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東
鄂爾多斯市廣播電視臺 內蒙古 鄂爾多斯市017000
無論是傳統(tǒng)媒體還是新媒體平臺,主持人往往是采訪、播音一體化,大多數主持人只有播音主持的背景,沒有一線采訪的實踐,這就要求主持人具備“主持特色”的采訪技巧。借助采訪,主持人可以和各個行業(yè)的專家對接,通過專家的聲音豐富節(jié)目內容,展現更為深廣的社會圖景。
多數采訪是先策劃再對接。然而不是所有的好故事都能在辦公室策劃出來,很多精彩的故事在路上、在街頭巷尾、在田間地頭。主持人“時刻準備著”的狀態(tài)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好素材、好故事。
以作品《盲人創(chuàng)業(yè)者——王三雄》為例,采訪線索來源于偶然的契機。主持人在聽說東勝盲人按摩療效非常好后,便去了診所,實地了解到盲人王三雄成長的故事。王三雄后天失明,身殘志堅,通過刻苦學習不僅掌握了按摩技能,創(chuàng)業(yè)后幫助7位盲人在自己的診所成功就業(yè),還吸納了3位下崗職工。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盲人自強不息、與命運抗爭的故事鼓舞了許多人。節(jié)目達到了較好的傳播效果,還引起鄂爾多斯殘聯(lián)等相關部門的關注和支持。王三雄的診所之后發(fā)展成商貿公司,成為殘疾人創(chuàng)業(yè)的典范。
一個不善于傾聽的人,不會是一個善于提問的人。認真去聽,是主持時容易被忽略的一項技能,需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和學習。
傾聽,還會外化成某種表現形式,被采訪者能夠從眼神、表情中感覺到采訪者的真誠度,雙方之間形成一種良性互動。聽得專注,會激發(fā)被訪者繼續(xù)講述的熱情,甚至會有即興的靈感迸發(fā)。
在和嘉賓面對面的時候,要積極利用好“副語言”的輔助功能。所謂“副語言”,是在有聲語言之外的交流行為。例如:主持人和嘉賓面對面,通過身體態(tài)勢、動作、眼神、面部表情、手勢等非語言行為,表達出“我明白了,接著說”等信息,都屬于“副語言”。主持人既不能給對方造成壓力,也不能表現得漫不經心,而是要讓被采訪者感覺到親切、自然。好的傾聽者要讓被采訪者感覺到自己表達的內容是有價值的。
一場采訪并不是從主持人拋給對方一句“請回答”開始的,從主持人和被采訪者照面時便可能開始了,甚至更早。1992年,北京人民廣播電臺著名主持人蘇京平來鄂爾多斯采訪,在乘車時蘇老師就打開了錄音設備,把雨打在212吉普車帆布棚子的聲音錄了下來,播出時呈現出自然而真實的狀態(tài),使觀眾仿佛身臨其境,也為人物出場營造了氛圍。
在采訪中,被采訪者容易緊張,所以主持人需要運用一些技巧來化解這種局面。在采訪鄂爾多斯市民營企業(yè)家盧書濤時就遇到過類似情況,在采訪中,盧書濤有些緊張,主持人沒有一上來就發(fā)問,而是聊起了她的孫女,拉近了兩人的距離,緩解了緊張氛圍,盧書濤很快找到了狀態(tài),此時再進入預定的提綱,采訪就順利了許多。采訪要用心,需要主持人認真觀察,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如此才能贏得話筒前的主動,聽到對方心靈深處的聲音。
打開話匣子只是成功了一半,主持人既要留心傾聽、用心交流,又要縱覽全局、把握分寸尺度,以期被采訪者流露出自然靈動的狀態(tài)。日常講話可以隨意性強,采訪中對話卻要層層推進,要有節(jié)奏有章法,這便是考驗主持人能力的時候??刂圃掝},保護嘉賓的自信心,使對方能夠侃侃而談,是采訪過程中始終應該注意的,提前了解,溝通,心里有譜,是控場的前提。
“采訪”不是簡單的一問一答,而要深入到被采訪者的生活中,通過真實的體驗得到全面的認識,以增加節(jié)目的深度。以柴靜為例,她在采訪時經常以當事人的視角進行,為了讓虐貓女主角道出真實的想法,柴靜深入到了女護士的生活中,和她一起上班,一起在簡陋的KTV唱歌,走進人物的內心,從當事人的視角對虐貓事件做了剖析。
錄音采訪可以補充,不妥之處可以重來,與錄音采訪不同,直播采訪是線性的,因此加重了被采訪者的心里負擔。所以在走進直播間之前,主持人應該盡可能到被采訪者工作生活的地方進行先期采訪,可以有效消除緊張情緒,使直播采訪更順當。可以采訪嘉賓本人、也可以采訪他身邊熟悉的親朋好友。在請全國三八紅旗手施美珠進入直播間之前,主持人先去了施美珠制衣廠,從員工那里了解到施美珠經理的感人事跡,并將員工陳振華感動到泣不成聲的一段音響在直播時插入,使直播采訪更立體化,也使第一次進直播間的施美珠緩解了緊張感,從而使直播節(jié)目呈現出自然的狀態(tài)。
直播間采訪要調動嘉賓熱情。采訪前主持人要認真準備,但是提問要真實自然,不能機械地讀采訪提綱。采訪是富有思想的“談話”,主持人提問越真實,對方回答就越豐富。在采訪鄂爾多斯文化名人張華的時候,主持人聲情并茂的朗誦了他的作品《黃河》,張華老人的情感被調動起來,整個采訪過程投入且富有激情。
主持人作為聲音產品的生產者,要把每一次采訪都當作一次提升自己的機會,反復磨練主持溝通能力,為聽眾呈現有深度的采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