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敏
1.關于疫情防控期間在線學習的政策。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對高校的正常開學和課堂教學造成的嚴重影響,2020年2月4日,教育部制定了《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教高廳〔2020〕2號),提出“在慕課平臺和實驗資源平臺服務支持帶動下,依托各級各類在線課程平臺、校內網(wǎng)絡學習空間等,積極開展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等在線教學活動,保證疫情防控期間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實現(xiàn)‘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目標。各省區(qū)市、高校高職院校紛紛響應“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制定延遲開學和在線教學實施方案。2月26日,廣西教育廳也發(fā)布了《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三級應急響應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通知明確了各級各類學校(包括大中小學、幼兒園、中職學校、技工學校等)繼續(xù)延遲開學,延遲開學期間,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努力按照“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要求,繼續(xù)組織實施好在線教育教學。
2.關于高職在線學習的研究現(xiàn)狀?;ヂ?lián)網(wǎng)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和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使得在線教育逐漸興起并被大眾逐步認可。國外相繼出現(xiàn)很多在線教育平臺,比如美國的Udacity Coursrse和EDx,英國的Futurelearn,德國的Inversity,澳大利亞的Open2 study,國內有清華大學的“學堂在線”,中國大學MOOC、智慧職教、超星學習通等,在線教育平臺為在線學習創(chuàng)造了條件,也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推動和發(fā)展。
通過中國知網(wǎng)搜索“高職在線學習”,合計53篇相關學術研究,其中碩士論文3篇。針對在線學習的概念,學者們沒有嚴格的定義,主要以描述性的為主。張果羽指出“在線學習可以‘在任何時間’、‘以自己的方式’、‘以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進度’完成對知識的掌握,在線學習使教學從傳統(tǒng)的‘教師主導作用為主’到‘學習者主體地位為主’的改變。學者們主要圍繞在線學習課程設計的研究,在線學習系統(tǒng)開發(fā)的研究,學生在線學習參與體驗的研究,在線學習學生學習特點和行為的研究,在線學習影響因素及成效提升策略研究等。還有部分學者對高職建筑類專業(yè)學生在線學習行為影響因素進行分析、高職醫(yī)護類專業(yè)學生學習風格和在線學習行為的研究等,綜上所述,學者們均指出在線學習設計組織上、教學內容上和教學方法上均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存在差異。
本調查研究基于疫情期間某高職院校學生在線學習的情況,主要采用網(wǎng)絡調查的方法,一是旨在了解學生在線學習的特點,參與在線教學的學習效果和參與教學活動、使用教學資源和教學平臺等情況,另一方面通過調查提出提高高職學生在線學習效果的建設性建議。
本調查主要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調查對象主要為某高職院校2018、2019級電子信息類專業(yè)學生,樣本數(shù)為1438名,符合抽樣調查統(tǒng)計分析的樣本數(shù),共收回有效調查問卷1438份,在問卷中共設計了10個關于學生在線學習的單選或多選的問題。
1.學生對教學平臺和工具使用的使用情況分析。由于該校校本教學平臺引入的是超星泛雅(學習通),提問學生喜歡的教學平臺和工具時,學生首選超星泛雅(學習通),占75.31%,直播平臺首選騰訊會議,占60.5%,其次是QQ群和釘釘直播,分別占58.83%和21.28%,其他國內在線平臺,如智慧職教、中國大學MOOC和學銀在線使用較少,分別僅占13.35%,7.23和1.35%。說明學生對教學平臺和直播工具的喜好程度與學校是否納為校本平臺有關,同時也說明國內其他教學平臺教學資源教師還未被充分利用起來。
2.學生對教師教學方式的滿意情況分析。調查發(fā)現(xiàn)近一半的學生對教師在線教學非常滿意,占49.65%,30.25%的學生對在線教學滿意,僅1.25%的學生對在線教學不滿意,說明大部分教師在線教學教師教學方式得當,近一半學生能適應在線學習。
3.學生線上學習資源滿足情況。學生反饋學習資源可以滿足大部分學習需要,占45.97%,26.36%的學生反饋學習資源充足,可以完全滿足學習需要。還有19.12%的同學反饋資源,只能滿足小部分學習需要,7.09%的同學表示有一些資源,但是無法滿足學習資源。說明教師在疫情期間的教學資源準備方面還不充分。
4.學生在線學習進度和節(jié)奏情況分析。針對學生是否可以跟上教師線上教學進度和節(jié)奏,74.27%的學生基本跟得上,進度合適,僅有7.65%學生認為跟不上,進度過快,說明教師在線教學的進度和安排把握適當,學生在線學習適應性強。與此同時,還有18.08%的學生認為進度較慢,因此就教學進度而言,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來對待所有的學生,有必要進一步分析學
情。
5.學生線上學習教師是否反饋的情況分析。學生對教師在線教學安排的教學活動,51.95%的學生認為教師會經(jīng)常提供詳細的反饋促進達成學習目標,43.25%的學生表示老師經(jīng)常提供詳細的反饋,并促進對課程內容的掌握更加精深,實現(xiàn)學生深度學習。在線學習師生無法像傳統(tǒng)課堂一樣面對面進行交流的條件下,教師加強了學生在線學習情況的及時反饋,以保證學習效果。
6.教師教學活動滿足在線學習需求的情況分析。52.64%的學生反饋教師教學活動有安排,基本滿足學習需求,40.96%的反饋有詳細安排且能滿足學習需求,表示有安排不滿足需求的和沒有安排分別占5.98%和0.42%。說明在線學習教師教學活動有一定安排,但是詳細縝密的教學活動安排還有待加強。
