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辭 鄧陽陽
摘 要:博物館展覽內容策劃是關系展覽成敗的基礎工作,文章以國家海洋博物館專題展覽“從風帆到行輪”為例,對博物館專題展覽內容策劃進行研究,旨在探討內容策劃的操作步驟,主要包括確定選題、展品選擇及研究、編制展覽大綱、編制展覽內容腳本、編制展品說明牌等,為進一步指導展覽形式設計提供方向和基礎。
關鍵詞:專題展覽;內容策劃;展陳大綱;展覽腳本
0 前言
近年來,隨著國家和社會對博物館事業(yè)的重視,行業(yè)性博物館的建設方興未艾,作為博物館發(fā)揮功能最重要的手段,展陳是博物館的核心業(yè)務,也是博物館特有的語言。展陳內容的策劃主要是根據(jù)博物館的主題定位和館藏資源,制定展陳內容設計方案。對于博物館的專題展覽來說,內容策劃是把握展陳主題的基礎,是形式設計的指導文件,也是決定展陳成敗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根據(jù)國家文物局2019年發(fā)布的《WWT 0088-2018博物館展覽內容設計規(guī)范》,展陳內容策劃需要做的工作主要包括選題提出、前期準備、展覽大綱、展品確定、展覽文本、延伸設計等流程。①2020年7月14日,因疫情影響閉館近半年的國家海洋博物館重新對外開放,新展“從風帆到行輪—近代船舶與航海技術的演變發(fā)展”首次跟觀眾見面,本文以該展覽的內容策劃為例,淺談博物館舉辦專題展覽的內容策劃實施步驟。
為做好本次展覽,我們在內容策劃方面依次完成了確定選題、展品選擇及研究、編制展覽大綱、編制展覽內容腳本、編制展品說明牌等環(huán)節(jié),并與形式設計相互配合,最終完成展覽。
1 確定選題
博物館展陳選題有章可循,在《博物館條例》《博物館管理辦法》《WWT 0088-2018博物館展覽內容設計規(guī)范》等政策性文件中均有相關規(guī)定,齊玫②、王宏鈞③、黃洋、陳紅京④等專家學者也就博物館選題應遵循的原則有過詳細的論述。
我們在確定本次展覽選題時主要考察了博物館特性、展覽性質、館藏資源以及場館和經(jīng)費等籌展必要條件。
從博物館特性來看,國家海洋博物館的目標定位是建設一座與我國海洋大國地位相匹配的、全面展示我國海洋歷史和海洋生態(tài)文化的綜合性海洋博物館,同時打造為國家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權威的海洋文物收藏保護中心、海洋歷史和海洋生態(tài)文化研究中心、海洋文化交流傳播中心、海洋體驗中心,以及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海洋意識教育基地和海洋科普教育基地。⑤在這樣一個主題特色鮮明的博物館中舉辦航海與船舶主題的展覽,內容非常契合。
從展覽結構來看,國家海洋博物館的展覽分為人文類、自然類、互動展廳等多種類別。人文類展覽基本陳列為“中華海洋文明”,缺乏展現(xiàn)航海與船舶的專題展覽,19—20世紀又是航海和船舶發(fā)展史的重要階段之一,以船舶器具為依托舉辦相應的展覽,既能彌補展覽空白,又能激發(fā)觀眾對該歷史時期航海、船舶技術的興趣,了解航海發(fā)展歷史,宣傳海洋文化。
從館藏資源來看,國家海洋博物館已入藏船舶器具類藏品近500件,主要包括19—20世紀西方船舶用品和新中國成立后國產(chǎn)航海與船舶設備、器具,形成了一定的展品基礎。
從同類型展覽舉辦情況來看,目前國內主要有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舉辦過類似主題的展覽,并將“海上蒸汽時代”這一展覽短暫引進到江漢關博物館和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展出①,在國家海洋博物館所在的北方地區(qū)較為罕見,屬于較為新型題材內容的展覽。
