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農業(yè)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 廣東 廣州 510642)
隨著本科生就業(yè)形勢的影響,畢業(yè)生希望通過讀研改變就業(yè)困境。在高校,對專業(yè)不感興趣而產生學業(yè)懈怠的研究生并不少見,通過導師指導、輔導員協(xié)助、同學互助,很多都可以順利完成學業(yè),獲得畢業(yè)和學位證書。但是因對專業(yè)不感興趣引起的治學不嚴謹和導學關系緊張的研究生,導致最終退學的研究生也是存在的,需要引起研究生教育管理者的思考。
2016年9月,研究生A入學。A當初想要就讀的是另一高校的金融學專業(yè),后來因考場失利被調劑到X高校企業(yè)管理專業(yè)。研一階段,按照培養(yǎng)方案要求,修讀公共必修課、公共選修課。此時,雖然還沒有開始畢業(yè)論文撰寫,但是其導師課題組每月一次的小組例會是要參加的,一直貫穿整個研究生階段。在上課期間,A跟同學、舍友、師兄弟都曾經提起過,對被調劑的專業(yè)不感興趣,對課程不滿意,所以都是應付式上課,課程成績也是排在中等水平。研二階段初始,導師開始布置課題研究和論文選題。A的開題預答辯不是很順利,理由是文獻閱讀量不夠,論文選題不夠科學,報告論述邏輯性欠佳,開題預答辯勉強通過。仔細修改后,勉強解決了問題,順利通過開題答辯。
從研二到研三,A開始著手論文寫作,需要進行實證調研,搜集和分析調研數據,才能滿足論文的基本要求。針對A選定的題目,要去某企業(yè)實習三個月,完成調研數據的搜集和整理。實習回來,基本完成了論文的初稿,此時離論文提交和答辯還有半年多時間。半年多時間,A請教了師兄師姐,在課題組例會上匯報了2次,直至論文提交和答辯時期將至,A的論文勉強修改完善了,但還達不到導師的期望。理由是,論文數據不足,論述邏輯性不嚴謹,嚴重打擊了A的寫作積極性。因此,在研三下學期(正常學制的最后一個學期)第一次論文提交過后,參加第一次論文答辯,結果是不通過,需要延期畢業(yè)繼續(xù)完成畢業(yè)論文,較大影響其自信心。期間,導師聯系輔導員協(xié)助,做好A的心理輔導工作,增強信心,把握時間,爭取盡早完善畢業(yè)論文。
第一年延期畢業(yè)期間,A每次參加組會都是應付式的旁聽,對于本人論文的觀點與導師的有不同意見,導致論文進度緩慢。在一次導師與A見面討論論文的進展時,A對論文的數據含糊其詞,在導師的追問下承認了部分數據系偽造。導師表示,如果A繼續(xù)使用數據作為畢業(yè)論文的支撐,則會造成學術不端行為,并且導師認為A就算再努力,可能也不能完成學位答辯,要求其主動申請退學,迫于導師的壓力、同門師兄弟的無助,A最終選擇申請退學。
有調查表明,近年來隨著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推進,嚴管畢業(yè)論文質量關口,研究生階段被退學或者自行退學的現象呈逐年遞增趨勢。劉春榮(2017)等認為,研究生入學動機不明確、管理模式異化、國內外大學環(huán)境存在差異以及師生關系惡化是造成研究生退學的主要原因。本文認為導致研究生退學的原因可以分為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
2.1 研究生入學動機不明確,治學不嚴謹導致了研究生學業(yè)的荒廢。因考研失利,錯失了所學專業(yè)的研究生,以為可以完成課程和論文寫作以便順利畢業(yè)。個人的預估與學術科研嚴謹性形成了A的錯判。在研究生正常學制三年時間,A雖然參加了正常課程、論文開題和論文寫作,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了學業(yè)懈怠的狀態(tài):一是周末和沒課的時間喜歡晚睡晚起,白天較少參加課外活動,不能很好的融入同學群體當中。極易造成身心疲憊感覺,對學習產生較大影響。二是論文研究過程中,不仔細認真閱讀參考文獻,外出實習階段只有一半時間在進行調研,導致開題和論文撰寫時理論性不足、邏輯性不強,結果是開題勉強通過,論文答辯不通過。
2.2 研究生擴招導致導師對研究生缺乏有效指導。研究生招收過多也是主要因素之一(張崇文,1998)。導師擔負了行政工作,熱衷于社會兼職,而且導師所帶研究生數量較多,對研究生的指導明顯不足。每月一次例會的時間僅有一兩個小時左右,要對門下十幾個研究生進行指導,時間上是不充足的;在例會之外,基本沒有做好正常學業(yè)指導,由研究生自主上課、自主開展調研;研究生參加論文研究,需要調研數據,導師以“自己的論文自己負責”的理由不提供調研經費,導致了個別同學自己承擔調研經費上萬元,造成了研究生巨大的經濟壓力。
