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幸子
(云南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昆明 650500)
趙藩(1851—1927),字樾村,一字介庵,別號蝯仙,晚號石禪老人。云南劍川人,是云南近代頗有盛譽的政治家和一代文豪。趙藩畢生醉心學(xué)問研究,儒家經(jīng)典,諸子百家,古文典籍,無不廣泛涉獵。書法以學(xué)習(xí)顏真卿和柳公權(quán)為主,又兼?zhèn)潼S石翁、何紹基行楷之妙。趙藩曾寫下流傳后世的成都武侯祠“攻心聯(lián)”:“能攻心則反側(cè)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zhàn);不審勢即寬嚴(yán)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盵1]昆明大觀樓“天下第一長聯(lián)”則為其手書,此聯(lián)歷經(jīng)歲月變遷,至今仍懸于大觀樓上。趙藩一生著述頗多,以詩詞成就最為顯著,詩有《向湖村舍詩初集》12 卷、《向湖村舍詩二集》26 卷等,詞有《小歐波館詞鈔》8 卷,楹聯(lián)著述有《介庵楹聯(lián)句正續(xù)合鈔》3 卷等。晚年編輯的《云南叢書》乃“舉有史以來滇賢之宏作巨制,網(wǎng)羅薈萃,群珍畢集,一省之文獻具焉?!盵2]:22是頗有價值的文化遺產(chǎn)。趙藩不僅在詩、聯(lián)等方面成就顯著,同時也是清代滇詞作者中存詞數(shù)量較多的一位,趙藩的詞作內(nèi)容深刻,展示了清末民初動蕩的社會現(xiàn)實,寄托著自己憂國憂民之思,詞彩華茂,兼收并蓄。
趙藩在《小鷗波館詞鈔·自序》云:“年十六,學(xué)為依聲,積稿十?dāng)?shù)闕,亂后失去,不復(fù)為。二十五歲,計偕悲傷,途中友朋牽率,偶為之,其后又?jǐn)?shù)數(shù)為之。”[2]:20此后,其子趙宗瀚將趙藩的詞作收編為六卷,分為“謚簫詞”(34 首)、“淬劍詞”(43首)、“未茗詞”(42 首包含題畫冊36 首)、“眠琴詞”(31 首)、“炙 硯 詞”(26 首)、“煮石 詞”(31 首,包含《江南好》組詞12 首),共210 首,內(nèi)容豐富,題材多樣,全部收錄在《全滇詞》中,是研究趙藩詞作重要的參考資料。
趙藩生活于清末民初,正值列強侵華、天災(zāi)人禍、民不聊生的年代。亂世中趙藩親眼目睹百姓掙扎于水深火熱之中,感會于心,發(fā)于筆端,用詩詞描繪出苦難凄涼的真實圖景,哀民生之多艱?!缎嚎蕖方沂玖藨K絕人寰的人間悲?。骸靶嚎?淚簌簌,白日慘昏風(fēng)刮屋。西家殺兒啼聲哀,東家小兒觀之回。回家翳妮告阿母:‘吾家可須兒作俎?屠刀在頸兒心悸,果欲殺兒俟兒睡。’”[3]397這是一幅幅活地獄的寫照,一句“吾家可須兒作俎”,令人心驚,催人淚下,以無比寫實的手法展現(xiàn)出動亂時代百姓只能任他人魚肉的凄慘處境,小兒的簌簌淚水同樣是趙藩為苦難中的人民灑下的同情熱淚。