從展廳條件來看,國家海洋博物館為新建博物館,展廳條件和經(jīng)費保障較為充足。綜上,我們基本確定了本次展覽的選題。
2 展品選擇及研究
展品選擇及研究是做好展覽內容策劃的基礎工作。展品分為重點展品、一般展品和輔助展品,展品來源包括館藏資源、借展、征集、復制品等。我們主要立足于館藏資源,做好重點展品和一般展品的選擇,輔助展品將在編制展覽內容腳本時根據(jù)展覽需要予以體現(xiàn)。
前文提到,國家海洋博物館已入藏船舶器具類藏品近500件,限于展覽主題及體量,很有必要對該批藏品進行深入研究,一方面能深入挖掘藏品背后信息,以便向觀眾講述更多藏品背后的故事,另一方面也對上展藏品進行篩選甄別。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我們按照功能對藏品進行分類。通過初步研究,我們將該批藏品分為導航定位設備等七個類別。這一步驟非常關鍵,它可以幫助我們厘清不同藏品在展覽中所應展示的位置,同時有助于我們搭建展覽框架。
其次,選擇重點展品,搭建展品組合。上述七個類別中均有其核心藏品,比如導航定位設備中六分儀和磁羅經(jīng)是19—20世紀必備儀器,館藏又有較為精彩的藏品,應在展覽中予以著重體現(xiàn)。在展覽組合方面,我們根據(jù)不同展品的實際用途相互搭配,以求讓觀眾更直觀地了解展品的實際內涵。經(jīng)過篩選,我們選擇了近200件(套)藏品作為本次展覽的基礎展品。
最后,深入開展藏品研究。鑒于本次展覽中的多數(shù)展品為航海儀器設備,因此我們將研究重點放在對設備的演變歷史及運行原理的解讀上,在保證科學性的前提下,盡量以簡單清晰的方式向觀眾傳達相關航海與船舶的知識。例如,館藏的各類船舶燈具品種繁多,對于非航海專業(yè)的觀眾來說十分復雜。因此我們查閱《船舶避碰規(guī)則》,并咨詢有經(jīng)驗的海員及相關專家學者,結合各種船燈樣式做了詳細劃分,輔以示意圖,盡量簡潔直觀地向觀眾傳達每件展品的信息。
3 編制展覽大綱
大綱的編制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初稿的基礎上反復論證、打磨。事實上,我們在研究展品的過程中已基本確定了展覽構架,我們原計劃將該展覽命名為“館藏十九至二十世紀船舶器具展”,這是一個樸實直接的命名,主要構想為設計一個體現(xiàn)歷史靜態(tài)的展覽。在對展品分類研究的過程中,我們依據(jù)不同類型展品在當時歷史時期的不同用途為該展覽設計了七個單元。在一級標題之下再根據(jù)具體展品內容選擇性地增加二級標題,深化展覽內容。這么做的優(yōu)點在于可以清晰地向觀眾表達不同展品的具體內涵。但缺點同樣明顯,主要表現(xiàn)為展覽深度不足,整個展覽平鋪直敘,亮點不明;一級標題劃分太多,使展覽內容呈現(xiàn)出割裂感。因此,進一步深化十分必要。
經(jīng)過對大綱初稿的再研究,綜合了學科專家、展陳內容策劃專家、展陳藝術設計專家對初稿的意見,對大綱初稿做出了幾點修改:
首先,優(yōu)化展覽主題。將展覽名稱修改為“從風帆到行輪—近代船舶與航海技術的演變發(fā)展”,與原標題“館藏十九至二十世紀船舶器具展”相比,突出了動態(tài)的歷史過程,同時將整個展覽所要表現(xiàn)的內容在深度上做了擴充,使展覽不再只是展品的堆砌,而是向觀眾交代這一重要歷史時期的船舶技術變革,從而真正做到探討“科技進步影響航海事業(yè),航海事業(yè)帶來社會變革”這一海洋史觀的目的。
其次,深化展覽內容。配合主題的變化,在第一單元增加人類航海技術發(fā)展簡史、“風帆時代”落幕到“行輪時代”開啟這一船舶動力變革的深層次原因、“行輪時代”船舶技術的主要特點,以引出后面詳細介紹這一歷史時期具體船舶技術細節(jié)的章節(jié)。
最后,優(yōu)化展覽體系。調整一級標題格局,解決整個展覽割裂感的問題,并采取直接突出主題的方式優(yōu)化二級標題文字,避免牽強附會,使內容更加穩(wěn)重凝練。
