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麗婷
(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板場鎮(zhèn)第一小學 貴州 沿河 565300)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在小學階段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真善美與假惡丑,抵御不良誘惑。所以教師要正確認識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意義,應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觀念,進一步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切實提高學生的思維認知水平,逐步增強學生的思維探究能力。
在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只是結合教材內容進行知識灌輸,卻并未重視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情況以及生活情況,此類灌輸式教學方式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也會感覺道德與法治課程形同虛設,是一門副科不需要引起重視。在新課程標準下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教師應當創(chuàng)設栩栩如生的生活化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探索,使學生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下不斷地進行體驗和感悟,重新建構知識結構,能夠由被動式的進行知識學習轉換為主動探索,增強對于生活經驗的有效積累,加強生活感悟。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有助于學生置身于栩栩如生的情境之中,使學生將所學習到的道德與法治知識與實際生活有效結合,能夠將道德與法治課程轉變成小小的朋友圈,使學生在此過程中能夠更加深刻地交流和體驗,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教師作為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者與演示者應當予以引導,使學生能夠積極踴躍地參與其中,激發(fā)學生的生活化體驗,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品質。由于生活中的案例是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重要素材,教師應當從豐富多元的現(xiàn)實生活挖掘具有知識性與思想性的生活素材,有針對性地予以引導和幫助,結合教學內容需求,設計生活化話題,使學生導入生活情境之中。例如,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我的好習慣》這一單元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探究:“同學們,你們認為什么是好習慣,什么又是壞習慣呢?在日常生活中你又有怎樣的習慣?”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良好習慣,以及說一下好習慣與壞習慣對自己帶來的好處與壞處,使學生認識到好習慣有助于促進自身健康成長。傳統(tǒng)的說教式教學模式抵不過學生的親身體驗,所以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采用生活化的活動方式鼓勵學生進行主動探索,進一步拓寬教學活動空間,通過進行社會實踐與社會調查,使學生能夠轉變?yōu)樯鐣W習,將所學習到的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有效結合,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小學階段學生思維發(fā)展尚未完善,處于身心發(fā)展不健全的階段,缺乏對于事物的正確判斷以及識別能力,所以學生對于安全意識也十分淡薄。鑒于此種情況下,教師必須要近距離地觀察了解學生,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由于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成長的重要時期,會伴隨各式各樣的問題,學生只有掌握了防衛(wèi)突發(fā)事件以及不安全事件的技能,才能夠真正地健康茁壯成長。根據(jù)相關報道顯示,我國一些小學校園欺凌事件出現(xiàn),性質極為惡劣,過程也是觸目驚心,引起了社會各界對于青少年校園欺凌現(xiàn)象的重視。青少年階段本是健康快樂成長的時期,校園應是歡聲笑語,是學習的重要場所為何會產生欺凌事件,為什么會使青少年變得如此狂暴,在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過程中進行良好的品德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格,與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同等重要,也應當引起學校的廣泛重視。所以在新時期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有助于學生切實增強社會責任感,能夠養(yǎng)成愛護弱小,遵守社會公德的良好習慣。學校應當有針對性的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育氛圍,進一步構建和諧融洽的校園環(huán)境,有助于師生構建良好的關系,使學生在健康文明且和諧溫暖的校園氛圍內健康快樂的學習成長。在此過程中應當有效發(fā)揮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教師可以走入學生的內心,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情況,有針對性地選用探究式教育教學方法。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探索:“同學們,如果你在校園內發(fā)現(xiàn)有欺凌行為,你會怎么做?如果你遇見有人向你施加暴力或者是敲詐勒索,你會怎么辦?”然后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知識探討和交流,教師通過出示案例有助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經驗進行思考、探究,通過你一言我一語,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到校園欺凌行為的嚴重性,能夠嚴格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同時學會應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權益。使學生在掌握相關知識的同時,提高思維認知,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缺乏安全防護意識以及安全防衛(wèi)意識,且學生的性格活潑好動,自控能力較差,所以學生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會存在各式各樣的安全隱患。學生在嬉耍打鬧時,或者是走路不安分,或者是過馬路并沒有遵守交通規(guī)則等,這些情況都會帶來人身危險,所以小學生發(fā)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與成人比較更大。對于此類情況,學校應當有針對性地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使學生提高危險應急以及突發(fā)事件的處理能力,開設道德與法治課程方式多元多樣。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播放教育片或者是進行專題探討,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討與交流,逐步增強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以及相關事件的處理能力。例如,教師可以有效應用多媒體進行宣傳教育,逐步增強學生的危險辨別能力,在教育課程中可以應用多媒體視頻向學生播放危險事件,如“小紅在離開家后,家中的煤氣沒關……”視頻播放到此處,教師先按一下暫停,然后引導學生分析這一情況:“同學們,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然后學生會說:“這種情況很危險!”通過此類方式使學生增強辨別能力,有助于學生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增強學生的安全防護意識??傊诘赖屡c法治教學過程中,既要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也應當增強學生的思維認知,屬于學校對學生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義務,也是重要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