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
(山東省煙臺市萊陽市萬第中心衛(wèi)生院,山東 煙臺)
對于慢性胃十二指腸炎,幽門螺桿菌感染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治療過程中,主要以保護胃黏膜、止痛、抑酸、根除幽門螺桿菌為主。埃索美拉唑鎂屬于一種全新的質(zhì)子泵抑制劑,能夠?qū)ξ杆岱置诋a(chǎn)生良好的抑制作用,同時還能對幽門螺桿菌進行根除,本文主要將100例幽門螺桿菌陽性胃十二指腸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埃索美拉唑鎂的臨床實踐效果和用藥安全性[1]。
本次研究共選取對象100例,并隨機劃分為兩組,即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各50例。研究組中包括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50-68歲,其中包括十二指腸潰瘍19例以及淺表性胃炎患者31例,對照組中包括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51-67歲,其中包括十二指腸潰瘍患者21例以及淺表性胃炎患者29例,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主要采用阿莫西林聯(lián)合克拉霉素聯(lián)合奧美拉唑腸溶片進行治療,其中,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每次562.5mg、克拉霉素緩釋片每次0.5g、奧美拉唑腸溶片每次20mg。
1.2.2 研究組
研究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聯(lián)合克拉霉素聯(lián)合埃索美拉唑鎂腸溶片進行治療,其中,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以及克拉霉素緩釋片的使用劑量和注意事項與對照組無異,埃索美拉唑鎂腸溶片每次20mg。兩組患者每日用藥均為2次,連續(xù)性口服用藥21d。
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和用藥安全性進行對比。其中,患者用藥后腹痛、惡心等臨床癥狀消失,幽門螺桿菌轉(zhuǎn)陰為“顯效”;患者用藥后腹痛、惡心等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幽門螺桿菌轉(zhuǎn)陰為“有效”;患者用藥后腹痛、惡心等臨床癥狀未見改善,幽門螺桿菌為陽性,為“無效”。
采用SPSS20.0處理相關參數(shù),計量資料和計數(shù)資料分別用(、(%)表示,“t”和卡方檢驗后,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的標準為P<0.05。
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的血清PGⅠ、PGⅡ以及PGⅠ/PGⅡ水平與對照組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清PG Ⅰ、PG Ⅱ以及PG Ⅰ/PG Ⅱ水平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血清PG Ⅰ、PG Ⅱ以及PG Ⅰ/PG Ⅱ水平對比(±s)
組別 PGⅠ(μg/L) PGⅡ(μg/L) PGⅠ/PGⅡ研究組(n=50) 47.15±6.74 4.06±0.55 11.65±1.43對照組(n=50) 54.22±7.33 7.45±1.05 7.29±1.06 P 0.0000 0.0000 0.0000 t 5.0204 20.2230 17.3198
研究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4%,包括3例治療“無效”患者以及47例治療“有效”(顯效+有效)患者,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0%,包括10例治療“無效”患者以及40例治療“有效”(顯效+有效)患者,P=0.0373,χ2=4.3324,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n(%)]
用藥后,研究組中出現(xiàn)1例頭暈患者,2例腹脹患者以及1例惡心嘔吐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對照組中出現(xiàn)2例頭暈患者,1例腹脹患者以及2例惡心嘔吐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用藥安全性對比 [n(%)]
幽門螺桿菌經(jīng)常會通過蛋白水解酶的釋放,對人體的胃腸道黏膜細胞造成損傷,從而使患者出現(xiàn)一系列炎癥反應和臨床并發(fā)癥,因此,對于胃十二指腸炎的治療,幽門螺桿菌的根除是關鍵和重點[2]。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克拉霉素、奧美拉唑腸溶片以及埃索美拉唑鎂腸溶片,是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胃十二指腸炎的常見藥物,其中,埃索美拉唑鎂腸溶片能夠阻礙胃酸分泌,對幽門螺桿菌的生存造成影響,同時還能減少患者的各種炎性反應,實現(xiàn)對胃黏膜的有效保護。近年來,據(jù)相關臨床調(diào)查研究表明,長期應用質(zhì)子泵抑制劑,很容易出現(xiàn)各種不良事件,由此也限制了其廣泛應用[3]。
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主要采用阿莫西林聯(lián)合克拉霉素聯(lián)合奧美拉唑腸溶片進行治療,研究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聯(lián)合克拉霉素聯(lián)合埃索美拉唑鎂腸溶片進行治療[4,5]。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的血清PGⅠ、PGⅡ以及PGⅠ/PGⅡ水平分別為(47.15±6.74)μg/L、(4.06±0.55)μg/L、以及(11.65±1.43),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的血清PGⅠ、PGⅡ以及PGⅠ/PGⅡ水平分別為(54.22±7.33)μg/L、(7.45±1.05)μg/L、以及(7.29±1.06),兩組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研究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也顯著好于對照組,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在用藥安全性方面,兩組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幽門螺桿菌陽性胃十二指腸炎患者采用阿莫西林聯(lián)合克拉霉素聯(lián)合埃索美拉唑鎂腸溶片進行治療,效果顯著,不良反應較少[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