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顯志
【摘要】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應用于初中化學教學中,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師要巧用信息技術手段,利用動畫演示功能、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技術手段,不斷優(yōu)化化學教學的內容、形式和過程,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化學;信息技術;應用對策
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信息技術手段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其強大的視頻處理、圖像處理以及交互演示功能,能夠有效地加工、存儲和控制教學信息,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便利。初中階段,化學是一門抽象性的學科,抽象、微觀的知識點,學生理解起來相對困難。如何改革創(chuàng)新初中化學的教學手段,優(yōu)化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加輕松地理解化學知識點,是化學教學改革的基本方向?;诖?,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巧妙地借助信息技術手段,不僅能夠有效地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和內容,還有助于促使微觀的教學知識宏觀化,抽象的化學知識具體化,提高化學教學的質量。本文立足初中化學教學,探索化學教學中信息技術手段應用的意義及其有效性對策。
一、信息技術手段應用于初中化學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化學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每一名一線教育工作者都明白的道理。作為初中化學教學教師,應該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呢?對很多學生而言,化學知識本身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缺乏趣味性。而傳統(tǒng)的初中化學教學,以講授式為主,教師忽視教學的改革創(chuàng)新,影響了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提升。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師巧妙地借助信息技術手段,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初中化學課堂導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巧妙地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創(chuàng)設課堂導入情境,通過趣味性的導入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達到激發(fā)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目的。如在講解“石墨”的相關知識點時,為了讓學生對石墨的性質有更為直觀的認知,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結合石墨的用途,如活性炭清新空氣、將石墨添加進生銹的鐵鎖、鐵鎖能夠瞬間打開等視頻,讓學生對石墨的用途產生好奇心,激發(fā)學生探索石墨有關知識的興趣。
(二)有利于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化學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且很多化學知識點比較微觀,這給初次接觸化學學科的學生帶來了一定的學習難度。尤其是很多抽象、復雜的化學理論和化學概念,給學生的學習、理解和應用帶來了困難。作為初中化學教師,如何有效地突破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提高教學質量呢?筆者認為: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師可以巧用信息技術手段,達到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目的。例如,初中化學的實驗教學是教學的重點,而一些化學實驗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一些化學實驗操作難度較大,在信息技術背景下,針對這些危險的或是操作難度大的化學實驗,初中化學教師可以整合信息技術手段,通過演示實驗的方式,讓學生直觀地觀看實驗的過程以及現(xiàn)象和結果,有效地幫助教師突破實驗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對于一些微觀的知識點,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的演示功能,促使微觀的知識直觀化,從而提高化學教學質量。此外,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微課”作為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之上的視頻教學模式,也是幫助教師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的關鍵手段。
二、信息技術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的對策
(一)巧用動畫模擬技術,促使化學教學更為直觀
多媒體輔助教學,是信息技術手段整合應用于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最為直接的方式。因多媒體演示教學具有直觀性和形象性,能夠將教師需要講解的內容直觀地展示出來,變復雜為簡單,變抽象為具體。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巧妙借助多媒體技術手段的應用,利用圖、文、聲、像動靜結合的方式,將抽象的化學知識變?yōu)閷W生更加容易接受的內容,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質量守恒定律”的教學中,很多學生在理解知識時,對“質量守恒”定律總是理解不清,尤其是教材中,以“微觀粒子運動”的理論解釋質量守恒的知識點,學生理解起來更覺得抽象。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地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的動畫演示功能,將“電解水”的微觀反應過程演示出來,學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電的作用下,水分子分解成為氫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每兩個氫原子重新組合成一個氫分子,每兩個氧原子重新組合成一個氧分子,最后氫分子、氧分子聚集,生成氫氣和氧氣。通過這樣的演示,學生從微觀上認識了化學反應的實質,明白了物質變化的過程,對質量守恒的知識點理解更為透徹,提高了化學教學的質量。
(二)信息技術輔助化學實驗,提高實驗教學效果
化學是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之上的學科,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重視化學實驗的開展,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科學素養(yǎng),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師可以巧用信息技術手段,優(yōu)化實驗教學效果。例如,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由于教學時間有限,化學教師不可能隨時開展化學實驗,針對一些教學內容,初中化學教師可以巧妙地借助趣味化學實驗視頻融入的方式,有效增強化學課堂的趣味性,同時幫助學生理解化學教學的內容,提高教學效果。除了趣味化學實驗,初中化學教師還可以通過演示實驗的開展,彌補傳統(tǒng)實驗的不足,提高教學質量。
(三)信息技術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fā)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教師教學的目標和方向。初中化學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以視頻教學為依托,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觀看教學視頻、教學課件等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優(yōu)化化學教學的過程。
綜上所述,在信息技術的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巧妙地整合信息技術手段,不斷優(yōu)化化學教學的形式、內容,激發(fā)學生化學學習興趣,從而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楊姝群.淺談信息技術在初中化學課堂中的巧妙融合[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8(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