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章榕
日照,顧名思義的地方。據(jù)介紹,全年日照時間2540小時,是一個“生紫煙”的“東方太陽城”。但怎么理解“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呢?我從日照的一杯茶找到了答案。
我對日照原先是陌生的,2015年8月第一次有機會到訪,不論是“藍(lán)天、碧海、金沙灘”,還是“全國唯一可同時舉行所有水上賽事的城市”,對于一個來自福建沿海的我來說,都不覺得特別新鮮。
因參加“第八屆海峽兩岸科普論壇”而抵達(dá)日照。與會嘉賓安排在嵐橋錦江大酒店下榻,酒店毗鄰海濱浴場,這對于喜歡游泳的我,真是喜出望外!辦好入住手續(xù),就急不可待地下海去了。
哇,這里沙灘確實名不虛傳!陽光呵護(hù)金沙相伴,大海情深日照有約。窺斑見豹,日照64公里金色沙灘全部達(dá)到國際一流的浴場標(biāo)準(zhǔn)。只有當(dāng)我置身于海水中,才頓有所悟,承辦方太有心了,選擇這個時間舉辦論壇,是有意讓海峽兩岸的嘉賓既領(lǐng)略大海的胸懷,又盡享海濱的風(fēng)情。這里不愧為陽光、海水、沙灘的3S休閑度假之勝地也!
暢游歸來,回到酒店。房間里備有“日照綠茶”。福建是產(chǎn)茶大省,中國六大茶類中,除了不產(chǎn)黃茶、黑茶外,其余茶類均有生產(chǎn),且名茶迭出。連大詩人陸游都贊嘆:“建溪官茶天下絕”!福建茶葉曾作為貢茶,供奉朝庭。閩人中不乏嗜茶如命者,“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蔽宜悴簧暇碌牟枞?,但凡在出差前,行李箱內(nèi)一定會備有幾泡好茶,走到哪里喝到哪里。更何況,在海泳歸來口干舌燥之際,沏一杯茶是最愜意不過的了。
是沖泡自帶的武夷巖茶,還是日照綠茶?一如是下酒店的室內(nèi)泳池,還是去海濱浴場?當(dāng)見茶袋上標(biāo)注“北方第一茶”,開袋觀其形,不禁莞爾。既沒有西湖龍井的形之纖細(xì),也沒有碧螺春的色之亮綠,外形上參差不齊,芽葉短小,顏色發(fā)黃。天下號稱“第一”多矣,誰不說咱家鄉(xiāng)好呢!誠然,擺在酒店房里的茶葉可能不算上品,但我還是本著多點了解,用房間內(nèi)的玻璃杯,見識一下日照綠茶。
不飲則已,一飲叫好!香氣撲鼻、茶水順滑、鮮活清雅、回甘不盡。仰坐在沙發(fā)上,雙眼微闔,心隨流水去,身與海風(fēng)閑。真有點蘇東坡的“兩腋清風(fēng)起,我欲上蓬萊”的感覺。斯時再觀湯色,清亮濃醇,葉底肥厚,沖泡四五道而不出水味,“葉片厚、滋味濃、香氣高、耐沖泡”是日照綠茶的特點。
興趣被激發(fā)出來,我就利用會議期間,向當(dāng)?shù)厝苏埥?。原來“北方第一茶”有多層含義:一是地利。瀕臨海岸,陽光充足,中國日照與日本靜岡、韓國寶城并稱世界三大“海岸綠茶城市”;二是環(huán)境。位于北緯35度,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fēng)氣候,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生長期每天在14個小時左右;三是營養(yǎng)。營養(yǎng)物質(zhì)高于南方茶的20%,茶多酚是南方茶的15倍,而且獨具南方茶乏有的“板栗香”;四是產(chǎn)量。種植面積是山東省茶園面積的60%以上,產(chǎn)量也占山東全省的70%以上。萬物生長靠太陽,日照綠茶堪稱最典型的“代言”;茶凝天地之精華,日照綠茶不同于其它綠茶,當(dāng)其它綠茶的春意漸漸褪去,而日照綠茶依舊在積攢著整個春天的能量。
容不得我更多的品味,更深的了解,論壇結(jié)束了,但日照綠茶的鮮醇滋味卻揮之不去,時有念及。茶無上品,適口為珍??梢韵胍姡矚g喝茶的臺灣同胞對日照綠茶和我一樣會感同身受!
