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愛琴
(長安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西安 710064)
為了應對西方話語霸權的挑戰(zhàn),構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權成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主流意識形態(tài)建設的重要課題。為此,學界開始研究構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權的相關問題。如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柴尚金在其《構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權的路徑選擇》一文中明確強調“我們抓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是要利用中國實力不斷走強并日益走向國際舞臺中心的有利時機,構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體系,推動國際社會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認同、理論認同和制度認同,從戰(zhàn)略制高點上爭取意識形態(tài)斗爭的話語權和主導權?!盵1]中國共產黨在九十多年的實踐中始終高度重視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體系和話語權建設,在中國共產黨確立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權的歷程中, 延安整風具有里程碑的歷史地位, 一定意義上說,延安整風是中國共產黨在進行自我革命的過程中確立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權的一條重要路徑,通過這一重要路徑,中國共產黨徹底破除了黨內教條主義對馬克思主義話語權的壟斷,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話語體系的中國化轉化??偨Y中國共產黨通過延安整風的方式確立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權的歷史經驗,對在新時代下建構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權,講好中國故事,維護好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fā)展。”[2]其話語權的實質就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地位問題,就是使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具有廣泛而深遠的社會影響。有學者認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從馬克思主義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毛澤東思想的嬗變意味著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tài)的范式轉換。對信奉馬克思主義、俄國革命經驗的中國共產黨來講,這一轉換的過程顯然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是一個科學——傳播——接受——效果的簡單線性過程,而只能是一個學習教育同時伴隨必要‘規(guī)訓’的結果。”[3]20世紀40年代的延安整風,就是這樣一次學習教育運動,通過這次運動,中國共產黨破除了教條主義話語對黨員干部的束縛,使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體系第一個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獲得黨員干部的認同,從而確立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話語權。
中國共產黨建黨伊始,就在黨內確立起了馬克思主義的話語權。但是,延安整風運動前,中國共產黨人一直沒有處理好如何正確對待馬克思主義和共產國際指示的問題, “在要不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要不要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黨內一直存在著分歧。”[4]而且“唯書”“唯上”的教條主義話語一直在黨內占據主流地位,結果給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帶來非常嚴重的損失,其中,以王明為代表的教條主義錯誤最為嚴重。1931年1月在黨的六屆四中全會上,共產國際代表米夫對中共黨的總書記向忠發(fā)以及黨內其他領導人(如周恩來)都不滿意,對他們都做了批評,并把27歲的王明推上了臺,王明自然成了忠實執(zhí)行共產國際路線的唯一代表。六屆四中全會后不久,因顧順章、向忠發(fā)的叛變,迫使在上海的中共中央緊急疏散,決定王明去莫斯科,周恩來去江西蘇區(qū),臨走前,他們成立了一個臨時中央來維持工作,王明選中與他思想一致、能忠實地貫徹共產國際路線的博古負總責。后來,這個臨時中央也很快轉移到中央蘇區(qū),教條主義錯誤路線開始在中央蘇區(qū)蔓延,直接導致第五次反“圍剿”戰(zhàn)爭的失敗和中央蘇區(qū)各根據地的喪失,紅軍被迫進行了艱難曲折的萬里長征。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長征途中召開了遵義會議,這次會議是黨的一次重大轉折,博古“左”傾中央的統(tǒng)治宣告結束,從而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當然,由于革命形勢所迫,遵義會議只是在軍事和組織方面糾正了王明教條主義,所以,教條主義話語錯誤在黨內并沒有得到徹底清算。
1937年11月抗戰(zhàn)初期,王明從莫斯科回國來到延安,作為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團長的他又教條地搬運共產國際指示,開始奉行右傾錯誤路線,指責中共中央的各項政策,放棄我黨在軍事上和政治上的獨立自主。新的教條主義開始蒙蔽、誤導廣大黨員,一些黨的高級干部也深受其影響,再度引起黨內思想混亂,而且嚴重干擾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正確路線的貫徹執(zhí)行,給中共領導的抗日戰(zhàn)爭帶來了很大損失,也間接導致了皖南事變悲劇的發(fā)生。王明的這種教條主義話語和行為給中國革命帶來的危害,毛澤東是深惡痛絕的,他曾經指出:“我們所要的是香的馬克思主義,不是臭的馬克思主義;是活的馬克思主義,不是死的馬克思主義”[5]。為了達到從思想上解決黨內矛盾,提高覺悟,統(tǒng)一思想,凝聚力量這個目的,黨中央決定在全黨范圍內開展一場整風運動,即通過黨的自我革命,以清除黨員干部中存在的教條主義思想與行為,所以,從根本上肅清教條主義話語在黨內的影響,徹底打破教條主義者對馬克思主義話語權的壟斷,是中共中央開展延安整風的重要緣由。
