學語文與其他科目不同,這是一門生活氣息非常濃厚的學科,學生課堂所學,一定來自生活中的經(jīng)驗,也一定會用于生活。我們在教學的時候,不需要解釋桌子是什么意思,我們只需要指著桌子,然后告訴學生們這是桌子就好。同樣,在課堂教學過后,學生再遇到桌子,就很容易想起我們課堂上教的東西。這給我們的教學工作以很大的便利,我們上課的時候很容易就能在生活中找到淺顯易懂、活靈活現(xiàn)的例子來,我們應當利用好這一點,降低課本知識與生活的匹配度。
2.3 理解重點知識,減少記憶難度。如果我們一節(jié)課就把幾十個拼音字母講完,然后讓孩子背下來,第二天聽寫。那是萬萬不行的,一是太看得起孩子們的記憶力了,小學生的記憶力和理解力往往還達不到教師的程度,二是太看不起拼音的重要性了,雖然在語文教材中拼音僅僅占了前面一小部分,但實際上,在教學過程中,拼音知識的教學所花的時間遠遠不止那一點,畢竟拼音是基礎知識中的基礎,基礎都沒打好,萬丈高樓從哪兒起?。克赃@時候我們應當循序漸進,不求一天學多少,但求學生學了的都能夠學會、學精、以理解為主,而不是死記硬背,這是一個重“質(zhì)”的階段,直到學生開始識字,那才是“量”的積累。這意味著,我們所說的“記”其實不是記憶,是理解,記憶只是理解的附加產(chǎn)品,只要學生理解了這部分知識,他自然就會記住了。
總之,小學語文教育是學生接觸語文的初始階段,教學方法千變?nèi)f化,但說一千道一萬,我們只有兩個目標:一個是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這是最基本的。二就是培養(yǎng)孩子們的興趣,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孩子們想學,他們自己就會去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