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禮儀職業(yè)中學 四川 成都 610000)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惫磐駚?,懂得感恩都是中華名族最最基本的道德標準,是我國傳統(tǒng)價值觀的最最基本的價值體現(xiàn),幾乎是人人都應當擁有的道德最低標準。在中職學生中利用語文課堂,推行“感恩”文化,對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都有深遠意義。本文圍繞對“中職語文新課標下的感恩教育”而展開,進而論述“感恩”對中職生的思想道德和學習發(fā)展的重大意義,還請各位多多指教。
如今,大部分中職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就被父母寵愛,父母似乎都對他們“惟命是從”,長期以往,學生們就對于父母的無私付出和無微不至看作是“理所當然”,不僅僅不珍惜,甚至還讓他們產生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情況,不懂得付出、不懂得感恩,這種行為和道德上的缺失,對于需要團結和凝聚力的社會而言,都是極其不可取的。由此可見。缺乏“感恩”文化素養(yǎng),不僅會對社會倫理道德造成不良影響,還會對傳承中華優(yōu)秀文化產生消極作用,進而會成為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障礙。
這是一種思想上認知的缺陷,因此,筆者以為,在語文課堂上,就可以從根本的思想概念上,引導學生們理解感恩理念。
在此,筆者以為,語文老師們可以從“孝道”入手。在古文中,我國的教育先行者、儒學之圣——孔子就十分強調孝道的重要性。孝道,是“感恩”這個大概念的基礎,學習什么道理、知識,都要先從基礎著手,才可入門。
古語有云:“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笔堑模P者以為,“孝道”不僅僅是人懂得“感恩”的基本,其中的文化內里,亦是蘊含著很多優(yōu)良的品德內涵,能夠促進構建和諧的校園,促進學生們的學習成長。自古以來,“百善孝為先”,當中職生領會到“孝道”的內涵,就能夠體會到“感恩”文化中蘊含的寬容、無私奉獻、善良、純粹等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這可以促使學生們能夠像關愛自己親人一樣關愛身邊的同學、師長,“講信修睦,仁愛愛人”,“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在此,筆者以為,“百善孝為始”,由“孝道”出發(fā),可以讓學生們走得更長更遠,背后有深厚的底蘊在,走得再遠,心里也踏實,推動學生們在無畏的學習探索中,打開良好道德品格的大門,讓“感恩”修煉成為中職生展翅飛翔的豐羽之重要保障。
2.1 注重文化熏陶,導入“感恩”理念。莊子曾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惫沤裰型?,我國大地上“感恩”實例層出不窮,教師可以借助“感恩”故事,為學生們導入“感恩”理念。
2.2 加強研討精神,加深對“感恩”的理解。由于時代的高速發(fā)展,“快餐文化”風靡全球,甚至是許多成人都被這股帶著“急躁”的風氣所牽染,無法耐下性子去做好一件事。同樣,這也養(yǎng)成了學生們浮躁的心性,不愿意去慢下腳步,發(fā)現(xiàn)身邊的美好,從心底里滋生感恩之情,當下,能夠耐下心來認真鉆研的人也是少之又少。為了讓學生能夠避免受到時代浮躁風氣的影響,中職語文課堂就可以注重加強研討精神,讓學生們能夠耐下性子,發(fā)現(xiàn)細節(jié)中的“美”,加深對“感恩”的理解。
具體而言,注重研討精神,就是教師能夠在分析文本的時候,注重引領學生沉心靜氣、認認真真去鉆研文本,從一篇小的文本做起,做到不驕不躁、認真鉆研,讓自己能夠從一個字詞、一句話、一篇文本中發(fā)現(xiàn)細小的美,再衍生到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身邊的善意,從而自主地去理解“感恩”的意義。
“‘感恩’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中國社會最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在形成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維護家庭、社會和國家關系的過程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贬槍Ξ斍爸新毶赖滦摒B(yǎng)培養(yǎng)過程中的現(xiàn)實情況,筆者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于“中職語文新課標下的感恩教育”進行了如上的探討,還請各位能夠積極地深化感恩認識、塑造感恩理念、弘揚感恩精神,培養(yǎng)升華中職生的道德修養(yǎng),為中職生的道德修養(yǎng)培養(yǎng)工作做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