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玨穎
本文對科研經費的定義為用于科學技術事業(yè)發(fā)展的各類費用及開支。目前國內的科研經費主要來源為國家財政資助。近幾年,隨著國家對于科教事業(yè)的重視,對于科教事業(yè)的發(fā)展投入的社會資源比重越來越大。再加上近幾年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迅速,國民生產總值有了顯著地提升。綜合來看,近幾年我國對于科研事業(yè)的財政資助資金越來越大。2017年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表明,我國科技經費投入力度加大,研究與實驗發(fā)展經費投入增速加快,國家財政科技支出平穩(wěn)增長,研究與實驗發(fā)展經費投入穩(wěn)步提高。
自2006年以來從科研經費管理的可執(zhí)行性以及實效性等角度對我國的科研經費管理提出了一系列規(guī)范建議和規(guī)章要求。目前,我國科研經費管理制度主要以落實科教興國這一戰(zhàn)略目標,從合規(guī)性及可行性兩個角度提高國內科研經費利用效率。由于科研經費管理體系的歷史傳承性,我國科研經費管理制度主要按照經費來源分為縱向、橫向及自有資金投入經費三種管理模式。通過優(yōu)化科研經費中激勵機制,鼓勵國內科研人員更加積極地投入到科學技術的創(chuàng)新工作中,提升全國各個技術領域的研發(fā)水平。然而,從目前我國科研機構實際科研經費管理水平來看,科研機構及基層管理落實部門對于科研經費管理政策的落實進度各不相同。部分科研機構仍然存在一系列科研經費管理制度混亂、科研經費利用效率過低等問題。
科研經費的預算主要是科研項目的負責人在進行科研項目申報過程中對項目各項費用消耗及支出消耗的一個估值。由于科研機構項目負責人大都屬于科學研究型的學術型人才,本身對財務預算、科學經費預算編制流程等方面不夠擅長,這也就導致了部分科研項目在進行項目經費預算時就出現了預算不全面或經費估值不合理等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一部分科研項目負責人為了避免出現科研經費總量過低或經費范圍過小等不利于科研工作的情況,大多會對科研項目經費進行盡可能高的估值,而忽略了項目經費支出范圍及分配結構的合理性。而這一情況的頻繁出現,導致了國家針對科研項目財務資助工作的經費支出利用率降低。
科研經費新政策明確規(guī)范了參與項目研究的研究生、博士后以及訪問學者或項目聘任的研究人員、輔助人員等都可以開支科研項目勞務費用,并且針對科研項目的各類工作人員的勞務費用比例不設限制。從這一新的科研經費勞務費用規(guī)定可以看出,新政策尤為重視科研經費管理中的人員勞務費用激勵機制,期望通過在項目內部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勞務費用分配結構,建立科研勞務費用激勵機制,提高科研項目工作人員的整體工作積極性。然而,目前新政策仍然缺少針對不同規(guī)模及不同領域的科研項目的勞務費用激勵機制細節(jié),導致科研項目的具體勞務費用分配及激勵規(guī)則混亂。同時,由于新政策中對科研項目各類工作人員勞務費用比例不設限制,導致部分科研機構出現私自侵吞、挪用科研項目勞務費用、公費私用等惡劣情況。
目前,我國大多數科研機構尚未建立科學、完善的科研經費信息平臺,科研項目中對于科研經費預算、經費分配、項目經費支出以及項目資產采購等環(huán)節(jié),主要由項目負責人臨時根據項目科研工作需求決定。而由于大多數科研工作的多變性,導致科研工作資產需求不斷發(fā)生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相對統(tǒng)一的信息收集、匯總、處理機制,用于及時更新、協調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相關信息,很容易出現由于信息不同步或科研工作各個流程部門信息不對稱導致的經費管理問題,極容易造成一些科研機構內部共享類資源的利用效率浪費。
本文提到的結余經費主要是指科研項目結束后剩余的經費的統(tǒng)稱,其包括科研設備資產以及資金等。目前我國針對科研經費結余的管理規(guī)范不夠明確,導致目前國內的結余經費的處理方式各式各樣,不同的部門機構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例如,國家省級以上的科研機構大多數會采用結余資金分類管理的方式處理整個機構的結余經費。在兩年內,如果有新的科研項目需要加大資金投入,會從結余經費中抽取一部分用于其它科研項目。超過兩年后這部分結余經費按照經費來源退回。在這種情況下,部分科研機構就出現了結余經費快超過兩年了,開始突擊花錢的不科學經費使用現象。
