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峰 馬新利 閆巖 胡楠楠
(吉林大學第二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41)
老年性黃斑變性是一種常見的退行性病變,同時也是老年人視力致盲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推進,本病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1~4〕。目前對于本病的治療并沒有明確統(tǒng)一的治療方案,針對早期和中期濕性黃病變性的主要治療藥物為光動力療法、玻璃體腔內(nèi)注射抗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EGF)藥物??筕EGF藥物應用后顯示出較明顯的效果,并且其具有臨床用藥安全性〔5〕,目前臨床常用的抗VEGF藥物為雷珠單抗、康柏西普等〔5〕??蛋匚髌諡槲覈灾餮芯康囊环N新型抗VEGF藥物〔6〕,本文對比康柏西普與雷珠單抗治療老年性黃斑變性的應用效果。
1.1一般資料 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吉林大學第二醫(yī)院的110例老年性黃斑變性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樣本數(shù)均為55例(55眼),對照組男25例,女30例,年齡60~78歲,平均(69.0±3.1)歲,病程1~3年,平均(2.1±0.3)年;實驗組男27例,女28例,年齡60~77歲,平均(68.5±3.2)歲,病程1~4年,平均(2.5±0.2)年。兩組一般資料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納入和排除標準 ①納入標準:60歲以上的患者,存在明顯的癥狀和活動性體征;經(jīng)眼底檢查、裂隙燈檢查、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或者眼底熒光血管造影(FFA)檢查后被明確診斷為老年性黃斑變性;屈光介質渾濁程度不影響手術和檢查;在接受本次治療前的3個月并未實施各種眼部手術,同時也未接受任何藥物治療〔7〕。②排除標準:患有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黃斑裂孔及黃斑水腫等影響黃斑功能及中心視力的患者;特發(fā)性眼底血管條病變及因其他疾病引發(fā)的黃斑變性;在本次治療前接受了激光治療或者手術治療的患者;青光眼患者;血糖和血壓控制不佳,或者不能耐受手術的患者〔8,9〕。
1.3治療方法 患者擇期手術,兩組均在術前2 d給予預防感染性給藥,可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或者是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每天滴眼4次。手術前使用生理鹽水沖洗結膜囊及雙眼淚道。準備手術前30 min使用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每隔10 min 1次,共計滴3次,以保證瞳孔充分散大。在術前20 min實施局部表面麻醉,應用藥物為鹽酸奧布卡因,每隔5 min滴1次,共計滴眼3次,然后使用濃度為1.6%的硫酸慶大霉素生理鹽水進行結膜囊沖洗,對手術部位進行消毒,同時粘貼一次性手術護皮膜,將護皮膜剪開后使用眼瞼器將眼瞼打開,此時實驗組接受雷珠單抗(生產(chǎn)廠家:瑞士Novartis Pharma Stein AG,注冊證號S20170003,規(guī)格:10 mg/ml,每瓶裝量0.20 ml)治療,使用無菌針頭抽取0.5 mg/0.05 ml藥品,然后將針頭更換為藥品專用注射針頭,在上方角膜后緣的3.5 mm左右位置、睫狀體平坦部位,以垂直進針的方式進入玻璃體腔,進針后使用顯微鏡確定針頭的位置后,注入雷珠單抗0.5 mg/0.05 ml,注射時速度要保持均勻,拔出針頭之后壓迫注射點,直到無滲出為止。在結膜囊內(nèi)使用左氧氟沙星凝膠,使用無菌敷料進行包扎。對照組接受康柏西普(生產(chǎn)廠家: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130012,規(guī)格:10 mg/ml,0.2 ml)進行治療,使用無菌針頭抽取0.5 mg/0.05 ml藥品,然后將針頭更換為藥品專用注射針頭,在上方角膜后緣的3.5 mm左右位置、睫狀體平坦部位,以垂直進針的方式進入玻璃體腔,進針后使用顯微鏡確定針頭的位置后,注入康柏西普0.5 mg/0.05 ml,注射時速度要保持均勻,拔出針頭之后壓迫注射點,直到無滲出為止。