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黨員教資力量薄弱、民族語言學習資料更新慢等問題,蘇尼特右旗與內蒙古黨校合作,于2015年起創(chuàng)新開展了“北疆黨旗飄、馬背上黨課”三級黨校送教下基層活動,使黨員教育更具實效性、針對性、精準性。
創(chuàng)新“三項機制”,構建黨員教育新格局。一是建立定期座談調研機制,明確送教需求。旗委組織部、旗委黨校組成調研組,定期深入各級黨組織座談調研,三級黨校共同確定送教需求,確定每年8月第一周為“送教周”,推出“基礎課程+個性化”培訓方案。二是實行動態(tài)組建講師隊伍機制,增強送教實效。縱向上,通過黨員點名、講師申請、組織選派,由三級黨校組成送教講師隊伍,建好培訓“課件庫”。橫向上,旗委組織部牽頭,構建“1+N”送教機制,送教師資向旗內專業(yè)部門的業(yè)務人員拓展,根據(jù)培訓目標將黨員教育培訓任務分解到相關職能部門。三是建立雙向評估反饋機制,提升送教質量。開展“到家門問事”活動,采取個別訪談及組織學員測評的方式,從授課內容對授課老師進行評估,三級黨校對學員的態(tài)度、過程和效果等作評價,并將結果反饋給旗委組織部。旗委組織部形成《培訓效果意見反饋書》,為下一次修正培訓計劃提供科學依據(jù)。
創(chuàng)新“三種形式”,推動黨員教育全覆蓋。一是黨員領導干部“集中式”培訓。邀請內蒙古黨校專家教授,采取“集中式”學習和深入研討的方式,舉辦專題培訓。二是黨務工作者“點穴式”培訓。探索建立“大小教員一起講” “大小課堂一起上”兩個教育載體,指定黨校教師、處級領導、旗級宣講員作為大教員,開展集中授課,明確支部書記、支部委員作為小教員,幫助黨員干部理解深化教育內容,實現(xiàn)黨支部書記全員輪訓和支部黨員全員培訓。三是基層普通黨員“覆蓋式”培訓。采取“線上+線下”模式,借助旗黨建網、黨員教育微信等平臺,開設主題教育學習專欄,定期推送理論文章、知識要點等;組織送教隊伍深入到嘎查村、社區(qū)及黨員中心戶家中,通過典型帶學、結對幫學、上門送學等形式,實現(xiàn)了送教活動全覆蓋。特別是,通過“巡回表演+宣講”形式,推動主題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
做好“三個結合”,推動廣大黨員以行踐學。一是與“推動脫貧攻堅”相結合。將脫貧工作領域的各級各類黨員干部列為培訓對象,連續(xù)兩次與河南大學合作,開展“抓黨建促脫貧”能力素質提升培訓;安排10個專業(yè)部門對全旗23名包片處級干部、63名第一書記和666名幫扶干部集中輪訓。二是與“促進基層發(fā)展”相結合。把“兩委”班子、合作社領辦人等列為培訓對象,組織三級專家學者,聯(lián)合業(yè)務部門,進行現(xiàn)場教學、技術指導等。三是與“服務居民群眾”相結合。通過開門入戶納諫、座談交流互動等多種渠道,收集群眾意見建議,制定整改臺賬,列出問題清單,明確責任部門、責任領導、整改時限。
(蘇尼特右旗委組織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