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遠
朋友拍了一些朝陽初升的照片,拿來和我一起共賞。為了拍攝這些朝陽初升的佳景,他需要提早起身,耐心地等待、觀察,把不同時空里的光色倩影收進鏡頭里,才完成了這一張張記錄了晨曦旅程的自然佳構。
我翻閱著他的相片,他不時地還會插些話,引導我進入他拍攝時的心路歷程,仿佛是補充圖面的不足,或是延伸圖面的意義。 “魚肚白初露,一小沓兒一小沓兒的,從天際展現(xiàn)出來。銀灰白的色澤射過較虛薄的云層,卻也影響了較厚的黑云的色澤。粉紅的霞暉開始出現(xiàn)了,像一顆蠢蠢欲動的心?!彼脑捳Z中蘊藏了藝術的韻味,由此可知他捕捉到這個鏡頭時的那種喜悅。
一時間,我們從一張看到另一張,看了無數(shù)張的彩照。每一張都有其特點,也有其美麗的吸引人的看頭。其實,它們都是在清晨很短時間內的不同變化,這種變化天天存在,因為太陽每天都會從東邊升起。
只是我們平時太忙碌了,甚至都沒有時間去觀察這種天地間的變化,當然也就無法欣賞到這種變化給我們留下的一晃而過的美麗。只有像我這位朋友這樣的有心人,才會去刻意捕捉這樣的美景,也才有機會讓我們慢慢欣賞、品味。
朋友沒有放過每一個難逢的當下,才有了這些難得的恒久彩照。
朋友忽然問我: “哪一張最美?”一時間,我也愕然。若以世俗的眼光為準繩,我可以挑選一張色澤最艷、構圖最愉悅我眼神的,告訴他: “我認為這張最美?!比缓笤賳査?“你認為呢?”他也可以挑選一張最合他的眼緣、最符合他審美觀的照片,說: “我選的是這一張。”然后我們開始斟酌、討論,并且互相磨合彼此的審美標準,最后達成某一種共識。但是所謂各花入各眼,絕對的美真的存在嗎?
從緣起的角度看,又不一樣。我很想告訴他: “每一張都美,每一張都有客觀存在的美,沒有絕對或唯一的美。”是的,光澤微弱時,黑灰的云絮偏多,雖然不是鮮艷的,但那樣就不美嗎?不是的!在當下的那一刻,它們扮演了承先啟后的角色,我們能說它們不美嗎?
紅彤彤的彩圖,鮮艷是鮮艷了,但那也只是一個過程,它就美在當下的那一刻。而后,因緣隨分地發(fā)生改變,艷麗的構圖也逐漸回歸平淡。因此,在變化無窮的天地間,濃艷喧囂有它的美,平淡沉寂卻也不失其內斂的美。
正如人生,扮演好當下的角色就是美。有掌聲自然好,沒有掌聲也沒有什么不好。人生的好壞,都是相對的。絕對的好或壞,都不屬于這個婆娑世界。
話題拓展:人生;思考;客觀與主觀
素材分析:
任何人或事都不是絕對的,絕對的好、絕對的壞,從各種角度出發(fā)都會得到不—樣的結果,人生也是—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