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玉峰
近讀趙柱家先生主編、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的《子愷遺墨》一書,深感內(nèi)容豐富,資料詳實,給人啟迪、可資學習的地方甚多,讓我走近了豐子愷(公元1898—1975年),這位中國偉大的漫畫家。
一
作為以《子愷遺墨——豐子愷〈宇宙風〉插圖原稿》為書名的一部著作,豐子愷先生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為民國文藝期刊《宇宙風》雜志創(chuàng)作的十三幅畫無疑是全書的主體,書中的“豐子愷文章”“寫意豐子愷”及“豐子愷年表”,對于了解豐子愷這位偉大的漫畫家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宇宙風》雜志,1935年由林語堂先生創(chuàng)辦并擔任主編,1948年停辦,發(fā)行十二年,共出版152期?!队钪骘L》創(chuàng)刊之初,豐子愷即為刊物創(chuàng)作插圖,稱“人生漫畫”系列。自第121期起,豐子愷又為《宇宙風》繪制“特為本刊作畫”系列詩意畫。趙柱家先生輾轉(zhuǎn)收集到的這十三幅插圖原稿就是這個“系列”中的一部分。
豐子愷先生的幼女豐一吟在《讀父親豐子愷為〈宇宙風〉雜志創(chuàng)作的插圖原稿》一文中說:“山西友人帶來的這十三幅插圖對于研究父親的藝術(shù)、人生及中國繪畫史具有特殊的價值和意義。”趙柱家先生就是豐一吟文中所說的“山西友人”。
這十三幅插圖大都是反映平民生活的,如《貧女如花只鏡知》《阿婆三五少年時》《田翁爛醉身如舞,兩個兒童策上船》,無不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得以面世,彌足珍貴。
二
這本書最能使讀者走近豐子愷的是他自己的《豐子愷文章》。這些文章大都簡潔明快,娓娓道來,引人入勝,如數(shù)家珍。
什么是漫畫?豐子愷說:“漫,隨意也。凡隨意寫出的畫,都不妨稱為漫畫?!薄拔易髀?,感覺同寫隨筆一樣,不過或用線條,或用文字,表現(xiàn)工具不同而已。”(《漫畫創(chuàng)作二十年》)豐子愷的漫畫善于以簡括、醇樸、流暢的筆調(diào),單線平涂,生動而幽默地描繪人世間形形色色的生活。
豐子愷回顧自己作漫畫二十多年的歷史,約略可分為四個時期:第一是描寫古詩的時代(“自讀詩讀詞捕捉幻想,描寫我的漫畫”),第二是描寫兒童相的時代,第三是描寫社會相的時代,第四是描寫自然相的時代。
“寫意豐子愷”這一部分是與豐子愷同時期的學者、專家為豐子愷作品寫的序、跋和研究、評論文章,以及當代學者的文章。這些文章大都流暢好讀,如好友促膝談心,似兄弟暢敘家常。民國文人間,友情甚篤,惺惺相惜,感人肺腑,嘆為觀止。
1925年12月《子愷漫畫》出版時,鄭振鐸、夏丐尊作序,朱自清代序,俞平伯作跋。朱自清還為1927年2月開明書店出版的豐子愷的另一部《子愷漫畫》作跋。名人薦讀,影響巨大。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有感于豐子愷的創(chuàng)作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在《序》中說:“真的藝術(shù),不限在詩里,也不限在畫里,到處都有,隨時可得。能把它捕捉了用文字表現(xiàn)的是詩人,用形及五彩表現(xiàn)的是畫家?!?/p>
著名作家朱自清在《代序》中說:“我們都愛你的漫畫有詩意:一幅幅的漫畫,就如一首首的小詩——帶孩兒的小詩?!敝熳郧逶凇栋稀分姓f:在豐子愷的藝術(shù)國土上,“物中有楊柳與燕子,人中便有兒童和女子”。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在《子愷的畫》一文中說:“子愷的畫開辟了一個新的境界,給了我一種不曾有過的樂趣。這種樂趣超越了形似和神似的鑒賞,而達到相與會心的感受。”
著名作家巴金說:早在1924年,“我就喜歡他那些漫畫??此鑼懙墓旁娫~的意境,看他描繪的兒童的性靈和幻夢,對人是一種愉快的享受?!埃ā稇涯钬S先生》)
如此眾多的蜚聲中外的專家學者對豐子愷的作品進行褒獎和評價,確為文壇盛事,千古絕唱。
三
偉大的中國漫畫家豐子愷的創(chuàng)作道路對我們的啟示多多,主要有三。