1938年10月,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針對黨內存在的教條主義話語傾向毛澤東向全黨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話語主題與任務,開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fā)展的話語空間,“其目的是要向全黨提出重新解讀馬克思主義的要求,以打破教條主義特別是王明‘左’傾教條主義對馬克思主義話語權的壟斷?!盵6]黨的六屆六中全會后,毛澤東特別注重黨員干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工作,從1939 年開始,在全黨有組織地掀起了一場理論學習運動,以引導黨員干部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克服黨內存在的教條主義,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經過兩年多的學習,雖然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是,成效并不大,仍然存在著理論和實際相分離的問題。這種情況引發(fā)了毛澤東強烈的反對教條主義錯誤、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迫切愿望,并把它視為黨的根本性的、關系中國革命成敗的問題。他認為要解決此問題:“非有一個全黨的動員是不會有多大效力的”[7]。為此,毛澤東和黨中央決定在全黨范圍內開展一場整風運動,以清除黨員干部中存在的教條主義思想與行為,實現全黨的思想統(tǒng)一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認同,確立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權的統(tǒng)治地位。
1942年2月至1945年4月,以延安為中心,中國共產黨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全黨整風運動,在這場運動中中國共產黨采取了一系列符合當時實際情況的戰(zhàn)略舉措,使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從根本上端正了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態(tài)度,逐漸從教條主義的話語禁錮中解放出來,完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話語認同,并為最終確立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話語權奠定了堅實基礎。
延安整風前,雖然毛澤東已經明確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任務,但是在黨內遇到了很大阻力。王明就曾提出:“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口號是錯誤的”[8]。毛澤東在與教條主義者斗爭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要想破除教條主義話語對黨員干部的思想禁錮,真正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必須破除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理解。為此,毛澤東強調:“應確立以研究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為中心”[9],延安整風自始至終都是堅持毛澤東所倡導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黨員干部經過整風逐漸克服了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錯誤,從根本上端正了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tài)度,從而掃清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話語發(fā)展的障礙。
為了確保全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運動順利實施并取得成功,黨中央進行了一系列組織安排,對整風運動的整個進程實施了強有力的領導。第一,成立總學習委員會(負責黨的高級領導機關)和分學習委員會(負責各部門各單位)整風領導組織。1942年4月3日,中共中央書記處決定延安各單位整風學習的負責人選:康生、李富春負責中央直屬系統(tǒng);王稼祥、陳云負責軍委直屬系統(tǒng);毛澤東負責中央黨校;何凱豐負責各學校(軍事院校除外);任弼時、高崗負責陜甘寧邊區(qū)。第二,中央主要領導同志通過直接參加整風和實際調查研究,了解各方面的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對整風進行具體的指導。第三,整風過程中,中央領導深入各單位進行演講、報告,闡明整風的目的、內容、宗旨和方針,解答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啟發(fā)干部的思想。如在整風過程中,毛澤東作《整頓黨的作風》、《反對黨八股》、《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等報告和講話,周恩來作《關于黨的“六大”研究》的報告等,其他領導同志,如劉少奇、朱德、任弼時、鄧小平等都在不同場合進行演講和報告。這些演講和報告,為整風運動提供了工作思路和指導意見,確保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順利完成并取得很大成就。
整頓“三風”是延安整風的重要內容和任務,它所整頓的是主觀主義、宗派主義、黨八股,這三個都是以教條主義為核心,其中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是延安整風的中心內容,整個整風運動都是圍繞著學風展開的。毛澤東認為,所謂學風,是我們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tài)度問題,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使我們同志的精神從主觀主義、教條主義的蒙蔽中間解放出來”[10]。為此,中央成立了由毛澤東擔任主任的總學習委員會,中央直屬機關、軍委直屬系統(tǒng)、陜甘寧邊區(qū)系統(tǒng)、文委系統(tǒng)和中央黨校都相繼建立了分學習委員會,在總學委和分學委的直接領導下,學風學習、黨風學習和文風學習順利開展。通過整頓“三風”,全黨認識突破了教條主義話語對黨員干部的思想束縛,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學風、黨風和文風。
1943年10月,在全黨整頓“三風”取得成功的基礎上,中共中央決定對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進行系統(tǒng)總結,以實現全黨思想的統(tǒng)一和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體系的高度認同,“把全黨思想納入到毛澤東所指明的方向”[11]。延安整風轉入研究和總結黨的歷史經驗階段。在此階段,毛澤東親自主編了《六大以來》、《六大以前》、《兩條路線》等黨史文件匯編,供黨員干部學習和討論。同時,針對同志們在學習中存在的一些疑惑或問題,1944年4月12日毛澤東在《學習和時局》的報告中,提出了總結黨的歷史經驗的方針和學習研究黨的歷史經驗的正確態(tài)度,即“實行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12],“對于任何問題應取分析態(tài)度,不要否定一切”[13]。這些思想觀點及時化解了黨員干部的疑慮和困惑,保證了整風學習順利開展。黨的高級干部通過認真學習和討論,總結我黨歷史上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認清了黨史上的重大路線是非問題,徹底清算了長期禁錮人們頭腦的教條主義思想他們越來越體會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體系的正確性,接受了毛澤東關于中國革命的系統(tǒng)理論與話語表述,全黨思想認識達到了空前的統(tǒng)一,從而實現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體系的高度認同,為隨后召開的黨的七大上確立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奠定了堅實基礎。對此,施拉姆曾評價說:“毋庸置疑,自1942-1944年整風運動結束時,他(毛澤東)己經成功地使他的同志們養(yǎng)成了從中國的具體情況出發(fā)觀察政治問題的習慣。他也確立了自己離開莫斯科而獨立的領導地位。”[14]
