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昕彤
(撫順市林業(yè)發(fā)展服務中心,遼寧 撫順 113006)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以保護發(fā)展森林資源、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美麗撫順為宗旨,以森林資源承載力為基礎,以促進森林可持續(xù)經營為主線,以增加森林資源總量、提升森林資源質量和增強森林生態(tài)功能為目標,堅持嚴格保護、積極發(fā)展、科學經營、持續(xù)利用,堅持分區(qū)施策、分類管理,嚴守生態(tài)保護和資源利用紅線,實行最嚴格的森林資源利用源頭監(jiān)管措施,不斷完善森林資源利用制度體系,逐步建立穩(wěn)定高效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充分發(fā)揮森林的生態(tài)、經濟、社會三大功能,為撫順市生態(tài)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經資源變檔數據統(tǒng)計,“十三·五”初期全市活立木蓄積量達7 790萬m3。齡組結構幼齡林、中齡林、近熟林、成熟林、過熟林比例1.7∶3.2∶2.5∶2.4∶0.2。到“十三·五”末期,全市林地面積為856 648.87 hm2,其中有林地面積766 028.9 hm2,未成林地面積17 343.2 hm2,無立木林地面積32 493.47 hm2,宜林地面積17 336.68 hm2,灌木林地面積19 892.22 hm2,苗圃地面積496.45 hm2,輔助生產林地面積1 942.93 hm2,疏林地面積1 115.02 hm2。全市活立木總蓄積8 034.60萬m3。齡組結構幼齡林、中齡林、近熟林、成熟林、過熟林比例為 1.5∶3.1∶2.7∶2.5∶0.2。近熟林比例略有增加,幼齡林比例略降,活立木蓄積量保持3%的穩(wěn)定增長。
2016-2019年共采伐林木2 812 117 m3,其中:主伐1 430 159 m3,商品林撫育621 650 m3,低產林改造126 056 m3,商品林其他采伐99 924 m3;公益林撫育352 642 m3,更新采伐48 499 m3,低效林改造36 872 m3,公益林其它采伐95 985 m3。
資源變檔數據表明,“十三·五”期間撫順市通過人工造林和人工跡地更新方式,全市單位面積活立木蓄積量增長3%、森林資源質量和總量都得到大幅度提升,社會對林木采伐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多。
“十四·五”期間森林合理年伐量測算按照遼寧省林業(yè)和草原局的要求,基礎數據采用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2019年度更新成果,軟件采用國家林業(yè)局下發(fā)的《森林合理年采伐量測算系統(tǒng)》,根據遼寧省森林經營技術規(guī)程的相關參數規(guī)定測算合理年伐量,然后兼顧各類規(guī)劃成果,結合撫順市森林經營實際,擬定全市年采伐限額建議指標,通過專家論證,確定“十四·五”期間年采伐限額建議指標,上報遼寧省林業(yè)和草原局核定。
2.1 編制原則
2.1.1 堅持持續(xù)經營、采育結合的原則
限額編制要把采伐利用森林和培育森林緊密結合起來,既充分考慮現有成過熟林的及時采伐更新,確??刹少Y源接續(xù)使用和林地持續(xù)經營,又充分考慮現有中幼齡林的培育改造和木材戰(zhàn)略儲備基地建設,確保后備資源不斷發(fā)展,實現森林資源數量增加、質量提高、功能增強。
2.1.2 堅持分區(qū)施策、分類管理的原則
根據區(qū)域生態(tài)和社會經濟發(fā)展狀況、森林資源管理水平、林業(yè)建設主導方向,對不同區(qū)域采取不同的森林資源利用政策,對不同經營主體、森林類型、采伐利用方式實行差別化管理。對公益林和天然林從嚴管理,突出以保護為主;對集體和個人所有的人工商品林,放活機制,充分尊重經營者意愿。
2.1.3 堅持總量控制,分項管理的原則
在設置限額總量的同時設置采伐類型分項限額。限額總量主要控制森林采伐消耗總量,確保生長量大于消耗量,實現森林資源“越采越多”??茖W確定采伐類型分項限額,確保該主伐的主伐、該撫育的撫育、該更新的更新、該改造的改造,有效促進森林科學經營,實現森林資源“越采越好”。
2.2 編制范圍
縣級以上(含縣級)人民政府規(guī)劃的林業(yè)用地上(原則上以林地保護利用規(guī)劃為準)采伐胸徑5 cm(含5 cm)以上的林木,包括喬木類型的經濟林(板栗、核桃等嫁接林木除外)。
2.3 編限單位
全市縣級編限單位共11個,包括撫順縣、清原滿族自治縣、新賓滿族自治縣、新?lián)釁^(qū)、望花區(qū)、東洲區(qū)、順城區(qū)、經濟開發(fā)區(qū)、撫煤集團林業(yè)處、撫順林業(yè)科技開發(fā)公司和大伙房實驗林場。
2.4 合理年伐量測算結果
合理年伐總量2 520 119 m3。按采伐類型分,主伐1 397 753 m3,更新采伐 93 941 m3,撫育采伐846 947 m3,低產低效林改造148 149 m3,其他采伐 33 927 m3。