趙藩生活在災(zāi)難深重的舊中國,經(jīng)歷過反對帝國主義列強的入侵、反對復(fù)辟帝制、維護共和等政治斗爭,所經(jīng)之地甚多,耳聞目睹勞動人民的悲慘遭遇。如杜甫的詩史一般,趙藩用詞寫實性地展現(xiàn)出動蕩時代的苦難和人民的凄慘境遇。同時,其詞中透露著強烈的憂患意識,他在維護共和,反對復(fù)辟帝制的激烈斗爭中,態(tài)度十分明朗,于《瑣寒窗》一詞中,痛斥張勛復(fù)辟,再現(xiàn)了“張家辮子兵”給南京造成的悲涼、凄慘景象:“滿目蒼涼,六朝都會,敗垣頹瓦。往劫休談,近事欲提先啞?!痹?jīng)繁華熱鬧的六朝古都如今變得滿目瘡痍,斷壁殘垣,但近來之事卻無人敢提?!白詮埣肄p子兵來,小兒衾底啼猶怕?!薄翱嘁?嘆多少驗女癡男,綠凋紅謝。烏衣何巷,只馬糞堆城?!盵3]431張家辮子兵所到之處,即使小孩包著被子哭也害怕被聽到,秦淮河畔,烏衣巷口,現(xiàn)如今卻是馬糞堆城。趙藩把詞當(dāng)作紀(jì)實寫事的工具,真實的再現(xiàn)了這段慘痛歷史,揭露了統(tǒng)治者只知殘酷壓迫剝削人民的罪惡。
此外,趙藩以“滿江紅”為詞牌的幾首紀(jì)實詞,慷慨激昂,豪邁沉郁。如:“壞壁微塵,看題句、中原豪杰。思曩日、聞雞起舞,悲歌嗚咽。一劍橫腰明似水,孤身報國輕于業(yè)?!薄奥恫紩鴼堒娔患?,沙場夢冷征衣鐵。待何時、海上逐橫戈,饕鯨血?!盵3]402詞人在長葛縣看到題壁上有詞《金縷曲》,故有感而發(fā),將滿腔熱血化于詞中:回顧往昔多少中原豪杰,聞雞起舞,報效國家,建功立業(yè);展未來,望有朝一日可以驅(qū)逐蠻夷,整頓舊河山。再如,以武穆原韻作的《滿江紅》“劍配雄冠,男兒志、昂藏不歇。憑半壁、滌腥前垢,浩然義烈。金馬騰空開宿霧,碧雞叫夢醒明月。又兩番、推到段和袁,抒誠切?!盵3]430這首詞乃滇軍軍歌,其深沉卻雄放的詞調(diào),歌唱著保家衛(wèi)國、拋頭顱、灑熱血的壯志,感染了中華兒女。末句“大中華、璀璨彩云龍,開宮闕?!盵3]430與岳飛筆下“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盵4]相呼應(yīng),滿腔忠憤,碧血丹心,噴薄而出,豪情萬丈。趙藩的紀(jì)實詞記錄了晚清、民國時期內(nèi)憂外患、社會動蕩、百姓凄慘的現(xiàn)實,他的所見所聞,真情實感,都寄托在詞作之中,于辛辣諷刺之中飽含血淚和對統(tǒng)治者的批判,以及對底層人民的無限同情,對百姓的一片赤誠之愛。
趙藩的詞不僅真實地描繪悲慘的社會,同時也寄情于祖國的大好河山。即使所到之處滿目瘡痍,統(tǒng)治者腐朽落后,但國破山河猶在,依舊阻擋不住其對祖國秀麗江山的熱愛。他的詞既描繪了祖國錦繡山河的千姿百態(tài),也抒發(fā)了他對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的深情。岳陽樓自古以來都是文人墨客筆下吟詠的對象,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表達自身雖屢遭陷害貶謫,早已遠離廟堂,游歷江湖,卻依舊心憂天下,心懷百姓,不改壯志初心。與范仲淹一樣,趙藩生活在外敵入侵、國破家亡的時代,雖不能征戰(zhàn)沙場、金戈鐵馬,但時時刻刻憂慮國家,關(guān)切百姓之心只增不減,他將滿腹心緒付諸于詩詞之間。