目前,我國沒有明確的科研經費督查機構,同時對于各類科研項目也缺乏明確的經費管理涉及部門。大多數科研機構內部經費審計工作、審計范圍不夠明確,對于各個科研項目的經費使用效率評價機制不夠科學合理。單純地通過項目財務統(tǒng)計數據與項目科研產值進行對比,并不能夠準確的評價出該項目的科研經費管理水平。同時,目前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科研經費管理政策中對于經費管理違規(guī)、違法行為的追責機制規(guī)定不夠明確,導致科研經費管理涉及到的各個部門在出現問題時,相互推卸責任,致使問題遲遲不能得到解決,負面影響進一步惡化。
針對科研經費預算編制要求過細、執(zhí)行性較差等問題,我國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了簡化科研經費預算編制等改革方向。考慮科研項目經費預算的實際操作者的財務預算能力,適當的精簡科研經費分類標準,多嘗試把性質相近的、管理規(guī)律類似的項目經費合并到一個預算科目中。同時,針對科研經費預算中預算費用不超過10%的預算科目,不再要求項目負責人在進行項目申報時提供預算測算依據。通過這些科研經費預算編制制度的優(yōu)化,有效地降低科研經費預算編制的工作量,提高科研經費預算的可操作性。同時,積極落實科研助理制度,針對一些大型科研項目可以聘任一些擁有專業(yè)財務測算能力的會計人員及財務管理人員,負責科研項目中的經費預算及經費支出數據核算等專業(yè)環(huán)節(jié)。
針對科研經費侵占、挪用、公款私用等現象,要從兩個方面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面,全面提升科研工作人員的勞務費用,提升科研項目參與人員的收入待遇。針對科研項目的科研價值及工作周期,更加針對性的制定工作人員勞務費用標準,適當地提高科研人員的工資水平。盡可能的滿足科研人員的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物質需求。另一方面,建立更加完備的科研項目勞務費用激勵機制。科研工作績效與工作質量、工作周期以及創(chuàng)新貢獻等科研工作具體成效掛鉤,盡可能的通過績效機制實現科研貢獻與工作報酬之間的匹配。
構建科研經費信息管理平臺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科研機構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平臺,定期通過科研機構官網向政府及社會披露各個科研項目的經費使用情況。充分利用政府監(jiān)管及社會監(jiān)督機制的正向作用,提升科研經費管理水平。第二,可以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科研機構內部建立內部信息專用網絡,對機構內部的各類固定及流動科研資源進行信息統(tǒng)計、匯總。構建機構內部資產清查、資產調用登記等信息管理平臺。進一步提升機構內部各類科研設備的利用率。第三,可以從宏觀角度建立起一個地區(qū)的科研經費管理涉及部門信息管理平臺,確保各類相關部門能夠通過平臺實現科研經費管理工作的信息共享,進一步避免由于管理過程中信息滯后或信息不對稱導致的經費管理問題。
本文認為針對結余資金的處理,沒有必要按照過于死板的統(tǒng)一的標準對經費結余資金進行統(tǒng)一化處理,而是要實事求是的根據經費來源以及經費數目的不同,采取更加靈活的結余資金處理方案。比如說,針對一些數額較大的大型科研項目,對于結余資金的處理就沒有必要按照2年內留用、2年后退回的常見結余資金處理方法,而是要根據資金來源的具體規(guī)定決定結余資金的歸屬和退回期限。因此,從政策上,應該在建立更加完善的科研經費結余資金處理合規(guī)性監(jiān)管制度的基礎上,適當的放寬結余資金處理方案的細節(jié)要求。更加靈活的根據經費來源采用不同的結余資金處理方式,進一步提高結余資金的利用效率。
完善政策落實的評價督查機制可以從三個方面實現:首先,建立更加健全的科研經費管理水平評價機制。即可以由社會大眾、專業(yè)會計審計機構以及科研機構內部審計等多個方向,對科研項目的經費預算及使用數據進行綜合分析,更加科學專業(yè)的評價科研經費的具體使用情況。其次,優(yōu)化科研經費管理政策的落實流程。在正式實施科研經費管理新政策前,可以先在科研機構內部進行相關政策的宣傳教育工作,提高機構內部工作人員對新政策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然后針對性的從經費預算、執(zhí)行、調劑、結項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對經費管理制度進行具體改進。最后,完善科研經費管理的問責機制,對涉及到的相關部門的職能范圍以及管理責任權重進行評價,確保出現經費管理問題時,能夠快速的責任到人,并及時地處理具體問題。
本文認為應該切實的從經費預算、激勵機制以及經費管理督查機制三個主要方向加強對科研經費的管理工作。各個科研領域相關部門應該在國家科研經費管理新政策的指導下,積極嘗試優(yōu)化管理模式,構建信息化管理平臺,提升科研經費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