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茂根
【摘 要】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只有不斷提供英語實踐機會、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才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具有一定的意義。那么本文將結合初中英語有關內容,就如何運用“交流—互動”教學模式做如下研究。
【關鍵詞】初中英語;交流;互動;教學模式
初中英語是學生必修的一門科目,但受到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大部分教師比較注重課堂知識的教學,課堂交流互動的時間比較少,導致英語課堂變得沉悶,無法有效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為了改變這一教學現(xiàn)象,本文堅持運用“交流—互動”教學模式來改進初中英語教學工作,促使教學更具活力和激情。
一、結合英語課文語境,提升課程的交流互動氛圍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很多學生往往很難全身心的投入到課程的學習;主要原因還是課堂教學滿足不了學生的好奇心,無法讓學生產生真正的共鳴,進而導致學生注意力分散。其中,教師可以結合英語課文語境,創(chuàng)設具體的問題教學情境,以借助生動形象的課程問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產生一定的學習欲望,這樣學生才能主動參與到課程的交流和互動,從而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但是,在運用英語課文語境時,教師不能只是簡單的套用課文內容,而是學會利用課程導入環(huán)節(jié),根據英語課文設計一些小活動,以將課文內容與活動有機的結合,這樣有利于提升課文的語境感染力,從而順利地導入課程研究的問題,進而引導學生對問題展開相關的交流和互動,最終構建出“交流—互動”的英語教學情境。
以《Our School Life》中的Topic1 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可以結合課文中談論交通方式的相關語境,設計一個簡單的討論交通方式的對話環(huán)節(jié),并要求學生嘗試利用by bike ,by subway……等詞匯展開對話,從而為學生提供交流和互動的機會,進而鍛煉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期間教師可以根據語境延伸課程教學問題,如Do you often come to school by bike Who always takes a bus to school?促使學生走入具體的問題情境,而學生也會主動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以真正實現(xiàn)有效的課堂交流和互動。
二、運用合作學習手段,實現(xiàn)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在情境引導之下,學生對英語課程內容已經具備一定的學習興趣。為了更進一步實現(xiàn)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教師可以嘗試利用合作學習手段,鼓勵學生之間展開合作學習,互相交流學習想法,互相指出對方的學習問題,這樣不僅有利于提升英語課堂的交流互動氣氛,還能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進而產生學習的信任感,最終推動課程的學習。因此,教師想要有效運用“交流-互動”教學模式,就可以結合合作學習手段,組織學生展開有效的合作學習,從而構建一個良好的交流互動環(huán)境,讓學生產生學習的積極性。
以《Our Local Area》中的Topic3 Which is the way to the hospital?教學為例,學生需要學習和掌握“bridge,along,turn等單詞,同時也需要掌握一些介詞短語,如on the corner of,across from ,between ...and ...等,從而運用這些英語單詞及短語來描述物體具體位置。所以,在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一些日常生活影片,讓學生互相討論一下物體的位置變化關系。然后,教師順勢將學生分配為若干個學習小組,讓學生們展開小組內的交流和互動,分析如何運用介詞描述物體的具體位置;與此同時,教師需要給予學生適當?shù)暮献鲗W習時間,從而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交流和互動環(huán)境,讓學生可以充分體會介詞短語的應用意義,進而正確表達自己的學習想法。
三、注重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以提升交流互動的層次
初中生已經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意見。所以,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教師不能一味的灌輸課程知識,而應該適當減緩教學的速度,讓學生之間展開相互的評價學習,以強化學生的交流互動意識,使得學生可以展開深層次的交流和互動。因此,教師除了安排有效地合作學習之外,還應該組織學生展開組內的相互評價,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還能增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促使學生懂得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給予他人學習上的意見,進而形成和諧的交流和互動教學環(huán)境。同時,教師也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進行課程的集中評價,以幫助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學習問題,及時解決問題,最終提升英語學習的效率。
以上述“Which is the way to the hospital?”教學為例,課文涉及許多的地點名詞和短語介詞。教師在利用合作學習手段之后,讓學生們進行互相的評價,互相分析組內成員的學習想法,以挖掘可取之處,并去除其中的錯誤思維,以總結出有效的描述物體位置關系的方法,促使合作學習更加的高效。在評價過程中,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小主人公,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發(fā)表想法,互相評價小組內成員的學習情況,從而及時反映成員的學習問題,這有利于提升交流和互動的層次和水平,使得學生可以從中真正學到知識和有效的學習經驗。
四、適當展開課外實踐活動,拓寬教學的交流互動領域
對于初中生而言,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時間非常有限;但是,初中英語知識應用性比較強,學生仍然需要借助一定的課外實踐,才能更好的把握課程知識。此外,在“交流-互動”教學模式下,英語教師也應該注重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和互動渠道,從而拓寬學生的交流互動領域,最終從交流和互動中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因此,為了進一步提升初中英語交流互動教學的效用,教師可以利用課外實踐,組織相關的課外英語實踐活動,拓展學生的學習和互動領域,從而讓學生擺脫傳統(tǒng)英語課堂教學的束縛,進而釋放自己的學習天賦。
以《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教學內容為例,為了讓學生使用學過的句型向他人詢問天氣情況,教師可以建議學生們多利用課余時間,組織相關的班集體活動,走出課堂環(huán)境去實地體驗大自然環(huán)境,并展開相關的英語教學對話活動,以深刻把握一般現(xiàn)在時、一般過去時和溫度的表達法。其中,學生以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為話題,展開具體的課外話題討論,鼓勵學生分散思維去展開對話的討論,以盡可能利用所學的詞匯和短語,與其他同學進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動,以檢驗自己的學習水平,拓寬自己的學習領域。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學生不僅要學好漢語,還要不斷豐富自身的英語語言知識儲備,才能跟上時代的發(fā)展,促進自身的全面發(fā)展。但是,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教師需要采取有效的英語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展開針對性的學習,才能真正理解和運用英語。其中,“交流-互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可以營造和諧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使得學生自動走入進具體的學習環(huán)境之中,進而體會英語學習的快樂。所以,教師可以借助語境的創(chuàng)設、課堂評價以及課外實踐等方式,增進學生的交流和互動,最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余秋娣.初中英語課堂”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討[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35(26):199-200
[2]嚴光英.淺析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及其有效性[J].校園英語,2016,8(24):133
[3]周尚瓊.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解析[J].考試周刊,2017,10(22):155-156
(福建省詔安縣霞葛中學,福建 漳州 36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