7.學生線上學習效果調查情況分析。占39.5%的學生表示學習效果很好,能大部分掌握老師教授的知識或技能,34.49%的學生表示一般,能基本掌握老師教授的知識或技能內容,只有21.84%的學生表示在線學習效果非常好,能完全掌握老師教授的知識或技能內容。說明學生在線學習的效果和接受程度參差不齊。
8.學生在線學習影響因素調查情況分析。53.06%的學生表示在線學習最大的影響因素是網(wǎng)絡不暢通,27.4%的學生表示線上學習能力不強,操作水平不高,24.06%的學生表示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不夠強,還有23.71%的學生表示影響因素是線上教學互動不強,說明在線教學互動不足影響了學習效果。
9.學生對提高線上學習效率途徑調查情況分析。75.94%的學生都認為提高線上學習效率途徑是加強自控能力,排除外加干擾,其次是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占73.85%,還有近一半的學生認為提高學習效率的途徑是加強線上學習方法的學習,占49.1%,43.05%的學生認為提高個人網(wǎng)絡技術也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途徑。說明教師在學生在線學習過程中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線上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指導還不足,學生網(wǎng)絡學習平臺的操作技術也不夠熟練。
10.增強師生互動的途徑調查情況分析。調查如何增強師生互動的途徑,學生們還是喜歡直播互動和在線微信、qq群工具上進行交流,分別占62.03%和61.89%,37%的學生希望得到老師線上平臺的留言反饋。因此學生在線學習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在線學習的指導要加強直播平臺上的互動,避免教師直播一言堂,同時要利用在線學習平臺增加互動交流。
1.調查結論。通過以上調查分析,我們可以明確高職院學生在線學習過程中,充足的教學資源、系統(tǒng)的教學設計活動是在線學習的前提;除疫情期間,網(wǎng)絡承載受限和大部分學生家住山區(qū)地帶網(wǎng)絡信號不好等客觀原因,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在線學習效果,影響學生在線學習的主要因素還包括教師反饋與師生在線互動活動的頻次;同時,可通過加強學生個人自控能力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在線學習效率。
2.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在線學習成效的思考。
(1)加強教師在線教學課程活動系統(tǒng)設計,充分滿足不同學習層次學生在線學習的需要。疫情期間師生教學與學習發(fā)生了變化,學習內容由線下變成線上,老師現(xiàn)場教學組織變?yōu)榱私虒W平臺的在線學習任務發(fā)布,這種變化了的學習過程,是一種“自下而上”的變革,學生原來的群體學習空間變?yōu)閭€體學習空間,因此針對學生學習層次不一,學習滿足度也不一樣,教師要加強在線教學課程活動的系統(tǒng)設計,“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樂學愛學,讓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受益。
高職院校學生長期以來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模式的驅使下,大多數(shù)學生習慣中小學校填鴨式學習方式,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基礎相對薄弱。在線學習如何促使學生更加主動積極學習,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面對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要基于學生學習層次和學習內容,設計不同層次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學習資源自主學習。
(2)構建學生全面多維學習評價,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在線學習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基于在線教學平臺的信息化教學手段,設計互動教學活動的弱勢股,構建全面多維的學習評價,既包括課前學習評價,課中或課后階段性學習成果學習評價,也包括傳統(tǒng)的終結性評價,并且包括課程思政元素的滲透,在線學習過程中加強高職院校學生誠信利用學習資源主動學習、以及專業(yè)的職業(yè)素養(yǎng)。針對不同學習層次的不同學習任務,教師與學生充分進行溝通并在線評估,學生根據(jù)階段性的學習評價,逐步開展新的學習。終結性評價可以根據(jù)學生普遍存在的學習困難和學習內容難易程度進行系列在線測試,加強學生在線學習的深度體驗。
(3)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調動學生在線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疫情防控期間,學生的心理一定程度上由于不能按時開學,會有一定的焦慮和不安,同時受網(wǎng)絡不暢通的影響,學生在線學習過程中,難免會有不滿和畏難情緒。因此在線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與學生進行密切溝通,課前調查了解學生現(xiàn)有的學習條件和學習困難,人性化教學;直播課堂互動過程中,教師要不斷鼓勵學生,營造鼓舞人心的在線教學活動,鼓勵學生保持學習樂趣,從“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課后密切跟蹤學生在線學習作業(yè)測試等情況,并及時反饋,使教師成為學生在線學習困難的幫扶者和在線學習良好情緒的培育者。
總之,在線學習對未來高職院校的教師教學模式是一種挑戰(zhàn),也是高職院校學生學習革命的變革。在線教學的過程是尊重學生學習需求和喜好,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不斷增強師生關系的過程,也是不斷增強學生學習體驗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