閩臺之間,地緣相近、血緣相親,而且同處在一條緯度上,許多農(nóng)作物都適宜兩地生長。臺灣著名的凍頂烏龍茶就是從福建傳過去的。論壇結(jié)束之后,承辦方還組織部分臺灣代表前往莒縣等地參觀。我知道在臺灣金門有蔣介石的題詞“勿忘在莒”,但我不知道“莒縣”就隸屬于日照市。讓我慨然的是,莒縣何曾是個縣呀,春秋時期還是一個莒國呢,其文化源源流長,莒文化與齊文化、魯文化并稱為山東三大文化。當(dāng)與會的臺灣代表蒞臨莒縣后,一定會產(chǎn)生一種別樣的感受吧!
日照一別,匆匆四年。被喚醒的味蕾,常憶日照一杯茶。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一日,偶爾從網(wǎng)上看到一則有關(guān)日照的新聞,再度引發(fā)我對日照的懷念,對日照綠茶的回味。
我翻看論壇期間發(fā)在朋友圈的微信,點點滴滴,記得真切,鮮活如初,恍若昨日。氤氳的茶香,清爽的回甘不僅記錄在我的微信里,也深深地植入我的感官中,余味綿長。時至今日,它讓我想起一首俄羅斯經(jīng)典歌曲《往日時光》,那首歌最后兩句歌詞讓我難以釋懷:“假如能夠回到往日時光,哪怕只有一個晚上?!蔽覍⒏柙~改了改:“假如能夠回到往日時光,只要一杯日照綠茶?!?/p>
“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這是毛澤東主席的著名論斷。沒想到,日照綠茶還與毛澤東主席有關(guān)。
20世紀(jì)50年代,曾任浙江省第一書記的譚啟龍就任山東省長之前,毛澤東與他談話時說到:山東人口多,又愛喝茶,你到山東去工作,應(yīng)該把南方的茶引到山東去。不久,這位來自綠茶大省的“封疆大吏”到任后,先是在青島嶗山試種茶樹,拉開了“南茶北引”的序幕。
在冬有寒風(fēng),春有旱魃,夏有酷暑的山東,種茶談何容易!《茶經(jīng)》上說:“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弊怨挪铇涠嗌L在氣候濕潤多雨的南方,不宜在干旱少雨的北方種植,此前西方科學(xué)家也曾提出“北緯30度以北地區(qū)不能種茶”的觀點。中國古籍上也找不到北方任何種茶歷史的文字記載。
但,山東人就是不信邪,不斷試種,不斷改良,不斷攻關(guān),繼青島試種茶苗成功之后,山東開始廣泛種植,其中以日照最為出色,逐漸形成現(xiàn)在的規(guī)模。成果來之不易。低溫凍害是威脅日照綠茶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首要制約因素。日照素有“小凍年年有,大凍三年凍兩頭”之說。為了減輕或避免凍害對日照茶樹造成的危害,日照人花費近十年的功夫潛心研究,最終攻克茶樹防凍難題,研究成果曾獲日照市科技進(jìn)步一等獎。
日照推廣成功,收益的不只是日照,也不只是山東。2010年指導(dǎo)日照茶農(nóng)將日照綠茶成功引種到內(nèi)蒙古赤峰市,實現(xiàn)了南茶北引的新突破。南茶北引,不只是觀念上的突破,更是不屈不撓、屢敗屢戰(zhàn)、堅韌不拔精神上的勝利!
有品質(zhì),有故事,更有情懷?!氨狈降谝徊琛泵翆崥w。因為有了茶,日照有了“北方的南方”之謂;也因為有了不同于南方的茶,日照又有了“南方的北方“之稱。日照人珍視這片茶葉,“日照綠茶”成為當(dāng)時全國四大茶葉證明商標(biāo)之一。2003年8月,首屆中國(日照)國際茶博會暨茶文化旅游節(jié)拉開帷幕,迄今已經(jīng)連續(xù)舉辦了十幾屆。以茶為媒,促進(jìn)文旅融合;以茶葉之輕,托起日照發(fā)展之重任。
山東人做事的大氣由此可見!讓我聯(lián)想起“日照”摩崖石刻1993年被載入吉尼斯世界大全。在海拔628米的河山上,“日”字高20米,寬17.5米,“照”字長寬各25.5米,此乃世界上最大的漢字摩崖石刻也!這是日照的地標(biāo),也是日照人有作為、敢擔(dān)當(dāng)之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