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恒新
(兗礦魯南化工有限公司,山東滕州,277500)
合成氨主要是指氫與氮在高壓、高溫、催化作用下所形成的氨,在化學工業(yè)中氨是有機化工及化肥工業(yè)重要原料之一。20世紀初期開始發(fā)展合成氨工業(yè), 將其視為火炸藥工業(yè)主要原料,在此基礎上轉而為工業(yè)、農業(yè)服務,伴隨技術革新及市場發(fā)展,合成氨需求量與日俱增。催化技術主要是指運用有效的催化劑進行催化反應,達到節(jié)約原料,增強原料活力,滿足工業(yè)生產需求的目的?;诖?,為使合成氨工業(yè)良性發(fā)展,探析有關技術與工藝發(fā)展方略顯得尤為重要。
合成氨工業(yè)需在低壓、低溫基礎上保障催化劑具有更高活性,當前在高溫下工業(yè)催化劑具有超9成的催化效率,例如475℃+、15MPa條件下A301催化劑具有接近100%的催化效率。合成氨工業(yè)單程轉化率約為15%—25%,氣體循環(huán)追加動力消耗。若想增強單程轉化率及催化劑活性需降低反應溫度。英國BP公司發(fā)明釕催化劑,我國創(chuàng)立FeO基催化劑系統(tǒng),助推合成氨催化劑步入全新發(fā)展階段。
將釕作活性成分,活性炭為載體,金屬鉀、鋇為促進劑的催化操作,可提高氨合成綜合效率,常壓下69kj/mol為其活化能。為保障釕這種稀貴金屬充分利用,需在高分散載體上予以制備,其中浸漬法最常應用。據統(tǒng)計,載體、母體化合物、制備方式、助催劑等均對釕催化劑的綜合性能產生一定影響。N2在鐵催化劑與釕催化劑解離吸附效果基本一致,是合成氨控制速率重要步驟,同時二者反應存在區(qū)別,NH2受H2吸附抑制作用明顯,釕催化劑上NH3抑制相對不顯著。
為保障單杠合成效果更優(yōu),將壓力設定為8.96MPa,同時在該壓力作用下能夠節(jié)約催化劑投入成本及合成時間,其中KAAP合成塔是核心,具有大型化、單系列特征,運用熱壁塔,該塔為四床層,以間接的形式經由換熱徑進行催化反應,在同一筒體內裝置內部換熱器及四床催化劑。將鐵催化劑裝在第一床裝置內,占總量1/2,其余床裝置內填充釕催化劑,壓力在8.96MPa狀態(tài)下出口端氨體積約為21.7%。應用KAAP工藝技術合成氨每噸生產成本可節(jié)約2.5美元左右,節(jié)能約為1.2GJ。1992年首次釕基合成氨催化投產活動表明,鐵催化劑、釕催化劑壽命相當,同時與活性炭載體變化情況關系緊密,其催化劑毒物、抗毒性二者亦相當[1]。
將煤視為原料的合成氨工藝主要囊括等壓合成氨工藝技術、微加壓合成氨工藝技術、升壓合成氨工藝技術,對壓力參數有一定要求,以等壓合成氨工藝技術為例,其將壓力規(guī)設為8.5MPa用以制氣,合成氨則將壓力調整為7.5MPa。在應用等壓合成氨工藝技術進程中運用低壓低溫合成氨催化劑,其中ICI(英國)公司研發(fā)74-1型鐵鈷系合成氨催化劑,我國浙江大學通過10余年研究將A301型低壓低溫合成氨催化劑視為主要原料,作為新型催化劑之一其活性相較于74-1型催化劑較優(yōu),為我國研究低壓合成氨工藝技術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經由試驗可知,A301催化劑在6000—8000h空速及7.0MPa壓力條件下氨體積分數超10%,與等壓合成氨工藝技術經濟型發(fā)展要求相契合。以大型合成氨工廠為例,在8.53MPa條件下應用水煤漿、粉煤渣、渣油等原料制氣,施加等壓合成工藝技術,基于省去合成氣壓縮機設施,動能合成消耗節(jié)約4309.49kW,103.43kW·h為噸氨節(jié)電量,該催化技術應用價值可見一斑。