按起源分,天然林218 997 m3,人工林1 840 970 m3。
按權屬分,國有961 229 m3,集體1 476 356 m3,個人及其他83 107 m3。
按森林類別分,商品林2 059 967 m3,公益林459 439 m3。商品林中主伐1 398 327 m3,撫育采伐517 704 m3,低產林改造113 025 m3,其他采伐32 793 m3。公益林中更新采伐93 941 m3,公益林撫育采伐329 243 m3,低效林改造 35 124 m3,其他采伐1 134 m3。
2.5 年采伐限額建議指標
市級核定撫順市“十四·五”期間市年采伐限額建議指標總量950 540 m3,按起源分,人工林803 770 m3,天然林96 490 m3。按森林類別分,商品林803 770 m3,公益林146 770 m3。按權屬分,集體林627 610 m3,國有林297 470 m3,私營林場25 460 m3。
“十四·五”年采伐限額建議指標比“十三·五”年采伐限額減少58 110 m3,其中天然林減少26 010 m3。按采伐類型分,主伐增加22 635 m3,商品林撫育減少26 435 m3,低產林改造減少40 m3,商品林其他采伐增加8 950 m3;公益林更新采伐增加5 515 m3,撫育減少62 765 m3,低效林改造減少6 150 m3,其他采伐增加了180 m3。
3.1 主伐及更新類采伐增加
集體及個人栽植了大面積落葉松,尤其后期的項目造林、速生豐產林和工業(yè)原料林等。依據1991年《遼寧省世界銀行貸款“國家造林項目”技術規(guī)定》中規(guī)定主伐齡20 a,是可以進行主伐的,這部分林分“十三·五”期間未測算到主伐中,“十四·五”期間大部分達到成熟林。為保證世行貸款造林項目還貸,以及在項目林合同到期后歸還林農林地的需求,我市主伐及更新類采伐增加。
3.2 撫育和改造類采伐減少
隨著營造林技術水平提高,苗木質量的嚴格管理,增強幼林撫育等后期管護力度,使我市人工林年生長量提高,林分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為保護天然林,減少天然林撫育限額。“十四·五”期間撫育欠賬問題已緩解,建議年采伐限額撫育指標適當減少。
3.3 其他采伐類增加
主要用于全縣過火木、風倒木等自然災害,根據“十三·五”實際情況其他采伐限額不夠用,為滿足林農需求,在“十四·五”期間加大了其他采伐限額的建議指標。
“十四·五”期間撫順每年將開展科學經營森林面積67 554 hm2。其中,森林撫育面積59 150 hm2,占年森林經營總面積的87.6%;森林主伐面積3 572 hm2,占年森林經營總面積的5.3%;更新伐面積522 hm2,占年森林經營總面積0.8%;低產(低效)林改造和其它采伐面積為4 310 hm2,占年森林經營總面積的6.3%。預計通過5 a科學合理的森林經營,撫順市的森林質量和數量將進一步提升,使齡組結構進一步趨于合理。到“十四·五”期末,全市的活立木總蓄積將達到8 150萬m3以上,通過科學經營實現森林資源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續(xù)利用,為撫順市的生態(tài)文明建設再立新功。
5.1 強化限額管理責任意識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要實行最嚴格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制度”和“堅決制止和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行為”的要求,依據《森林法》嚴格執(zhí)行限額采伐政策和憑證采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的保障體系,不斷提高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確保森林質量不斷提高[1]。
5.2 嚴格執(zhí)行采伐限額制度
建立并實行領導干部保護發(fā)展森林資源任期責任制,把森林覆蓋率、森林保有量、采伐限額執(zhí)行、林地保護管理等納入政府年度目標責任制體系。采取有效措施、嚴格控制森林資源消耗,依法嚴肅處理濫砍盜伐和超限額采伐行為,提升采伐管理的科學性和執(zhí)行力,為保障全市森林資源增長,森林質量不斷提高、生態(tài)功能全面增強做出積極貢獻[2]。
5.3 準確把握采伐管理政策
切實加強天然林、公益林保護。加強中幼林撫育和低產低效林改造監(jiān)管。嚴格按照中幼林撫育和低產低效林改造技術規(guī)定進行伐區(qū)作業(yè)。執(zhí)行天然林保護管理政策,禁止天然林商業(yè)性采伐,加大天然林管護和封育力度,科學有序地開展森林撫育和低產低效林改造,凡采伐林木必須依法申請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按許可證規(guī)定進行采伐。一級國家公益林和自然保護區(qū)不得開展任何生產經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