在結膜囊內(nèi)使用左氧氟沙星凝膠,使用無菌敷料進行包扎。術后第1天將眼貼摘下,并使用氯霉素滴眼液對結膜囊進行沖洗,同時給予普拉洛芬滴眼液(生產(chǎn)廠家:Senju Pharmaceutical Co,Ltd,批準文號:H20030026,規(guī)格:5 ml:5 mg)滴眼,每天4次,持續(xù)給藥30 d;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批準文號:H20080661,生產(chǎn)廠家:s.a.ALCON-COUVREUR n.v,規(guī)格:5 ml)滴眼,每天4次,每周遞減1次,連續(xù)給藥1個月后停藥。兩組手術均由同一組手術醫(yī)生實施。
1.4療效觀察和評價標準 觀察兩組注射前、注射7 d、30 d及90 d的裸眼視力,黃斑中心凹視網(wǎng)膜厚度的變化,同時觀察注射30 d及90 d后脈絡膜新生血管形成(CNV)滲漏情況。(1)視力檢查標準:采用裸眼視力表檢測;(2)黃斑中心凹視網(wǎng)膜厚度檢測:應用OCT檢測,掃描方式為通過中心凹的垂直和水平方向進行線性掃描,同時進行定量測量;(3)CNV滲漏檢查:檢查方式為FFA,以FFA晚期10 min圖像作為衡量標準:CNV滲漏停止標準:新生血管位置滲漏情況不存在,或者僅僅為染色者;CNV 滲漏減少標準:新生血管位置滲漏面積有所減少,且減少面積達到1/2;CNV 持續(xù)滲漏標準:新生血管位置滲漏面積有所減少,但是減少面積低于1/2;CNV 滲漏增加標準:滲漏面積不減反增;復發(fā):治療之后新生血管處滲漏消失,但是隨后即在原來位置發(fā)生再次發(fā)生滲漏。治療有效率=(CNV滲漏停止+CNV滲漏減少)/總例數(shù)×100%〔10~12〕。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χ2、t檢驗。
2.1實驗組和對照組CNV滲漏對比 術后30 d、90 d,兩組治療有效率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572 6,P=0.449 2;χ2=0.633 5,P=0.227 3)。見表1。
2.2兩組治療前后裸眼視力對比 注射前兩組裸眼視力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注射后7 d、30 d及90 d實驗組裸眼視力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00 1),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裸眼視力對比
2.3兩組中心凹視網(wǎng)膜厚度對比 治療前,兩組中心凹視網(wǎng)膜厚度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7 d、30 d及90 d實驗組中心凹視網(wǎng)膜厚度明顯低于模型組(P<0.01),見表3。
表3 兩組中心凹視網(wǎng)膜厚度對比
老年性黃斑變性的主要臨床癥狀為中心視力的喪失,其是老年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隨著年齡的增加其患病率也會越來越高。目前常用治療藥物為抗VEGF藥物,但是每一種抗VEGF藥物的作用機制均不相同,同時患者的敏感性也不一致,因此對于VEGF表達較低的患者則需要進一步解決。目前我國常用的抗VEGF藥物為貝伐單抗、雷珠單抗及康柏西普,但是貝伐單抗因其較多的不良反應而被臨床逐漸淘汰〔13~15〕??蛋匚髌盏某霈F(xiàn)代替了貝伐單抗,同時也與雷珠單抗一同成為主要治療藥物。雷珠單抗的治療效果及安全性較好,但是其價格相對較高,康柏西普作為我國自主研究的藥品,其價格相對較低。
本研究結果說明雷珠單抗、康柏西普的短期治療效果并無明顯差異,均可達到防治CNV 滲漏的效果。雷珠單抗能夠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視力。由于本次研究選取的樣本量較小,并且受研究時間的限制,并未對長期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因此結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綜上,老年性黃斑變性治療可優(yōu)先選用雷珠單抗,其可有效改善黃斑中心凹視網(wǎng)膜厚度,改善裸眼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