一曰,以學子之身刻苦學習、不斷登攀是豐子愷成功的根本。
豐子愷,浙江崇德人。師從李叔同先生(弘一法師)。李叔同是我國新文化運動的早期活動家,傳入西洋音樂與繪畫,豐子愷對音樂、繪畫、文學、書法的趣味,以及他的品格、風采均受李叔同先生的影響。豐子愷的吃齋信佛、護生戒殺、愛好靜坐,也是因為李叔同先生的緣故。
豐子愷是多才多藝的大家,他不僅是卓越的漫畫家,而且是出色的音樂家、文學家、翻譯家,出版有多種音樂、文學著作,翻譯有多種外語作品。豐子愷年過半百,已經(jīng)掌握了日、英、法、德四種外語,還要從頭學起俄文。他翻譯了日本古典文學巨著紫式部的《源氏物語》,翻譯了俄羅斯作家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
二曰,以赤子之心熱愛生活、關(guān)注人生是豐子愷創(chuàng)作的源泉。
豐子愷的作品是至性、深情的流露,是實際人生的寫照。豐子愷說:“我對于我描畫對象是‘熱愛’,是‘親近’的,是深入‘理解’的,是‘設(shè)身處地’地體驗的?!保ā丁醋訍鹇嬤x〉自序》)他還說:“我的畫與我的生活相關(guān)聯(lián),要談畫必須談生活,談生活就要談畫。”(《談自己的畫》)這是豐子愷對于生活與創(chuàng)作的關(guān)系的個性化闡釋。所以,漫畫是從生活中來的,這是豐子愷始終不渝的理念。他還說:“只要不為無聊的筆墨游戲,而含有一點‘人生’意味,都有存在的價值,都可以稱為‘漫畫’的。”(《漫畫藝術(shù)的欣賞》)
豐子愷特別鐘愛兒童。他認為,兒童最為純潔、真率、自然、熱情。所以他畫的“兒童相”的許多作品,捕捉孩子們的稚嫩之相,均可稱入神之筆,達到了藝術(shù)上真率、自然的極致。
豐子愷有六個孩子。孩子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他創(chuàng)作的源泉。豐子愷說:“我時時在兒童生活中獲得感興。玩味這種感興,描寫這種感興,成了當時我的生活習慣?!保ā墩勛约旱漠嫛罚┧f,孩子們的世界非常廣大自由。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提出一切愿望和要求。年紀愈小,其所見的世界愈大。只有孩子們能獨具慧眼、保住天真。豐子愷的漫畫充滿了真誠,美麗的童心、童真、童趣,表達了孩子們的想象、幻想的愿望。在孩子們的想象中,兩把芭蕉扇可以變成他的腳踏車,一只藤椅子可以變成他的黃包車,以及《阿寶兩只腳,凳子四只腳》——這些都是豐子愷的經(jīng)典之作。
豐子愷的漫畫主要成就在于兒童相,但是社會相、自然相亦有不少傳世杰作。諺語:“漫畫以笑語叱吒世界?!必S子愷用“顯正”和“叱妄”兩途,既歌頌光明的美景,又揭露黑暗的丑態(tài),受到社會的歡迎。用豐子愷先生自己的話就是“把日常生活的感性用‘漫畫’描寫出來——換言之,把日常所見的可驚可喜可悲可哂之相,就用寫字的毛筆草草地圖寫出來”(《談自己的畫》),這里就包括人間之不調(diào)和相、不歡喜相與不可愛相,用漫畫的形式進行揭露和諷刺。
豐子愷說:“我想藝術(shù)畢竟是美的,人生畢竟是崇高的,自然畢竟是偉大的。”“我的筆也從人生轉(zhuǎn)向自然。”(《漫畫創(chuàng)作二十年》),于是就有了豐子愷的自然相的漫畫佳作。
著名女作家謝冰瑩評價豐子愷,“他生性愛孩子和自然風景,愛一切生物,他說:‘孩子是純潔的,自然是偉大的’?!?/p>
三曰,以巨匠之思詮釋美和藝術(shù)美是豐子愷藝術(shù)思想的精髓。
豐子愷在繪畫上既有實踐,也有在實踐中產(chǎn)生的理論。他在《繪畫之用》一文中,開宗明義地講到繪畫是什么,繪畫有什么用。他說,美術(shù)的本質(zhì)就是美?!懊佬g(shù)是感情的產(chǎn)物,是人生的慰安。它能用慰安的方式來潛移默化我們的感情?!?/p>
豐子愷認為,藝術(shù)美必須是對自然美的提煉、概括、改造與提高,藝術(shù)美應(yīng)該比原始的自然美顯示出更高的品位;而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成品,最終的審美標準,必須以“自然”二字為依歸。豐子愷一再強調(diào)的“自然”這一審美標準,可以說是把握住了中國藝術(shù)美學的骨髓。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