他的這首《滿江紅·岳陽樓》描寫了岳陽樓的美麗景色,登高望遠,方見“黃鶴飛灰,剩江上此樓高絕。憑欄看,洞庭如鏡,江山如發(fā)?!盵3]412八百里洞庭之景盡收眼底?!鞍匐y差差排暮靄,萬鷗點點翻晴雪”[3]412,對仗工整嚴(yán)謹(jǐn),堪稱佳句。“廊廟江湖憂樂并,東南吳楚乾坤柝”[3]412和末句“只前賢一記一篇詩,難磨滅”[3]412,引經(jīng)據(jù)典,巧妙呼應(yīng)了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5]和杜甫的詩歌《登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6]。可見,趙藩于烽火連天之中依然有一顆熱愛自然的心,對祖國飽含深情。
此外,趙藩還寫下了許多描寫山川景色、游玩賞景的詞作。如“記泛莫愁湖,湖上藕花時節(jié)”“月明花落易黃昏,艇子又催別”[3]410,清新明快。小令《行香子》“碧杜紅蘭,碧漢紅墻。恰收帆、雨齊瀟湘”[3]411,寫了詞人在七夕游玩洞庭湖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含蓄諧婉?!冻穷^月》三首記錄詞人游峽山寺:“青山門外清于洗。山中云初起。徑轉(zhuǎn)田滕,溪橫略約,畫入丹青里?!薄霸掳缀粼疲烨喾批Q。”[3]433寄情山水,淡雅清新。
從《全滇詞》收錄情況來看,“味茗詞”一卷中共收42 首詞,這些詞主要是詠花為主,趙藩用《菩薩蠻》調(diào),一調(diào)一花,詠了杏花、桃花、紫丁香等36 種花,其余內(nèi)容的詞在此卷僅占6 首。趙藩的詠物詞以詠花最多,吟詠他物的比例很少。《江神子·瓶中殘菊》吟詠的是殘菊,“一味幽香,微向鼻尖迎”[3]398,寫出菊花的清幽淡雅的香味,“三分愁病認(rèn)前身。瘦如人,淡如人”“人瘦似花花似蝶”[3]398,以花比人,以人類花,寫出人似花瘦,花似蝶輕,人和花一樣都是清瘦、素淡?!帮L(fēng)雨重陽秋去也,剛約住,小銅瓶?!彪m然直說了“小銅瓶”,但并沒有說破“殘菊”。只字未提菊花,卻將瓶中殘菊的形態(tài)刻畫得十分生動,以物喻人,注意煉句下語,賦予詞以情意。趙藩有許多詠物詞大多屬于這一類,《黃金縷·菊枕》“一枕留香,又伴羅衾貼”“幾回細(xì)檢繁枝葉??検帜獒槪笆虑镲h瞥”[3]398,不提一字菊花,卻將菊花作枕,一枕留香的功用表現(xiàn)出來。趙藩非常熱衷于吟詠花,《喝火令》“息國嬌含淚,唐宮澹掃眉。不爭空谷見仙姿。那更花間玉翦,雙燕話相思”[3]401,寫出了白桃花的嬌艷姿態(tài),末句“親摘替簪時”更是側(cè)面表現(xiàn)出對白桃花的喜愛。
趙藩的詞作巧于用典、詞采華茂,顯示出其豐富的文化積累和深厚的文學(xué)功底。其以三種詞牌分別吟詠“梅花”,卻各有側(cè)重、風(fēng)格各異?!杜_城路·梅花》“東風(fēng)吹遍長安陌,山中暮寒猶峭。”[3]424東風(fēng)襲來,早春時節(jié),但山中依舊春寒料峭,點明時間地點。趙藩在這首詞中依舊只字未提梅花二字,也未說明吟詠的何種梅花,更沒有對梅花的姿態(tài)屬性進行詳細(xì)的描繪說明,一句“古干皸苔,橫枝亞竹,已覺未開都好,況當(dāng)開了。