修改后的展覽大綱框架更加清晰,基本可用于指導形式設計了。
4 編制展覽內容腳本
展覽腳本不同于展覽大綱,這一點已經(jīng)成為更多人的共識,但是在實踐中卻沒有統(tǒng)一的腳本模式。
前文所述的展覽大綱主要包括了標題、前言、結語、結構框架、基本內容、主要展品及介紹等,其作用是框定整個展覽的基本范圍并保證內容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但是展覽大綱缺少對展覽形式設計的具體指向,難以準確傳達內容策劃人的展覽整體思路。而展覽內容腳本是基于展覽大綱,對形式設計和展示細節(jié)的一種再創(chuàng)作,能夠更準確地表達內容策劃人對于展覽的整體思路,也能為形式設計提出具體要求和設計靈感,是展覽從紙上到展廳的關鍵步驟。其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對于場景、繪畫、雕塑、互動展項、多媒體展項、展柜展臺設計等一系列具體表現(xiàn)方法的解決方案。
例如,國家海洋博物館“從風帆到行輪”展覽序廳部分的展覽展示。序廳是一個展覽的門面,它的風格和內容會為整個展覽定下基調,不可謂不重要,而在展覽大綱中僅有前言文字的表述,對于形式設計者來說非常抽象,于是我們在展覽腳本中對序廳的設計做了細化要求。序廳主要為了表現(xiàn)“從風帆到行輪”這一主題,這一主題的深層次含義實際上是船舶的動力革命,而風帆、行輪、螺旋槳是這一歷史時期船舶動力革命最明顯的標志,因此在序廳中最好能將上述元素都予以體現(xiàn)。為此,我們在展覽內容腳本中明確,“序廳設計中需表現(xiàn)出體現(xiàn)船舶動力變革的風帆、明輪、螺旋槳三種要素,將‘大東方號輪船做符號化和藝術化處理。充分利用展廳高度,表現(xiàn)出風帆和桅桿的高大氣勢。以地面為甲板高度,并模擬甲板的木質紋理質感。明輪展示水面以上的半輪??刹槐鼐心嘤谠慕M合方式”。這樣就明確了序廳風格和基本樣式,也基本鎖定了整個展覽的基調。
與展覽大綱的編制類似,展覽內容腳本的編制也不是一勞永逸的,它是在與形式設計和展廳的實際情況磨合中不斷改進的。此時的內容策劃人不可一味地指揮形式設計師,在提出形式設計要求的同時應耐心聽取形式設計師的意見。好的形式設計師往往具備不俗的眼光和經(jīng)驗,在理解內容策劃人整體思路的基礎上,常常能夠在形式設計方案上提出一些有建設性的意見。
5 編制展品說明牌
展品說明牌是布置在展品附近,幫助觀眾認識、解讀展品的標牌。①展品說明力求簡潔明了,必要的文字說明能夠有效地幫助觀眾理解展品,理解展覽。
展品說明牌文字內容主要有簡要說明、知識性說明、揭示性說明等幾類,應根據(jù)不同的展覽性質和特點酌情采用。例如本次國家海洋博物館“從風帆到行輪”展覽,其主題為講述某一歷史特定時期船舶技術發(fā)展以及各類船舶器具的故事,所涉及的展品多為船舶及航海儀器,因此我們較多地選擇了能體現(xiàn)儀器用途的知識性說明文字。示例如下:
探照燈(名稱)
20世紀20年代(時代)
探照燈又稱“搜索燈”,是一種聚光燈。常裝于駕駛室兩側,并要求水平搜索照射的角度大,不被上層建筑遮擋,主要用于夜間搜索水面。
展品說明牌并非都需要大段文字,很多展品會與相應的版面、多媒體有很好的共生關系,僅介紹名稱、時代、產(chǎn)地等簡單的科學信息即可。說明牌內容提供完畢之后,內容策劃人還需要在后期根據(jù)展品、展柜、燈光、版面等整體布置情況,對說明牌的形式設計提出要求,如說明牌顏色、紋理、大小、排序方式等,以最大限度地使觀眾能簡單明了地將展品和說明牌對應起來,并不影響觀眾對展品的欣賞為宜。
6 結語
展覽當然不是千篇一律的,但是做好展覽的內容策劃卻有其規(guī)律可循,只要做好選題、展品選擇及研究、編制展覽大綱、編制展覽內容腳本、編制展品說明牌內容等步驟,必定能打造出更多的博物館精品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