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浪多杰,看著措
(青海省藏醫(yī)院,青海 西寧 810007)
藏醫(yī)解剖學把人體的經(jīng)脈分為白脈和黑脈,從命脈生出的黑脈向上引,從腦部生出的猶如樹枝狀向下分布,隆為主的物質運行的脈管,稱白脈,屬現(xiàn)代醫(yī)學中的神經(jīng)[1]。在人體內脈與臟器連結,外脈與四肢相連。白脈病是指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功能障礙或病理損害。相似于現(xiàn)代醫(yī)學的神經(jīng)痛,發(fā)病年齡常在20~60歲,其中40歲左右最多見[2]。在西醫(yī)治療坐骨神經(jīng)痛用臥床休息及西藥止痛劑,維生素B族,短程皮質類固醇激素口服等。
我科在2005至2015近十年的臨床應用中收治白脈病患者2000余人,經(jīng)驗表明,擦涂外敷療法用于白脈病可取得滿意的療效,療效確切。在高原地區(qū)生活的人們,因氣候寒冷的因素和勞動、工作等多種壓力下,由于休息不足而自身免疫力的下降,另外醫(yī)療衛(wèi)生的差異,長期以來身心疲憊,很容易患神經(jīng)疾病,如骨質增生壓迫神經(jīng)、腰椎間盤突出等。據(jù)衛(wèi)生部統(tǒng)計顯示,目前我國西部農(nóng)牧區(qū)復發(fā)率高,甚至病變惡化,直接影響到社會和家庭生活等各個方面,成為一大難題[3]。目前臨床上治療白脈?。ㄉ窠?jīng)痛)的藥物都是一般的內服鎮(zhèn)痛藥,可存在副作用大等問題[4]。此療法無特殊不良反應,不需要特殊器械、條件、場地,操作簡便,療效顯著,止痛迅速、安全經(jīng)濟等優(yōu)點,是一項安全有效的療法[5]。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健康保健和醫(yī)療服務的需要,適合在基層和民族地區(qū)應用范圍很廣。
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貝政平主編3200個內科疾病診斷標準。(1)坐骨神經(jīng)分布區(qū)域內的傳導性放射性疼痛。(2)跟腱反射減低或消失。(3)拉塞克征陽性。(4)常見壓痛點:①坐骨切跡;②臀中點;③腘窩點;④腓點;⑤踝點。(5)腰椎X線攝片常見腰4~5椎間隙狹窄。
適應癥:年齡15-80;符合藏醫(yī)辯證分析的白脈病患者。禁忌癥:腰椎結核、腫瘤、高熱發(fā)燒、急性腎功能衰竭、皮膚破損。
(1)陳舊酥油(是指一年以上的酥油)或動植物油。
(2)藏藥白脈涂劑散(姜黃、藏野姜、肉豆蔻、藏茴香等四種藥粉碎)。①姜黃(譯音:永哇):本品為姜科植物姜黃的干燥根莖。冬季莖葉枯萎時采挖,洗凈,除去須根,曬干。味苦、辛、性涼。功能解毒、祛腐。內服主要用于食物中毒,癘病、癤癰、痔瘡等。②藏野姜(譯音:嘎甲):本品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莖。冬季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曬干或低溫干燥。味辛、性溫。功能溫胃逐寒,活血化瘀。內服主要用于胃寒、飲食不消,培根與隆的合并癥,淤血積滯等。③肉豆蔻(譯音:雜德):本品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干燥種仁。每年采收二次,一次在11-12月,一次在4-6月。除去雜質,洗凈,干燥。味辛、性溫、潤。功能散寒,溫胃,安神。內服主要用于隆病,各種心病,消化不良等。④藏茴香(譯音:果扭):本品為傘形科植物葛葛子的干燥成熟果實。8-9月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干。味辛,性溫。功能芳香健胃,驅風理氣。內服主要用于隆熱病,心熱病,眼病,培根病,中毒癥,食欲不振等。
(3)粗鹽(大青鹽,譯音:蘭擦):本品為鹵化物類石鹽族礦物石鹽的結晶體。自鹽湖中秋舂采集,曬干。主產(chǎn)于青海、內蒙古、新疆、西藏、四川。味咸,性溫。功能消食破積,通便。內服主要用于消化不良,胃寒,痞瘤病,便秘等。
藥容器(不銹鋼杯)、藏藥勺、炒鍋、點火工具、布袋子。
(1)擦涂療法操作:①了解患者癥狀、病情并做好解釋工作。②患者選擇適宜體位。③陳舊酥油或動植物油適量(一次15-20克)放在不銹鋼杯中烤火融化后加藏藥白脈涂劑散(一次8-10克)混合成涂膏。④適宜溫度的涂膏在腰2-骶椎2范圍處涂擦(左右3厘米處)。⑤10-15分鐘過后取出涂膏藥。
(2)外敷(鹽敷)療法操作:①了解患者癥狀、病情并做好解釋工作。②1000克的鹽物放在鍋里加熱5分鐘左右后裝入鹽袋。③患者選擇適宜體位。④適溫下鹽袋放置患處20-30分鐘。⑤觀察病人,如自感患處皮膚燙傷時墊置一塊干毛巾。⑥涼后取出鹽袋,囑患者注意保暖。
(3)技術環(huán)節(jié):擦涂外敷操作簡便,其關鍵技術環(huán)節(jié)是把握陳舊酥油或動植物油在不銹鋼杯中烤火融化時火力不能太大,鹽物裝入鹽袋后患處慰敷時把握溫度,溫度過大患者感覺灼痛,甚至皮膚燙傷,過小熱力不夠,達不到應有的治療效果;
(4)治療時間及療程:自患者出現(xiàn)腰部酸脹、怕冷,臀部疼痛,并向大腿后側、小腿后外側、足外側放射時即開始治療,每日治療1次,連續(xù)治療7日為1療程,進行為期1療程治療。
(5)注意事項:①在治療之前,需要就治療目的進行說明,并對操作方法予以告知,使患者不良情緒消除,積極配合治療工作。②在擦涂療法治療中,如果患者皮膚過敏應及時停止使用。③在治療期間對患者感受予以問詢,觀察皮膚狀態(tài),并對鹽袋或毛巾墊敷予以適時調整。④治療完后半小時內避免碰涼水,注意保暖。⑤鹽敷過程中若炒鹽巴溫度過高而局部皮膚燙傷或潮紅,應注意保護,防止感染。
(6)可能的意外情況及處理預案:如果患者體質較弱,則可能出現(xiàn)隆病癥狀,可表現(xiàn)為頭暈、惡心,還表現(xiàn)為發(fā)熱、乏力等,對于此可通過治療隆病方式進行治療,口服藏藥三十五味沉香丸,鼻熏三十一味沉香散、低流量吸氧等。飲食上給予牦牛骨頭湯等性溫食物,但不予過多。
擦涂外敷療法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藏醫(yī)特色療法,一般情況下臨床使用中無嚴重不良反應.
我科近十年多的臨床應用經(jīng)驗表明,擦涂外敷療法用于白脈病可取得滿意的療效;此療法無特殊不良反應,是一項安全有效的療法。該技術治療白脈病不需要特殊器械、條件、場地,操作簡便,療效顯著,止痛迅速、安全經(jīng)濟等優(yōu)點,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健康保健和醫(yī)療服務的需要,適合在基層和民族地區(qū)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