受催化劑活性、化學平衡、高壓高溫制備等條件影響,合成氨單程轉化率約為15%-25%,氣體循環(huán)加速動能消耗。在溫度升高后反應速率加快,降低平衡氨濃度,現有催化劑如Ru催化劑、A301催化劑等在475℃+條件下反應接近或達到平衡氨濃度。基于此,低溫活性催化劑成為提高催化劑應用效率新原料,通過降低反應溫度保障催化劑在低溫下保持良好的活性。為規(guī)避化學平衡限制,可應用非平衡限制氨加氫工藝技術,超臨界合成技術中流體兼具液體、氣體性質,兼具氣體擴散性、黏性及液體密度,使催化劑傳遞性能得以提升,提高催化劑選擇性、轉化率。例如,應用氮氣+氫氣制備利用介質超臨界特性,從催化劑表面將氨萃取下來,由超臨界介質包裹氨,繼而降低氣相氨及催化劑附和濃度,加速正向反應,保障順利生成氨。從宏觀來看,能夠打破3/2H2+1/2N2=NH3平衡,最終得到不可逆反應,提升合成氨單程轉化率,達到節(jié)能降耗目的[2]。
我國合成氨生產規(guī)模約為4500萬噸/年,國內需求助推氮肥工業(yè)發(fā)展與國際接軌,合成氨工藝國際市場競爭力提升,該工藝將產品結構升級、原料整合視為發(fā)展主要方向,改良合成氨工藝經濟性。
我國合成氨工藝技術將朝著規(guī)模化方向發(fā)展,環(huán)境友好型工藝技術、催化劑、裝置設備被市場所接納,4000-5000T/D是單系列合成氨裝配工藝技術理想水平,其中以天然氣為主要原料的技術手段合成氨產能與之趨近。應用工業(yè)自動化技術手段提高合成氨工藝效率,將人力從該工藝中解脫出來,提高工藝精度,使合成氨工藝技術效果更佳[3]。
為改善合成氨工藝經濟性,提升合成氨競爭力,在全球原油供應率降低條件下,需改善核心原料結構,避免因原油資源不足降低合成氨生產制造綜合質量,通過“多聯(lián)產”助推有關工藝技術創(chuàng)新爭優(yōu)。
釕催化劑中的原料屬于稀缺金屬,在化學平衡條件影響下催化劑工藝技術應用效率有待進一步提升,達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繼而助推合成氨工藝技術良性發(fā)展。基于此,未來我國合成氨裝置需持續(xù)改進升級,確保生產過程絕少產生廢物、副產物,實現“零排放”清潔型加工制造目標。
針對工藝技術進行改造,如采用煤氣化工藝合成氣,創(chuàng)建空氣分離流程,應用全低壓技術壓縮空氣,為合成氨提供中高低壓氮氣及工藝氧氣;創(chuàng)建耐疏變換流程,應用耐疏變化工藝技術轉變CO;創(chuàng)建酸性氣體脫除流程,應用低溫甲醇清洗工藝技術,實現脫硫脫碳目標,除去合成氨中的CO、HS等成分,繼而達到提高合成氨生產可靠性目的[4]。
綜上所述,合成氨是我國工業(yè)制造重要原料之一,為保障該原料加工生產效果更佳,需針對催化劑技術加強研究,豐富催化劑種類,改進催化劑技術參數,在此基礎上助推合成氨工藝朝著自動化、集成化、大型化方向發(fā)展。通過裝置、原料等要素的改良助推合成氨工藝可持續(xù)發(fā)展,用“多聯(lián)產”及再加工取代“油改煤”、“油改氣”原料結構,提高合成氨生產可靠性,繼而提升我國合成氨節(jié)能降耗生產能力,滿足新時代合成氨工業(yè)發(fā)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