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榮武
摘 要 隨著近年來國家精準扶貧戰(zhàn)略的不斷推進,各地也紛紛出臺相應措施,因地制宜進行貧困地區(qū)和居民的精準扶貧工作。在一些貧困地區(qū),種植香樟樹并發(fā)展其有關產業(yè)成為了當地脫貧的重要途徑。基于此,對于香樟樹的種植和養(yǎng)護工作做了詳細闡述,并對其未來可能取得的經濟效益進行了分析和預測。
關鍵詞 香樟樹;產業(yè)扶貧;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S792.2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33.087
香樟樹是一種四季常青、姿態(tài)雄偉的樹木,被很多城市和鄉(xiāng)村地區(qū)的綠化工程和景觀工程所采用。不僅如此,香樟樹的木材也屬于一種優(yōu)質木材,在高檔家具制造方面也有著廣泛的應用。香樟樹木材也可用來提煉樟油,其在市場上有著很好的經濟效益。因此,香樟樹在產業(yè)扶貧方面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已經成為國內一些地區(qū)的重點扶貧產業(yè)。
1 推進產業(yè)扶貧的重要性
產業(yè)扶貧不同于資金扶貧,提供資金只能解決燃眉之急,發(fā)展產業(yè)才能實現可持續(xù)扶貧。產業(yè)扶貧可以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培養(yǎng)經濟支柱產業(yè),讓產業(yè)帶動地方經濟發(fā)展,當前,全國各地認識到產業(yè)扶貧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各行業(yè)結合自身優(yōu)勢,積極發(fā)展小額信貸,鄉(xiāng)村旅游等扶貧新產業(yè),很多基層干部急貧困戶所急,精準施策,幫扶部分貧困戶發(fā)展產業(yè),取得了一定成效。推進產業(yè)扶貧,種植香樟樹,并開發(fā)香樟樹相關的一系列產品是脫貧的一個關鍵途徑,顯然,香樟樹是一種可以實現產業(yè)脫貧致富“短、平、快”的好樹種。
2 香樟樹概況
2.1 香樟樹特征
香樟樹別名樟樹、樟木、栳樟、烏樟,樟科常綠大喬木,直徑可達3 m,樹冠廣展,是優(yōu)良的綠化樹及庭蔭樹。分布于長江以南各地。植物全體均有樟腦香氣,可提制樟腦。木材堅硬美觀,香樟樹對氯氣、臭氧等有害氣體具有抗性,能驅蚊蠅,是生產樟腦的主要原料,是制造家具的好材料[1]。
2.2 香樟樹習性
樟樹多喜光,主要生長于亞熱帶土壤肥沃的向陽山坡、谷地及河岸平地,喜溫暖濕潤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移植時要注意保持土壤濕度,水澇容易導致爛根缺氧死亡,不耐干旱和鹽堿土。主根發(fā)達,抗風能力強。萌芽力強,生長速度中等,樹形巨大如傘,存活期長,可以生長為千年的參天古木,有很強的吸煙滯塵、固土防沙和美化環(huán)境的能力。適應生長海拔可達1 000 m。
2.3 香樟經濟價值
香樟樹為亞熱帶地區(qū)重要的材用樹種,根、枝、葉均可提取樟腦,油的主要成分為樟腦、樟腦烯、丁香油酚等。樟腦供醫(yī)藥、炸藥、殺蟲等用,樟油可作農藥、制肥皂及香精等原料。木材質優(yōu),耐水濕,供建筑、家具、板料等用;枝葉濃密,樹形美觀可作綠化行道樹。樟樹的木材耐腐、致密,是家具的良材;除了栽培為行道樹之外,樟腦還有強心解熱之效,夏天戶外活動時,摘取樟樹的葉片,揉碎后涂抹在手腳表面上有防蚊。樟樹所散發(fā)出的松油二環(huán)烴、檸檬烴等化學物質,有凈化有毒空氣的能力,有防蟲功效,過濾出清新干凈的空氣。長期生活在有樟樹的環(huán)境中會避免患上很多疑難雜癥。樟樹成為南方許多城市綠化的首選良木,深受園林綠化行業(yè)的青睞[2]。
3 香樟樹油用林高效栽培技術模式
3.1 造林地選擇
宜選擇海拔600 m以下的低山丘陵、平原,土壤為酸性至中性的紅壤、黃壤,土層厚度>40 cm,肥沃疏松、通透性良好。
3.2 良種選擇
選用經審認定的香樟良種壯苗,苗高20 cm以上,生長健壯,無機械損傷的苗木造林。
3.3 造林技術
1)整地挖坎。根據造林地的坡度情況進行全墾整地、帶狀墾地或直接挖坎,建議坎規(guī)格為40 cm×40 cm×40 cm,每坎施鈣化鎂磷肥或過磷酸鈣肥0.5~1.0 kg作為基肥。
2)栽植密度。一般選用1.5 m×1.5 m的株行距,每667 m2種植300株,可根據立地情況適當調整,但每667 m2控制在300~400株。
3)栽植技術。選擇冬春季節(jié),雨量充足,坎土濕透栽植,做到根舒苗正,覆土壓實。
3.4 施工栽植流程