做薄霽輕云,閑庭幽窈”[3]424,便足以感受到詞人對梅花的期待,一句“驀地驚逢,藐姑綽約正宜笑”[3]424將梅花之美比作仙女綽約的身姿,沒有明寫梅花,卻以好像仙女正在對他微笑形象地表現(xiàn)出詞人游玩賞景忽見梅花開放時的感受,巧思盡顯。《好事近·梅花》“佳麗滿人天,只有林家高格。何必子生調(diào)鼎。算無歧名是。孤山對立雪晴初,不足可憐色。”[3]428則側(cè)重對梅花品質(zhì)的描繪,以花喻人,突顯高格。宋吳文英《天香·臘梅》中就有:“玉奴有姊,先占立、墻陰春早?!盵7]以“玉奴”二字指代梅花,趙藩《臨江仙·梅花》化古人詞句:“玉奴終不負(fù)東昏??谥闳鐗?,心纈凍回春。亦有羅浮三百樹,虬枝高下難分。”[3]427寫出梅花迎寒開放,梅香四溢?!皷|風(fēng)來幾日,吹白一溪云?!盵3]427詞人想象春風(fēng)吹拂下白梅散落滿溪水,好像云朵一般的美好的景象,讀之令人不禁幻想這等美麗的景象,浮想聯(lián)翩、心生向往。
題畫詞于清代進入鼎盛時期,詞人在題畫的寓意和表現(xiàn)方法上不斷創(chuàng)新,留下了許多佳作。趙藩《小鷗波館詞鈔》的“未茗詞”中就包含《菩薩蠻》題潘蔭庭祖恩花卉畫冊36 首,以菩薩蠻為詞牌吟詠了荼蘼、焦花等36 種花,具有一定的藝術(shù)價值和實用價值。吟詠桃花的“去年人面紅相映。今年門巷無從問”[3]416,使人想起“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8]的詩句。題金銀花時寫道“春深夏淺殘紅謝。綠陰陰地開成架。瘦煞鷺絲藤。冬寒忍恰能”[3]417,點明了金銀花的形態(tài)特征。題茉莉花時開頭便寫道“玉肌無汗偏宜暑。冰瓷雪白稀疏貯”[3]417,指出茉莉花消暑止渴的功能。其表現(xiàn)手法各異,主旨或贊美品質(zhì)、或單純描繪、或說明功用,各有不同,不落窠臼。
除了《菩薩蠻》的題畫冊詞外,趙藩還有題人物畫詞,如《賣花聲·題仕女圖》:“花暗露盈盈?;\燭閑行。女三為粲忒娉婷。久立玉苔纙襪冷,寶鏡初升。何處步虛聲。吹下瑤京。姮娥孤景亦凄凄。縱許閑情和月訴,訴不分明?!盵3]423“盈盈”“娉婷”“姮娥”均是形容女子姿態(tài)美好、花顏月貌的樣子,卻與“孤景”“凄凄”并用,形成鮮明對比,道出女子雖婀娜窈窕、貌比姮娥卻只能對月訴說閑情的惆悵與寂寥,頗有意境?!冬嵑啊ゎ}秣陵秋眺圖》秣陵就是指南京,借畫紀(jì)實,懷古傷今。趙藩深諳古詩詞之道,熱衷于用古韻作詞,《滿路花》以清真韻題《仙姝別意圖》:“苔融玉澗水,花落瑤池雪。璇宮清凈地、織埃絕。蟠桃熟未,鶴守防偷折。露臺平視闊,一朵飛云,忽飄下、彩鸞節(jié)?!盵3]438語言用詞精煉典雅,風(fēng)格婉約柔美。他還用吳文英的韻來題陸處存的《曦蘭室填詞圖》,以《水調(diào)歌頭》為詞牌題丈炳堃《西洱寄漁圖》二首。趙藩興趣廣泛、詩書詞畫均有涉獵,他的一首《揚州慢》是為友人畫梅自題之作:“自花下、匆匆別去,花枝瘦了,芳訊難傳。剩羅浮影事,依稀似夢如煙?!薄罢l信心腸鐵石,黃昏候、幽怨能蠲。妒恥春亭主,長時美眷團圓?!盵3]415以情賦畫,于畫中寄托難以排解之情。