2.3 個別研究生學術誠信道德失范反應教育管理部門的缺位。A在論文不能通過答辯的情況下,不繼續(xù)通過實際調研獲取更多的數據支撐論文寫作,反而企圖依靠偽造數據達到論文的要求。這是個別研究生在學術誠信道德原則上的歪曲,沒有考慮到其行為的惡劣性質,可能會對其本人和所在學校造成較大影響。從高校學生管理和學術規(guī)范管理方面分析,這是違反學術誠信道德的行為,理應受到校規(guī)校紀處分(董波波,2013)。
3.1 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與生源質量下降的矛盾。研究生教育是國民教育的頂端,是培養(yǎng)高層次專門人才的主要途徑。研究生教育管理是研究生教育培養(yǎng)過程和產出過程的保障。在校院二級管理中,職能部門需要關注的是全面的系統(tǒng)的把握,在全體研究生、研究生導師、研究生工作隊伍、教務員和班主任隊伍層面做好頂層設計,需要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近年來,研究生擴招趨勢明顯,導致越來越多的本科生放棄就業(yè)而選擇繼續(xù)深造,從而使得各個高校招到的生源質量在整體上拉低了一個水平,需要高校在注重提升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的同時,關注因學校層面?zhèn)鲗У綄W院、導師的壓力,繼而壓到研究生身上,形成了生源質量下降與培養(yǎng)質量提升的背離。
3.2 研究生導師負責制與研究生培養(yǎng)定位的錯位扭曲。導師制是一種教育制度,與學分制、班建制同為三大教育模式。導師制由來已久,早在十四世紀,牛津大學就實行了導師制,其最大特點是師生關系密切。我國也一直延續(xù)導師負責制,因此導師的指導是決定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的關鍵因素。在唯論文、科研論的大背景下,研究生導師習慣于把研究生當做學術科研的工作,甚至會將專業(yè)型研究生當成學術型研究生培養(yǎng),扭曲了研究生培養(yǎng)定位。
3.3 “導師是研究生培養(yǎng)第一責任人”的職能與作用不能有效發(fā)揮。“導師是研究生培養(yǎng)第一責任人”要求導師做研究生的良師益友,注重培養(yǎng)研究生綜合素質提升。師生關系上,導師日常較多負責研究生學術科研、課題研究等,卻較少關注研究生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成長等,容易造成“重學術科研、輕思想教育”的現象。導致研究生容易形成“高分低能”的怪現狀,是“導師是研究生培養(yǎng)第一責任人”落實不到位的具體表現。
4.1 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的完善為研究生學習提供有效保障。制度是有滯后性的,制度實施的效果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顯現,教育管理部門需要有前瞻性和前沿性的制度系統(tǒng)思考。研究生招生、培養(yǎng)、學位、日常管理等方面是有機構成的一個整體,關系是互相聯系的,作用是互相影響的。把好入口關,提升生源質量,防止問題產生;把好質量關,加強培養(yǎng)方式的改革,著力提升研究生綜合實力;嚴把出口關,嚴控論文風險。只有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做好管理服務的同時落實監(jiān)管責任,才能為研究生學習提供可靠條件和敦促措施。
4.2 引導導師同時關注研究生思想道德和學術水平。建立導師關注研究生思想道德和學術水平相互促進的管理機制,實施研究生工作隊伍走訪導師工作,了解導師科研、學生管理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充分發(fā)揮導師教師教書育人榜樣作用,弘揚尊師重教的理念,以導師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感染和引導學生。
4.3 關注重點少數人群,完善干預工作機制。在學校管理層面,需要對重點弱勢人群進行關注。對存在開題答辯不通過、評審不通過的學生個體,屬于心理極度脆弱的階段,應當督促學院落實相應的工作方案,通過研究生導師、輔導員,甚至發(fā)動同學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關注和幫助。
4.4 重塑同學關系,加強朋輩輔導。同學的陪伴和協(xié)助,往往給研究生極大的鼓舞。輔導員、研究生干部要主動關心不擅于交流或自我封閉的同學,重塑舍友、同學之間關系??赡堋巴藢W”悲劇就不會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