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jīng)常對事業(yè)感到恐
慌,感到現(xiàn)實和理想距離是如此之大。不只我有這種感覺,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事業(yè)恐慌的時代?,F(xiàn)在或許比以前更容易過上好生活,但卻也比以前更難保持冷靜,或是不為事業(yè)感到焦慮。為何我們會變成事業(yè)焦慮的囚徒,不時抱頭痛哭?
那是因為:我們身邊的那些勢利鬼。勢利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勢利,就是以一小部分,來判斷整個人的全部價值。當今最主要的勢利,是對職業(yè)的勢利。
派對中,當被問到最有代表性的問題“你是做什么的”時候,一個人的回答將決定對方接下來的反應(yīng):對方可能會對你在場感到榮幸,或是開始看表找個借口離開。大部分人所愿意給出的關(guān)愛、尊重取決于他人的社會地位。這就是人們?nèi)绱嗽诤跏聵I(yè)和成就,以及金錢和物質(zhì)的原因。人們活在一個物質(zhì)能帶來大量情感反饋的時代。而人們想要的不是物質(zhì),而是背后的情感反饋。
還有另外一些因素也使我們比過去更難獲得平靜。擁有自己的事業(yè)雖然很不錯,但同時,人們也從未對自己短暫的一生有過如此高的期待。這個世界用許多方法告訴人們,他們可以無所不能。這造成了一個問題:嫉妒。大家恐怕很少會嫉妒英國女王,雖然她那么富有。因為人們覺得和她來自兩個世界。兩個人越是年齡、背景相似,越容易陷入嫉妒的苦海。雖然事實上,今天一個人變成比爾·蓋茨和在17世紀成為法國貴族一樣困難。但人們的心理感受卻云泥之別。媒體讓人們覺得人人都可能成為比爾·蓋茨。書店里有兩類書,一種告訴你“你能做到!你能成功!沒有不可
能!”另一種則教導你如何
處理 “缺乏自信”或 “自我感覺極差”。
在中世紀英國,人們會覺得一個窮人 “不走運”,而現(xiàn)在美國,他會被叫作“失敗者”。這顯示了400年的社會演變后,究竟誰該為人生負責的看法的改變:不再是神決定命運,而是自己。
另外,當我們想到 “失敗”,恐懼的不只是失去收入和地位,更是他人的評論和嘲笑。當今世界最會嘲笑人的就是報紙,每天一打開報紙,都能看到那些把自己生活搞砸的人,被人們在茶余飯后挖苦。西方傳統(tǒng)留下了來自古希臘的“悲劇”。這是專門描繪人類失敗過程的藝術(shù),同時也包含了某種同情。幾年前我和編輯聊西方藝術(shù)中最偉大的幾個悲劇故事,我想知道他們會如何以新聞方式呈現(xiàn)這些經(jīng)典悲劇故事。
我們談到了 《奧賽羅》,我要求他們以這個故事寫一個頭條,他們寫道: “移民因愛生恨,刺殺參議員之女?!倍?《包法利夫人》則是: “不倫購物狂信用欺詐,出墻婦女吞砒霜?!边@些人真的很有才。
現(xiàn)代社會令人焦慮的另一個緣故是,除了自己,人們不膜拜任何事物,人們對自己評價極高。為什么不呢?人類把人送上了月球,達成了許多不可思議的事。人類開始習慣于崇拜自己。歷史傳統(tǒng)一直都是敬拜一位人類以外的靈體,神、自然力、宇宙……而如今,人們逐漸失去了這種習慣。
——摘自[英]阿蘭·德波頓著: 《溫和的成功哲學》,陳廣興、南治國譯, 《文匯報》,2013年8月2日
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單純而強烈的三種感情。這些感情如陣陣颶風,吹拂在我動蕩不定的生涯中,有時甚至吹過深沉痛苦的海洋,直抵絕望的邊緣。
我所以追求愛情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愛情有時給我?guī)砜裣玻@種狂喜竟如此有力,以致使我常常會為了體驗幾小時愛的喜悅,而寧愿犧牲生命中其他一切。其次,愛情可以擺脫孤寂——身歷那種可怕孤寂的人的戰(zhàn)栗意識有時會由世界的邊緣觀察到冷酷無生命的無底深淵。最后,在愛的結(jié)合中,我看到了古今圣賢與詩人們所夢想的天堂的縮影,這正是所追尋的人生境界。雖然它對一般的人類生活也許太美好了,但這正是我透過愛情,所得到的最終發(fā)現(xiàn)。
我曾以同樣的感情去追求知識,我渴望去了解人類的心靈,也渴望知道星星為什么會發(fā)光,同時我還想理解畢達哥拉斯的力量。
愛情與知識的可能領(lǐng)域,總是引領(lǐng)我到天堂的境界,可對人類苦難的同情卻經(jīng)常把我?guī)Щ噩F(xiàn)實世界。那些痛苦的呼喚經(jīng)常在我的內(nèi)心深處引起回響。饑餓中的孩子,被壓迫被折磨者,給子女造成重擔的孤苦無依的老人,以及全球性的孤獨、貧窮和痛苦的存在,是對人類生活理想的無視和諷刺。我常常希望能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去減輕這不必要的痛苦,但我發(fā)現(xiàn)我完全失敗了,因此我自己也感到很痛苦。
這就是我的一生,我發(fā)現(xiàn)人是值得活的。如果有誰再給我一次生活的機會,我將欣然接受這難得的賜予。
——摘自[英]威廉·羅素著:《我為何而生》,胡作玄、趙慧琪譯, 《福建論壇 (社科教育版)》,200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