題畫詞是畫與詞的巧妙結(jié)合,先畫后詞,緣畫而作,為畫而題。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詞中有畫,畫中有詞。趙藩的題畫詞,既生動描摹畫中之景,又借之抒發(fā)胸中情、畫外意,他的題畫冊詞或以花喻人,或單純寫花,題山水畫詞,詞中有畫,生動再現(xiàn)美景,使人入目眼前,充滿畫面感,又能展現(xiàn)廣闊的時代畫面,意味深長,情境相生。
趙藩生活在動亂的時代,即使有滿腔的熱血和滿腹的才思,也難以挽救日益衰落的清王朝,社會的動蕩不安使他感慨滿懷,卻無處訴說,只好寄托在詞中,彰顯自己的理想。如《徽招·書旅舍壁》云:“人生十寒暑爾,功名大都未必。莽莽好江山,踏遍雙芒屐。繃塵喧又寂,算幾個、名山壇席?!盵3]406一生不過數(shù)十春秋寒暑,何必為功名利祿消磨光陰。不如竹杖芒鞋踏遍大好的山川美景,寄托著趙藩在亂世中努力尋找一片寧靜之地的美好愿望以及瀟灑曠達的人生觀。趙藩一生經(jīng)歷豐富,做過官、鬧過革命,身處國家漂泊動蕩的時代,他向往寧靜平淡的生活,這在他的兩首詞作《眼兒媚》中充分的體現(xiàn)出來:“園翁三五團坐,苦茗一販煎。豆棚涼雨,泥地閑話,山鬼狐仙”“釣魚人去,只魚蓑在,飛上閑鷗?!盵3]412這是何等閑適,但現(xiàn)實卻是滿目瘡痍,想必國家安定之日,這定將成為現(xiàn)實。
又如《意難忘》立秋夜坐有懷:“思此祭、蕩回腸,似碧漢紅墻。只夢到、廣寒幻境,地白如霜?!盵3]433凄涼孤寂,蕩氣回腸?!冻写搿ぴ乱灌ㄜ惺隆罚骸氨涛嗍a里見棲鴉。云破月開華。猶倚藤床竹簞,閑看童子煎茶。羅浮奧境,無端唳鶴,鄉(xiāng)人悲笳箐,幾人瑣尾離家。”[3]436梧桐樹上棲息著鴉雀,月亮從云朵后面露出來,一個“破”字頗有張先“云破月來花弄影”[9]之味。如此寧靜美好的夜色下,倚靠在藤椅上,看著童子煎茶,本是歲月靜好,可詞人忽然想到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士們,“悲笳”意為悲涼的笳聲,笳古代軍中號角,其聲悲壯。以笳的意象營造出一種思鄉(xiāng)的心境,悲切哀傷。
趙藩的詞題材多樣,內(nèi)容廣泛。既有描寫時代苦難,表達愛國情懷的紀(jì)實詞;又有描繪祖國大好河山的山水詞;既有詠物寄托之詞,也有題畫、感懷之詞?!度嵩~》共收錄趙藩的詞作210首,分為“謚簫詞”“淬劍詞”“未茗詞”“眠琴詞”“炙硯詞”“煮石詞”共六卷,題材廣泛多樣。除了上面所列的題材外,趙藩還有以《江南好》為詞牌所做的十二首思鄉(xiāng)感懷的小令。首句均以“雙湖好”[3]444開頭,抒發(fā)了其秋夜孤獨,輾轉(zhuǎn)反側(cè),夜不成寐,相思沓來之感。其《十六字令》以“癡情離愁”為字眼作了四首小令,短小精悍,意蘊深遠。此外,其還寫下了“縹緲虛無際,聞?wù)f有神仙。仙男仙女恩愛,長住大羅天”[3]447的游仙詞,表達美好的祈盼。另外,趙藩具有深厚的文學(xué)功底,他善于用古韻作詞,如《滿江紅》以岳飛原韻,《洛陽春》以歐陽公韻,《八聲甘州》以柳永韻等,韻律嚴(yán)謹(jǐn)。
