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雪靜
幼兒的成長過程,僅僅依靠園區(qū)內教師的教育所起到的意義不大,家庭與園區(qū)必須協(xié)同配合,才能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當前,家園合作已成為一種必然的發(fā)展趨勢,教師不僅需要在校內對幼兒進行相關教育,還需要運用專業(yè)知識,對家長進行相應的指導,使得家長對自身的重要性有正確的認知,從而實現(xiàn)家園合作的共同目標。
一、幼兒園加強家園合作教育的意義
幼兒階段是成長的起始階段,不論是在思想上還是在行動上,在該階段所接受的教育理念會影響一生。在幼兒時期,教師與家長能夠起到有效的引導作用,并共同向著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的目標前進,這就體現(xiàn)出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幼兒階段,幼兒因認知能力不強且判斷能力不足,教師與家長在開展教育工作時應當將“愛”放到首位,為幼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孩子懂得尊老愛幼,養(yǎng)成講文明懂禮貌等好習慣。
二、現(xiàn)階段家園合作中存在的問題
教育工作者在幼兒的生活學習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不僅能夠為孩子的學習提供有力的幫助,更在孩子的心理以及思想上起到有效的引導作用,因此,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很重要。但是現(xiàn)階段很多教師不夠重視家庭教育,導致出現(xiàn)了“5+2=0”的情況,家庭中2天的教育方式將教師在校5天的教育成果直接歸于0,因此影響了幼兒的整體發(fā)展。同時,有些家長的教育方式還是過于傳統(tǒng),并且與教師的溝通不足,大多數(shù)還是教師說什么,家長就按部就班地做什么,這種方式過于盲目,未能根據孩子的發(fā)展需求進行科學且全面的教育,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較為不利。
三、幼兒園加強家園合作教育的相應措施
1.加強家園之間的溝通,關心幼兒的身心健康
在孩子入園后,教師就扮演著一個大家長的角色,能夠為幼兒的學習、生活提供重要幫助。首先,加強家庭與幼兒園的溝通交流,能夠促使家長與教師共同參與到幼兒的教學中,不僅可以提升教學效率,也能夠起到互相監(jiān)督的作用,以便教師高效開展教學工作。教師應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孩子年齡小,判斷能力弱,但模仿能力較強,因此,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幼兒看著眼里。其次,教師作為孩子的情感交流者,應當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時刻關注孩子的思想動態(tài),適當給予鼓勵的話語和贊賞的眼神,這樣能夠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并能讓家長更支持贊同該工作,從而促進兩者之間的密切關聯(lián),進而在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家園合作教育的真正目的。
2.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增強家園之間的聯(lián)系
當前微信、QQ等技術手段為家庭和幼兒園的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幼兒園可以建立“家校通”“微信公眾號”“微信群”“QQ群”等,將幼兒園內的信息及時推送給家長,家長可以通過教師在園內拍攝的視頻,對孩子的信息進行動態(tài)式掌握,并可以了解到園內各項工作的開展情況。同時,教師在進行家訪時,也可以通過微信視頻、QQ視頻等方式了解幼兒在家庭中的動態(tài),并針對幼兒的身心健康以及未來發(fā)展等問題與家長深入交流,同時根據這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育措施。這種方式能夠為家園合作提供準確的信息支撐,并起到相互促進學習的作用,從而為家園合作教育的提高起到推動作用。
3.建立互動式家園模式
若想有效地提升家園合作的實際應用價值,相互信任是根本前提,同時,應當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因此,幼兒園應當在兩者之間搭建溝通互動的橋梁。例如,可以利用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定期對家長開展親子知識講座、園區(qū)開放日、親子活動等多樣化的活動,這既能增加家園交流的機會,也可以讓家長意識到自身的思想觀念以及教導模式對孩子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性,并且能夠讓家長之間相互交流教育經驗,從而了解自身不足之處,汲取優(yōu)質的教育理念。
綜上所述,若想有效地保障幼兒的健康成長,家長與校園之間應當加強溝通,并形成深度合作關系,根據每一個孩子的性格特點,制定合理的教育方式。家長也需要及時參加園區(qū)組織的活動,汲取有效的教育經驗,為孩子的未來發(fā)展鋪設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