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斌 黨喜靈
摘 要:探索了“交互-自主”微課式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可行性,并在“城軌正線信號設備”課程的技能訓練環(huán)節(jié)進行實踐。結果表明,“交互-自主”微課式教學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與自我探究能力。
關鍵詞:交互-自主;微課式;教學模式
1 緒論
一直以來,我國的教育都是以課堂為知識傳授的主要手段。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有以下幾個共同的特點,一是它都屬于“講與受”型的“教與學”模式,是一套完整而系統(tǒng)的教授過程。二是缺乏師生雙向的交流,因為傳統(tǒng)教學課堂基本都是教師講解與學生接受知識的一個單向過程。因此,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與積極性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中無法調動,也就慢慢的產生了厭學情緒,如此下去課堂教學效率更加低下。
隨著我國對高等職業(yè)教育的日益重視,越來越多的高中畢業(yè)生投身到高等職業(yè)院校學習中來。但是由于受到應試教育制度的影響以及教學實訓設施短缺的限制,很多職業(yè)院校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風格、教學策略和學習風格等仍然沒有很大改觀,由此嚴重地影響了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yǎng)質量和速度。因此,無論從就業(yè)人才需求規(guī)格方面,還是從我國對高等職業(yè)教育改革的渴望性方面都應該進行教育改革,因其沒有現(xiàn)成的模式,需要不斷的摸索。
隨著時代發(fā)展,出現(xiàn)了“微”的提法,“微課”在教育教學中迅速提出并運用。我國最早以胡鐵生等專家為代表對微課進行了定義。微課除了是視頻資源外,最主要的它是一個完整教學主題,包含了知識點、互動環(huán)節(jié)等,在沒有教師講授情況下,微課可以用于學生自主學習,從而為學生處于一個“真實”的教學環(huán)境中。
本文就“交互-自主”微課式教學模式進行探索并進行了實踐。以城市軌道交通通信信號技術專業(yè)的“城軌正線信號設備維護”課程為例子,該課程是一門專業(yè)核心課程,課程內容多,時間久,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使學生聽課積極性下降,學習成效低下。利用“交互-自主”式教學使課堂發(fā)生翻轉,使學生的學習更為輕松。對于教師而言,“交互-自主”微課式教學可以針對難點、重點,充分利用豐富資源解決傳統(tǒng)教學存在的不足。對于學生而言,“交互-自主”微課式教學可以讓學生重復學習與查漏,可實現(xiàn)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是自主學習的有益資源補充。“交互-自主”微課式教學使課堂發(fā)生翻轉,課堂不再以教師為主體,而變?yōu)橐詫W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助的教學形式,成為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與能力的一種全新途徑。
2 “交互-自主”微課式教學設計
2.1 設計原則
掌握學情,有的放矢。為了促進學生能夠有效的學習,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前,必需要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哪些方面或因素的影響,只有這樣做出的教學設計才具有針對性、個性化和實用性。基于以上情況制定出科學、可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
基于學情,確定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能否實現(xiàn),不在于高低,而在于學生能否掌握教學內容,從而掌握教學內容。因此,教師在了解學情的基礎上,并根據(jù)學情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既能完成教學要求,又能夠讓學生起來不吃力。
確定教學內容,設計教學資源。學生要達到什么樣的教學目標,是與學生學情密不可分的,通過有效分析兩者,就可以確定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哪些教學資源,通過這些教學資源來有效的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完成。
設計學習環(huán)境,實現(xiàn)自主學習。課堂時間是有限的,只有通過課后學習,學生才能獲取更多知識與扎實掌握已學知識,所以教師需要在微課中嵌入課后要解決的問題,來使學生有效的進行知識獲取。
查漏補缺,自我考核評價?!敖换?自主”微課式教學不但能夠實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還要能夠對學生課前、課中、課后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并進行有效的評價。因此,教師可以設計注重過程性評價的內容,如課前的預習情況、課中的問題解決情況、課后的反思情況等等。
2.2 設計內容
如何培養(yǎng)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是職業(yè)教育辦學的歷史使命,也是高等職業(yè)教育工作者的職責。
2.2.1 課程內容序化