總之,一定意義上說,延安整風是中國共產黨在進行自我革命的過程中確立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權的一條重要路徑,其過程實質上就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權的掌握、運作和控制過程。通過延安整風,中共破除了黨內教條主義話語的束縛,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話語體系的根本轉化。
話語權不會從天而降,也不會自然就掌握在誰的手中。延安整風是中國共產黨確立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權的重要方式和路徑,這一實踐方式構成了后來黨的主流話語體系及話語權建設的經典范式。延安整風雖然已經過去70多年了,我們今天所面臨的形勢、任務和黨自身建設狀況與那時相比都有很大的不同,但延安整風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經驗依然散發(fā)著真理的光芒,對構建新時代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權大有裨益,值得我們借鑒。
優(yōu)良的學風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根本保證,也是鞏固提升馬克思主義話語權的內在要求。在延安整風過程中,毛澤東特別強調:“我們要的是馬克思主義的學風”[15],延安整風運動也始終強調要樹立馬克思主義的學風。通過延安整風,全黨消除了教條主義的學風,為確立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權奠定了基礎。新時代要提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權,就必須繼續(xù)弘揚延安整風精神,樹立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用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馬克思主義。這就要求我們用實踐的、發(fā)展的觀點來對待馬克思主義,面向實際, 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對馬克思主義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和發(fā)展。
延安整風是一次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和教育運動, 用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成果武裝黨員干部。通過學習, 黨員干部應用馬克思主義分析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極大的增強, 為最終確立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要應對西方話語霸權的挑戰(zhàn),提升主流意識形態(tài)話語權,就必須繼續(xù)弘揚延安整風精神,時刻保持理論創(chuàng)新,不斷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廣大黨員干部,實現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體系大眾化。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要堅持不懈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凝心聚魂,堅定全黨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共產主義理想,不斷提高全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理論思維能力和思想政治水平?!盵16]因此,在實踐中我們要貫徹落實好總書記的講話精神,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實際問題為中心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為人民大眾的精神支柱和行動指南;要根據新時代受眾的新特點,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增強理論教育的針對性、主動性和實效性。
延安整風作為一場全黨參加的范圍如此之廣的運動,如果領導不得力,其后果是不堪想象的。延安整風運動之所以取得成功,就在于黨中央緊緊抓住了組織領導這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對整風運動的整個進程實施了強有力的領導,從而確保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順利完成并取得很大成就。新時代全球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更趨激烈,鞏固馬克思主義話語權的任務更加艱巨,時代呼喚黨的思想理論建設創(chuàng)新發(fā)展,也熱切呼喚用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體系的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指導實踐。中國共產黨必須從延安整風中汲取營養(yǎng),針對新時代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和黨的建設任務,強化黨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組織領導,搞好黨員干部的主題教育活動,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對各級黨委所提出的明確要求。
鞏固和提升馬克思主義話語權是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核心。70多年前的延安整風既是黨的歷史上的一次重要思想教育運動,更是一場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權建構運動,在中國共產黨確立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權的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它的諸多做法和成功經驗對我們黨在新時代下建構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權有著長遠的借鑒意義。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要繼續(xù)弘揚延安整風精神,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步伐,不斷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體系,積極建構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權,以有效應對國際意識形態(tài)領域話語權斗爭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