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南
(福建省泉州市城東中學 福建 泉州 362000)
做好初中語文思辨性閱讀教學工作,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性閱讀能力,教師應注意優(yōu)化閱讀教學策略,分層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性閱讀能力,細化培養(yǎng)步驟,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情感和理性辯證閱讀能力。
初中生大多具備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感性意識,而理性思辨能力還須待提高。對此,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分層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性閱讀能力,對于學困生,教師可以讓他們有感情、有節(jié)奏地朗讀課文,逐步用心體會文章主題,通過閱讀互動了解學生的閱讀感想,并予以指導,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辯證性閱讀能力。對于中等生,教師可以讓他們在閱讀課文之前先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然后,通過閱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對于優(yōu)等生,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自主閱讀,在閱讀中把握作者的思路,辨析文中寫作手法和語言描寫的作用、寓意,在學習完課文后練習寫感想。此外,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摘錄文中名言警句,反復朗讀以加深體會和積累寫作素材。最后,教師應協(xié)同學生做好閱讀回顧工作,使學生的辯證性閱讀能力得以進一步加強。例如在初步完成《藤野先生》這篇課文的閱讀講解工作后,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課件進行閱讀總結,告訴學生:這篇課文通過魯迅先生對日本留學期間同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段的回憶,贊揚了藤野先生正直無私、熱誠、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質,表達了作者對藤野先生真摯的懷念以及同反動派斗爭到底的決心和崇高的愛國精神。
培養(yǎng)初中生的語文辯證性閱讀能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細化培養(yǎng)步驟,將辯證性閱讀教學分為“閱讀導航”“背景解說”“問題探究”和“閱讀總結與感悟”等四大步驟。例如在解讀《列夫·托爾斯泰》這篇課文的過程中,先做好“閱讀導航”,在此階段,引導學生自行閱讀課文,了解列夫·托爾斯泰的生平事跡,學習人物傳記的寫作手法,感知課文對列夫·托爾斯泰的獨到細致的刻畫,體會作者對列夫·托爾斯泰的崇敬贊美之情,感受本文欲揚先抑的表現(xiàn)手法,學習文學家深邃而卓絕的精神世界,不斷提高個人文學修養(yǎng)。進入“背景解說”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和學生進行知識交流,適當延伸教學范圍,和學生交流列夫·托爾斯泰的代表作以及本文作者茨威格的生平事跡和代表作,用多媒體課件告知學生:這篇課文寫于1928年茨威格訪問俄國,正值列夫·托爾斯泰100周年誕辰,他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參觀了列夫·托爾斯泰的故居和墳墓,進一步領會了列夫·托爾斯泰的精神,回國后他寫了傳記《三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是其中一篇。這樣學生對本篇課文的了解更深入,更容易進入辯證性閱讀狀態(tài)。然后,進入“問題探究”階段,教師可以引入互動教學法與合作探討法,即提出問題與學生互動,并為學生劃分合作學習小組,讓學生合作探討問題并進行交流。例如提問學生“課文前半部分描寫了列夫·托爾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可是聯(lián)系全文依然能感受作者對列夫·托爾斯泰的崇敬,這是為什么?作者這樣寫有什么作用?”然后,讓學生合作探討問題,5分鐘后,鼓勵學生分享本組探討結果和個人見解。最后,教師可以對該問題進行完善性總結,告訴學生:文章前半部分描寫列夫·托爾斯泰的外貌突出了兩個特點,一是列夫·托爾斯泰外貌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樣,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來。作者寫列夫·托爾斯泰臉相平庸既是對他的外貌作真實的刻畫,也是為了說明他是俄國人民大眾的普通一員,與俄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通讀全文,不難看出作者寫他平庸的外貌是為了反襯他高貴的靈魂和一雙精美絕倫而犀利的眼睛,作者在文中說:“托爾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頭發(fā),都不過是用以包裝、保護這對閃光的珠寶的甲殼而已。”全文既對列夫·托爾斯泰的“形”“神”作了獨到細致的刻畫,同時也在字里行間滲透著作者對列夫·托爾斯泰的崇敬和贊美之情。因此,作者說自己仍然能讀到這位大文豪的不平凡之處。前半部分的描寫非但沒有損害列夫·托爾斯泰在讀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了欲揚先抑的效果。最后,教師應該和學生對本篇課文進行總結性閱讀回顧,對文章主題進行歸納,再次告訴學生這篇人物傳記通過大量的比喻和夸張描寫了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的肖像,不僅展示了他獨特的外貌特征,而且揭示了他深邃的精神世界,從而表達了作者茨威格對列夫·托爾斯泰的崇敬和贊美之情。與此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感想。另外,教師應注意做好課外閱讀延伸教學,促進閱讀與寫作的緊密融合,鼓勵學生閱讀相關文學作品,做好讀書筆記,練習寫閱讀感想,感想內容不必過長,只需按照寫作規(guī)范和閱讀心聲進行寫作。例如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戰(zhàn)爭與和平》等文學名著,摘抄作品的經(jīng)典名言,練習寫感想,在文中對作品人物形象進行分析,總結經(jīng)驗,從而同步發(fā)展學生的思辨性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全面優(yōu)化初中語文思辨性閱讀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文學核心素養(yǎng)與閱讀理解能力,教師應注意做好分層教學工作,依次開展“閱讀導航”“背景解說”“問題探究”和“閱讀總結與感悟”教學活動,促進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機融合,從而綜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思辨能力和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