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臨汾市安澤一中初中部 山西 臨汾 042500)
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驗教學法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和手段,但大多數學校的物理教師存在對實驗教學過于輕視的態(tài)度,沒能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讓實驗教學處于可有可無的位置,阻礙了實驗教學作用的發(fā)揮。本文中對物理實驗教學的作用進行了分析并予以肯定,希望對廣大初中物理教師有所啟迪。
1.1 學生成為課堂主體:實驗教學法改變了傳統(tǒng)課堂中學生的被動處境,充分調動了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性,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尷尬局面,緩解了課堂的緊張氛圍。實驗教學法要求學生在閱讀相關實驗步驟和注意事項后,自己動手進行實驗,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的重要過程,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物理課堂達到了更好的教學效果。
1.2 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物理學科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脫離了實驗的物理教學是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的。在物理實驗課的教學中,學生通過實驗產生對物理的興趣,通過觀察實驗現象激發(fā)了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愿望,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同時,也幫助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求知精神。
1.3 注重因材施教: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能力自己設定學習步調,學生在實驗中可以互相探討問題,對于有爭論的地方可以向教師發(fā)問。成績較好的學生在實驗中能夠發(fā)現更多的問題,促進自己對物理更深入的學習,發(fā)現自身潛能。成績稍差的學生在實驗中能夠培養(yǎng)對物理的興趣,在開放式的環(huán)境中可以跟成績好的學生交流探討,彌補了課堂教學不能對不同知識水平學生因材施教的不足,為所有學生提供了平等的學習機會。
在現階段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存在教師過于重視對知識點的灌輸和教學目標的達成,往往忽視教學效果的問題。大部分教師在物理實驗課中通常是對知識點簡單講一遍,實驗全部由教師自己完成,學生沒有動手實踐的機會。這種演示性實驗教學會造成學生缺乏主動性,對物理實驗沒有足夠的興趣,對實驗探究的問題也不愿加以思考,導致物理實驗教學流于形式,課堂效率低。一些教師即使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也沒有做足課前準備,對課上可能出現的問題沒有預先設想,導致課堂效果不盡人意。
3.1 做好實驗課前的準備工作:物理教師在展開實驗教學前一定要做充分的準備工作,確保實驗儀器完善、實驗步驟合理。對于一些學校沒有的實驗設備,教師應從多渠道事先準備好。為確保課堂上實驗的順利進行,教師在課前應進行事先探究,發(fā)現可能出現的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提高課堂實驗的效率。
3.2 重視演示實驗:演示實驗是教師在課上為學生進行示范的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學生集中注意力進行思考和觀察,具有較強的指引性作用。演示實驗不僅僅對學生展開實踐具有指導意義,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的重要方式。對物理學習存在障礙的同學,并不是智力不如別的學生,而是缺少對生活的敏銳觀察,頭腦中缺乏來源于生活的物理基礎思維。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在課堂上應利用多種手段向學生展現出豐富多彩的物理情景,讓學生對物理產生興趣,才能夠引導學生課上積極參與、課下認真觀察。同時,高質量的演示實驗也是避免學生實踐中發(fā)生意外的有效手段,教師在實驗過程中將注意事項提前向學生講清,以免學生自己操作時出現操作不當等問題。
3.3 注重小組實驗:初中生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在課堂上很難將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在實驗上,小組合作則能夠增強學生在實驗中的責任感,督促學生堅持完成實驗。同時,小組合作探究模式能夠為學生提供互相交流和探討的機會,學生在實驗中出現的問題能夠及時得到解決,同學間的交流則更為方便。例如在電磁鐵的實驗中,一些預習過課本的同學知道通過加繞線圈能夠增強磁鐵磁性,讓一些沒有掌握這一知識的同學感到十分驚奇,也激起了這些同學的好奇心,主動向掌握這一技巧的同學詢問,無形中增加了學生對物理問題探究的熱情和興趣。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實效性,是廣大初中物理教師長期探索的問題,實驗教學法的優(yōu)勢應引起越來越多物理教師的重視。初中物理教學的實驗教學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學生通過動手實驗的過程對物理知識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對神奇的物理現象產生濃厚興趣,進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的養(yǎng)成,從根本上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