“交互-自主”微課式教學給學生以開放性的教學。所以,《城軌正線信號設備維護》課程內容的整合和開發(f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冻擒壵€信號設備維護》課程分為四大知識模塊,主要包括聯(lián)鎖設備、信號機、地-車通信設備、轉轍設備、軌旁ATP設備。
那么在對課程進行序化時,不能再按章節(jié)或任務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而是以知識點為主,而又不能對每一知識點進行錄制微課,所以在課程教學設計過程中,如何選擇課程內容,既能包含《城軌正線信號設備維護》課程的五大模塊教學內容和多項知識點,且難易程度要適中,又能夠讓學生由淺入深地把知識和技能滲透和吸收是研究的一部分內容,是“交互-自主”微課式教學的關鍵一步。
2.2.2 交互式課堂設計
如何實現(xiàn)“交互”?要實現(xiàn)教學目標,教師就要進行一些有效的規(guī)劃,如課前學生要預習什么,課堂上討論什么交流什么,課下學生自主看什么學什么等。如果教學設計規(guī)劃不好,那么就失去了“交互-自主”式的意義,無法完成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
2.2.3 高質量的“交互-自主”式微課視頻制作
微視頻制作,不是簡單的錄屏與配音,而是用什么樣的手段、資源、方法相互配合來完成一個知識點的有效呈現(xiàn)。制作出的微課視頻要與教學內容相吻合,與教學目標相適應,如果學情分布不均,可以設計差異性多版本的微課視頻供學生選擇。
教學視頻的視覺效果、互動性、時間長度等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一般在進行視頻制作時,可以考慮以問題引入,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學生思考,進而慢慢進入思考與學習狀態(tài),且錄制視頻的時長應控制在5-6分鐘,這是學生觀看視頻學習的最佳時間。
3 應用
3.1 課程內容序化與教學設計
城軌正線信號設備維護根據(jù)大綱要求,包含聯(lián)鎖設備、信號機、地-車通信設備、轉轍設備、軌旁ATP設備等,在內容序化時,可根據(jù)先學習地面信號設備,再學習配套的車上信號設備,也可先學習正線室外信號設備再學習配套的室內信號設備,本例中采用第二種。
內容序化后就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教師就要根據(jù)知識的重難點思考以下問題:一是課前要讓學生看什么,要怎么樣突出重點;二是課堂上討論什么交流什么,要解決哪些問題;三是課后完成什么。
在進行直流轉轍機單元控制電路原理教學時,根據(jù)教學計劃知識,本知識點要求學生通過學習會分析直流轉轍機單元控制電路原理,并能夠根據(jù)故障現(xiàn)象分析故障原因。由此把本知識點分解為三部分,即為啟動電路、動作電路及表示電路,以表示電路為例。課前要求學生能夠看識別表示電路中各符號的意義、能夠了解表示電路定位與反位的電流路徑,為課上的故障舉例分析打下基礎;課上首先針對學生課前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決,然后進行故障處理案例分析以強化學生對表示電路的理解與掌握;課后給學生們布置一些城市軌道交通實際案例,要求每位學生獨立分析完成。
3.2 視頻制作
微課的最大特點就是短小精悍,在最短的時間內提供最重要的知識點與最大的信息。教師根據(jù)教學設計自行錄制教學視頻,由于道岔表示電路原理涉及定位與反位兩種表示,可考慮分開進行錄制,每段視頻在5分鐘內,這樣做一是可以使每一個視頻都針對一個特定的知識內容;二是利用較短的時間集中注意力有效解決問題;三是學習過程中可以對視頻進行自由控制播放,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另外還需要錄制1-2個故障分析案例,可以讓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提前學習。下圖為定位表示電路電流路徑視頻截圖。
在教師開發(fā)視頻課程時,需注意如何使得學生積極參與到視頻的學習中去。
3.3 考核方法設計問題
“交互-自主”微課式教學的評價,應該多方面、多角度進行,與傳統(tǒng)只有教師評價不同。這種模式下,可以由教師、學生、輔導員等多方面作為評價者,可以體現(xiàn)在課前預習情況、課中交互與活動情況、課后的知識掌握與總結情況及各種原始數(shù)據(jù)等多角度。
4 小結
“交互-自主”式微課教學使課堂發(fā)生了顛覆性的變化。形成了課前知識學習、課中解決問題、課后還要完成更高層次的“知識探究”。通過驗證表明,“交互-自主”式微課教學使學生學習目的更加明確,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學習興趣更高,學生學習感覺收獲更大,對授課老師滿意度更高。
參考文獻:
[1]李海英.“微課”高校教育教學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價值工程,2014(12).
[2]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
[3]鄧亮.基于“雨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與實踐[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02).
[4]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04).
[5]馬文寧,孟彬.混合式教學在大學計算機公共基礎課中的推廣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
作者簡介:黃斌(1983-),男,河南南陽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
*通訊作者:黨喜靈,女,碩士研究生,副教授,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研究方向:積極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