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野
一個寒冷的夜晚,喬·霍爾比奇在北愛爾蘭紐卡斯爾布滿卵石的海灘上慢跑時,沖動突然如潮水般包圍了他。在這股侵入性思維中,他想象著自己被冰冷的海水卷走、溺死。像其他許多從上世紀北愛爾蘭亂局中幸存的人一樣,他患有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PTSD)。
直到今天,霍爾比奇還在與心魔戰(zhàn)斗,心魔要他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
據(jù)《紐約時報》報道,《貝爾法斯特協(xié)議》結(jié)束北愛爾蘭的暴力和混亂21年后,北愛爾蘭成了世界上自殺率最高的地區(qū)之一。
專家指出了許多因素,包括貧困、精神健康服務不足,以及準軍事級別的暴力活動在近期復蘇。他們說,主要原因仍然是PTSD。
近30年的時間里,爆炸、槍擊和傷殘是這片土地上的家常便飯。愛爾蘭共和軍曾是世界上最出名的極端組織之一。在北愛首府貝爾法斯特的街道上,巷戰(zhàn)幾乎每天爆發(fā)。英軍士兵荷槍實彈上街巡邏,武裝分子回敬的大爆炸幾乎炸死英國時任首相撒切爾夫人。
PTSD表現(xiàn)為記憶閃回、強烈的情緒壓力、抑郁和焦慮,這些都能導致自殺。在某些日子里,霍爾比奇自殺的念頭出現(xiàn)得十分頻繁,一切東西在他眼中“都能用來上吊”。這意味著他必須與觸目所及的一切斗爭。2001年向一家精神健康醫(yī)院求助時,霍爾比奇被拒之門外,原因是他上次入院時對一名病人施暴,醫(yī)院的拒絕讓他崩潰。
“我告訴他們,我要自殺,他們還是不讓我進去。”霍爾比奇告訴《紐約時報》,“我受不了了,直奔克雷加文湖,縱身跳入水中。我不太會游泳,但心里沒有一絲猶豫。我想淹死。我想死?!?/p>
英國廣播公司(BBC)援引北愛爾蘭統(tǒng)計局的數(shù)據(jù)稱,這里是英國自殺率最高的地區(qū):2017年,每10萬人中有18.5人自殺,令北愛爾蘭躋身世界自殺率排行榜前15名。
令人震驚的是,自從1998年北愛爾蘭武裝組織同英國政府達成和平協(xié)議以來,該地區(qū)的自殺率翻了一番。BBC指出,從2004年到2006年,北愛爾蘭自殺率激增,這可以用統(tǒng)計方式的變化來解釋。但在接下來的幾年里,這個數(shù)字變得更大,迫使人們正視現(xiàn)實。心理健康專家發(fā)現(xiàn),自殺行為和沖突期間的創(chuàng)傷事件之間存在直接聯(lián)系。
《紐約時報》報道稱,2017年北愛爾蘭自殺身亡最多的是35歲至44歲的男性。他們在流血沖突的陰影下長大,許多人每天經(jīng)受著暴力、被迫遷徙、失業(yè)或貧困的煎熬。
“對于焦慮和PTSD患者而言,22年是從癥狀出現(xiàn)到接受治療之間的平均時間,因為人們不想談論、回憶他們經(jīng)歷的可怕事情。”北愛爾蘭阿爾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西沃恩·奧尼爾對《紐約時報》說。
在2017年參與世界精神健康調(diào)查的28個國家和地區(qū)中,北愛爾蘭的PTSD發(fā)病率最高。
“危機期間,北愛爾蘭的自殺率實際上比現(xiàn)在低,沖突似乎給了那些原本有自殺傾向的人一種使命感——去戰(zhàn)斗、去生活。但亂局結(jié)束后,許多人陷入了掙扎,想弄明白戰(zhàn)斗到底是為什么、他們究竟得到了什么。”奧尼爾說,“然后,自殺率就上升了?!?/p>
近年來,英國“脫歐”帶來的不確定性和北愛爾蘭舊有政治格局的瓦解,使各種各樣的反對聲得以壯大,并威脅到該地區(qū)脆弱的和平。據(jù)《紐約時報》報道,在反對派控制的貧困地區(qū),準軍事式的懲罰、槍擊和毆打(主要用于懲罰年輕人犯下的輕微罪行和毒品交易)在2018年增加了60%。專家認為,這也導致了自殺率走高。
許多人因暴力落下殘疾。
奧萊夫婦此前幫助過的9名受害者中,有3人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霸谶@里,自殺就像一種流行病,大約每周都發(fā)生一次。”伯納黛特說。
霍爾比奇在克雷加文湖中掙扎,有漁民發(fā)現(xiàn)了他,游過去用一個廢棄的籃筐把他拽回岸邊。
霍爾比奇告訴《紐約時報》,溺水時,他回憶起了1987年11月8日,那天他去小鎮(zhèn)恩尼斯基倫參加英國士兵的紀念儀式,武裝分子安置的炸彈在離他幾米遠的地方爆炸了?!拔覐膹U墟里被挖出來。”他說,“好像身處沙漠中心,在一場沙塵暴里。我踩過跟硬紙板似的平躺在地上的尸體,到處都是血和斷肢。”
《紐約時報》稱,那是整個北愛沖突中最致命的襲擊之一,造成12人死亡,60多人受傷。愛爾蘭共和軍用的炸藥是利比亞提供的。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稱,利比亞于1996年幫愛爾蘭共和軍實施了曼徹斯特市中心的爆炸案,以及倫敦的幾宗爆炸案。英國政府凍結(jié)了利比亞在該國的資產(chǎn),爆炸受害者一直呼吁政府沒收這筆據(jù)稱超過120億美元的資產(chǎn),用于賠償受害者。除了伸張正義之外,霍爾比奇還希望用這筆錢支付他昂貴的醫(yī)療賬單。國民保健服務系統(tǒng)對他愛莫能助,他只得求助于私人診所。
精神上的問題比肉體的更嚴重。《紐約時報》指出,北愛爾蘭只有5%的健康預算用于精神健康,不到英格蘭(13%)的一半。11月,北愛爾蘭衛(wèi)生部推出一項預防自殺計劃,希望在未來5年里將自殺率降低10%。但專家們擔心,沒有足夠的資金全面推動這一計劃。何況,許多受害者不愿尋求幫助。
許多人甚至不向家人和朋友傾訴,也不談論他們目睹的暴行。在一些案例中,專家發(fā)現(xiàn),即使孩子從未親歷創(chuàng)傷事件,父母也可以將創(chuàng)傷后的壓力傳遞給孩子。
21年過去了,人們開始正視這些創(chuàng)傷?!拔矣X得我們習慣了承受壓力,它已經(jīng)是我們的一部分了?!瘪R丁說。
伊蒙·貝克的人生中,有超過30年的時光奉獻給了解決沖突的努力。當年的一場暴行仍然不時折磨著他。1972年1月30日,英國傘兵向北愛爾蘭德里的游行民眾開槍,造成14人死亡,13人受傷,那天被稱為“血腥星期日”。
和許多經(jīng)歷過沖突的人一樣,在成長過程中,貝克用酒精來麻醉自己。現(xiàn)在,他采取一種更積極的方式:努力號召沖突雙方坐到一起,通過對話消解矛盾。
對許多人來說,和解的過程是一種宣泄,但沖突造成的創(chuàng)傷仍深深根植于社會之中,許多人仍在與之斗爭。
“過去就像現(xiàn)在的負擔?!必惪苏f,“活在當下是個很大的挑戰(zhàn)?!?/p>
◎ 來源|青年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