在實際栽植過程中,需要盡量縮短栽植時間,否則會導致香樟樹苗的成活率明顯降低。在將樹苗放入坑穴的過程中,要注意輕抬輕放,防止樹根上的土球因為沖擊而散裂或脫落。香樟樹的栽植與其他大多數樹苗的栽植有所不同,需要回填土以做圍堰,在做圍堰的過程中,應先回填坑穴一半的土,踩實土球周圍的這一半回填土之后,再繼續(xù)回填剩余的回填土。當回填土的位置接近地面時,再進行踩實工作,最終形成圍堰。這一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避免土球損壞。
當圍堰做好后,香樟樹苗的加固工作不能忽略。具體來看,需要三角樁等簡單的設備就可以對香樟樹苗進行加固,有效防止樹苗發(fā)生傾斜或倒伏的情況。但是,如果香樟樹苗過于高大,或是采用高植的方式進行栽培,就必須使用鋼絲繩,并對鋼絲繩進行三角拉伸,來對香樟樹苗進行加固。在加固工作完成后,還需要及時給樹苗澆定根水,并使用草繩等對樹干進行纏繞保護。
3.5 撫育管理
每年根據雜草生長情況鏟草撫育1~2次;造林當年在定植5個月后施肥一次,次年起每年分別于夏季雨后和秋旱到來之前淺鋤鏟草和施肥一次,深度10~15 cm,每次每株施配方肥0.50~0.75 kg。同時,在夏季高溫晴熱天氣下,管理人員應當定期進行澆水,并向樹干進行噴水作業(yè),而在多雨天氣下,則應做好積水清理工作。
3.6 主要病蟲害防治
香樟樹的主要病蟲害有香樟黃化病、樟葉蜂、袋蛾類和螨類等,給香樟樹造成不同類型和不同程度的影響。香樟黃化病屬于生理性病害,并不具備傳染能力,主要源于土壤中堿性過高而缺鐵,針對這一問題,可采用追加硫酸亞鐵肥料或定期換土的方式。對于樟葉蜂的防治,則應采用敵百蟲或敵敵畏的稀釋液等進行噴灑;對于袋蛾類的防治,除了使用敵百蟲等農藥外,還可以采用人工摘除護囊的方式,清除其生存空間;對于螨類的防治,則應使用一定濃度的樂果乳油[3]。
3.7 采收煉油
一般在10—11月砍伐枝葉提煉芳樟醇樟油,直接在離地面20~30 cm處截干;采收期如遇到高溫天氣,根部覆蓋些許稻草等遮陽物,保障根部萌芽。采收后當日入爐煉油。
4 經濟效益
廣西馬山縣永州鎮(zhèn)親愛村有農戶種植油用香樟基地,栽培優(yōu)良無性系良種油樟7.3 hm2,每667 m2約300株,造林滿一年即可砍伐枝葉提煉樟油等,平均每株鮮枝葉生物量為12.5 kg,提煉蒸油2個多月,提煉得樟油4 115 kg,樟油按目前市場價140元/kg計算,第一年的收入為576 100元。第二年提煉得樟香油4 550 kg,收入318 500元。第三年達到穩(wěn)產,年產萬斤樟香油,收入達70萬元。
綜合再利用提煉過的枝葉經曬干當作燃料加熱煉油爐。枝葉燃燒后產出的草木灰可以作為肥料返回林地利用。
5 生產投資
1)造林第一年,每667 m2投資915元,主要包括種苗、整地、種植、施基肥、病蟲害防治和撫育管理等方面的費用。第二年以后,主要是病蟲害監(jiān)控、除草、施兩次肥以及松土撫育,重點是肥料的投入,每667 m2年投入在500元左右。2)每667 m2砍伐采收200元、煉油40元,主要是人工開支。3)每667 m2林地租賃費80元,各地稍有不同。4)煉油廠設備、征地和調試至可投產總投資約3.5萬元。
6 效果統(tǒng)計
據廣西馬山縣永州鎮(zhèn)親愛村種植的優(yōu)良無性系良種油樟7.3 hm2的統(tǒng)計,第一年總投入162 130元,其中造林費100 650元、枝葉砍伐釆收費22 000元、煉油費4 400元、地租費80元和煉油廠設備費35 000元。總收入576 100元,純利潤413 970元。
第二年總投入90 200元,其中造林費55 000元、枝葉砍伐釆收費22 000元、煉油費4 400元、地租費80元;總收入637 000元,純利潤546 800元。
第三年總投入90 200元,其中造林費55 000元、枝葉砍伐釆收費22 000元、煉油費4 400元、地租費80元;總收入700 000元,純利潤609 800元。
在第三年后,己有一定經濟基礎,為了生態(tài)環(huán)保利益,可以不在砍伐枝葉提煉樟腦油,間隔多年后再間伐中樹提煉樟腦油,培育大樹。同時,擴建新的造林基地,供應煉油廠維持生產。不斷新造林、培育大樹,森林面積不斷增加,實現油林共建,長短共存。
7 結語
香樟樹是我國亞熱帶地區(qū)地常綠闊葉林重要樹種之一,也是重要的香料原料樹種,培育香樟樹香精原料人工林有兩大優(yōu)勢,一是收益能夠實現“短、平、快”,并具有一次種植、多年受益、效益明顯等特點。二是市場行情看好,其中純天然芳樟醇全球每年需求量都在5萬噸以上,目前年產量不到1萬噸,銷售價格連續(xù)多年高位增長,從廣西馬山縣永州鎮(zhèn)親愛村最近幾年種植的效果上看,收入利潤可觀,可以說,投資香樟樹種植煉油是快速致富奔小康的好產業(yè)、好樹種。
參考文獻:
[1] 田豐麗,張勇,董俊燕.香樟樹栽培管理與病蟲害防治技術[J].現代農村科技,2016(2):51.
[2] 郝敏.園林工程中大樹移植技術及養(yǎng)護措施[J].現代園藝,2016(12):29.
[3] 胡云.園林綠化施工中香樟樹栽植技術及后期養(yǎng)護管理[J].農家參謀,2019(14):146.
(責任編輯:劉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