趙藩的詞思想深刻,憂國憂民,具有鮮明的的人民性。他的詞作處處展現(xiàn)著對底層百姓悲慘生活的關(guān)心與同情,蘊涵著濃厚的愛民思想。趙藩目睹清末民初,列強入侵,革命涌起,軍閥混戰(zhàn)的社會現(xiàn)狀,看到了掙扎于亂世之中的人們?nèi)缦N蟻般任人踐踏,感會于心、發(fā)于詩詞。趙藩詞的深刻性也鮮明地反映在對清廷統(tǒng)治者的昏庸無能、帝國主義的掠奪侵略的憤懣、揭露與批判,體現(xiàn)了強烈的憂患意識。趙藩大體與康有為,梁啟超同時代,那時正值英法俄日德等帝國主義國家對我國領(lǐng)土蠶食鯨吞之際,喪權(quán)辱國的清政府,不惜出賣國家的主權(quán),以求茍延殘喘的片刻之安,與列強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愈演愈烈,這些都在他的詞中有所表現(xiàn)。趙藩還通過對祖國山河的謳歌,對鄉(xiāng)情、親情、友情及民族文化情結(jié)的抒發(fā),體現(xiàn)了人民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趙藩大量的山水花鳥詞、詠物詠史詞、唱和惜別、懷舊寄內(nèi)等方面的詞作,或抒發(fā)美好的情操、或寄寓崇高理想、或泄胸中塊壘,或借古諷今褒貶善惡、美丑、真假、得失。他的詞,道人之所欲道,言人之所欲言,寫出了人民的心聲。趙藩詞的人民性還反映在強烈地對國家前途、人民命運的關(guān)注,對革命的同情、企盼和參與,充分體現(xiàn)了他堅定的革命精神,具有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
趙藩被稱為“滇士之魁,清儒之殿”[10],他的詞多體兼收。趙藩的詞的長調(diào)幽怨委婉,如《一萼紅》《滿江紅》《金縷曲》。小令清新明快,如《十六字令》《江南好》《調(diào)笑令》。他的詞,總是有感而發(fā),或直陳感慨,毫不隱諱;或繪景繪情,情景交融;或慷慨悲歌,鏗鏘有聲;或抒發(fā)情思,幽怨委婉。可謂是“不名一家,不拘一格,變幻離奇,不可測度”。他的詞大多數(shù)感情強烈、真摯,從不同的側(cè)面表現(xiàn)了他赤誠的愛國、憂國、憂民的思想。有婉約之風(fēng),亦有豪邁之氣,有平實之感,亦有沉郁之傷??梢哉f是語高意妙、性情真摯、才思俊逸。
趙藩的詞作題材多樣,內(nèi)容深刻,兼收并蓄,展現(xiàn)了清末民初的真實圖景,傳達了詞人細(xì)膩深沉、憂國憂民的心聲。趙藩詞作以真摯沉郁的思想和搖曳多姿的風(fēng)格特色為滇詞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趙藩生于云南、長于云南,在一個承前啟后的年代,于亂世之中堅持自己的操守與方向,承擔(dān)起繁榮云南文化的使命與責(zé)任,并且培養(yǎng)出了周鐘岳、趙式銘、方樹梅等為云南的文學(xué)文化傳承與興旺嘔心瀝血的學(xué)者。目前對趙藩詩歌、楹聯(lián)的研究很多,但對其詞作的關(guān)注相對較少,趙藩作為云南一代文豪,對其詞的研究對豐富趙藩的相關(guān)研究以及推動滇詞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