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偉
日常生活中,很多的錯誤用藥習慣是不被大家所關注的。藥師簡單總結了常見的用藥壞習慣,來看看您占了幾條?
躺著服藥
生病了臥床休息,有些人,特別是重病在身的老人,習慣于躺著服藥。但是,一些口服藥片或膠囊容易黏附在食管壁上,藥物不能被吸收,反而刺激食管黏膜,引發(fā)局部炎癥,甚至損傷食管,造成潰瘍。躺著服藥,也會造成老年患者吞咽困難,稍有不慎就容易發(fā)生誤吸,水或藥物誤入歧途到氣管中,會引起嗆咳,嚴重的會出現(xiàn)吸入性肺炎的危險。
正確的服藥姿勢應該是端坐或站立,如果患者能站立或端坐,請按這個體位服藥。如果患者不能完全坐起來,在服藥的時候,也至少應該抬高上身再服藥。
干吞藥片或膠囊
干吞藥,沒有水的送服,藥片或膠囊容易黏附在食管黏膜上,會刺激和損傷食管黏膜,嚴重者能夠造成潰瘍;還可能因為沒有足夠的水來幫助溶解,藥物在體內(nèi)的崩解和吸收過程受阻,影響療效。
正確的辦法是根據(jù)說明書的要求服用:①分散片和泡騰片,可以先加100~200ml的水,讓藥片崩解分散后飲用;②普通片劑可以直接用足量水送服;③咀嚼片則要求在口腔內(nèi)咀嚼后吞咽,如孟魯司特鈉咀嚼片。
所有藥物都掰開服用
藥物能不能掰開、研碎和咀嚼服用,取決于藥品的劑型。不分青紅皂白,所有的藥物都掰開或研碎服用是很危險的。比如,有的藥物是控釋制劑,如拜新同(硝苯地平控釋片)有大量硝苯地平被封包在一個“水庫”內(nèi),藥物到達體內(nèi)(胃腸道)后,在“水庫閘門”的控制下,緩慢勻速地釋放硝苯地平,達到穩(wěn)定地控制血壓的作用。如果掰開或研碎,“水庫”的大壩被破壞,大量的藥物突然迅速釋放,會造成嚴重的低血壓和反射性的心動過速。
用飲料送服藥物
某些藥物+飲料=毒藥。如:用牛奶送服左氧氟沙星(可樂必妥、利復星、來立信等),牛奶中的鈣可以和左氧氟沙星發(fā)生絡合反應,形成不能吸收的物質,影響吸收和療效;用果汁送服藥物,像西柚汁、橙汁、石榴汁中都有一些成分(呋喃香豆素等),可以抑制腸道和肝臟中某些酶對藥物的代謝,導致這些藥物吸收過多、濃度升高,造成藥物中毒或副作用增加。因此,正確的方法是用溫開水送服藥物。
服藥期間不“忌口”
藥物治療期間,必須要有一個好的飲食習慣,才可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比如:高血壓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時,要注意限制食鹽的攝入;糖尿病患者應該控制淀粉和糖的攝入量,多吃蔬菜,少吃淀粉多的主食和油炸的高熱量食物;對于服用甲硝唑(滅滴靈)呋喃唑酮、頭孢呋辛酯等抗生素的患者,必須忌酒,否則容易出現(xiàn)“雙硫侖樣反應”而傷害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