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靜怡
TA的威長:林芷煖,2018年雅加達亞殘會羽毛球女子SU5級單打循環(huán)賽銅牌獲得者。她曾因身患骨癌,經歷了28次化療,差點與羽毛球擦肩而過,是永不放棄的體育精神,激勵她用“金屬臂”推開了夢的窗?!半m然這扇窗離當年被關掉的門太遠了,足足用了我10年的時間才到達,但一切好像注定好的一樣,總會再次帶你回到屬于你的位置?!?/p>
適用話題:堅強;運動;夢想;體育;永不放棄
病魔纏身,少年與夢擦肩而過
林芷煖出生在香港的羽毛球世家,由于父母都是羽毛球運動員,在耳濡目染和強大的基因作用下,林芷媛不僅對羽毛球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而且極有天分。學說話,她會說的第一個詞就是“羽毛球”;學走路,她搖搖晃晃地跟在爸媽后面幫忙撿球,盡管純屬添亂;5歲生日那天,她稚氣而大聲地向父母說出了自己的愿望:我要打羽毛球。
為了把女兒栽培成專業(yè)的羽毛球手,林爸林媽開始對女兒進行專業(yè)的訓練。為了讓女兒長大后能夠在國際賽場上披金斬銀,他們專門制訂了一套完整而科學的訓練計劃。而林芷煖也信心滿滿地走在通向職業(yè)羽毛球手的道路上,不用爸媽督促,她每天一放學就開始自覺練球,除了吃飯、睡覺、上學,幾乎所有的時間都貢獻給了羽毛球。
父母專業(yè)的指導,加上自己刻苦的訓練,讓林芷煖的球技進步很快。然而,天有不測風云。林芷媛10歲那年,有一天放學后,她像往常一樣訓練了兩個小時,但練習結束后她感覺左邊的胳膊特別酸痛,吃飯時端碗也費力。父母還以為是訓練太猛造成的肌肉疼痛,就“命令”她停止訓練。但休息了一個星期后,林芷嬡左胳膊的酸痛非但沒有減輕,反而抬都抬不起來了。于是父母連忙帶著她去醫(yī)院做檢查,沒想到醫(yī)生告訴了他們一個讓人絕望的結果:骨癌。
那時年幼的林芷煖不知道什么叫“骨癌”,當醫(yī)生通知他們要盡快手術時,她還天真地笑著說: “手術后我又能繼續(xù)打羽毛球了?!笨?0歲的她并不知道,因為骨癌,她已與自己少年時的夢擦肩而過。
28次化療,倔丫頭重拾運動夢
住院、手術、化療,林芷煖被迫中斷了自己最喜歡的羽毛球運動。而且因為癌細胞侵蝕,她左手臂的骨頭已經出現了壞死,只能摘掉壞死的骨頭改用金屬替代,更痛苦的是,為了防止癌細胞轉移擴散,小小年紀的她還必須接受化療。
她在醫(yī)院里一住就是一年半。每天躺在病床上,她看著白色的墻、白色的床單、白色的口罩,吃著各種叫不出名字的藥,做著痛不欲生的治療。醫(yī)院規(guī)定她一個星期7天必須有6天待在醫(yī)院接受治療,只有星期天可以回家。然而,因為一次又一次的化療,她的身體變得極度虛弱,連走回家的力氣都沒有,只能在醫(yī)院附近的麥當勞待上幾個小時作為休閑。
病魔的折磨和一次次痛苦不堪的化療,使林芷嬡失去了信心,她哭著對媽媽說不想再繼續(xù)治病了。為了鼓勵她治病,林爸林媽把她最喜歡的羽毛球拍帶進了病房,每次化療時都會在她的手心里放上一只羽毛球。手中的羽毛球像是帶有魔力一樣,林芷煖不哭了,也變得愿意配合治療。她幻想著自己疾病痊愈后又可以繼續(xù)揮動球拍奔跑在球場上。在父母的鼓勵和藥物的雙重作用下,她熬過了28次化療,終于可以出院了。
出院后,盡管癌細胞得到了控制,但她的身體狀況依然很糟糕, “金屬臂”化的左手非但無法舉高,就連普通的拍手動作都做不到。然而,年少時的夢想卻在她的心里一天天發(fā)酵,她開始對手臂進行功能性恢復訓練。
無法拍手,那就訓練拍手,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她終于可以拍手了。林芷煖笑了,她知道自己離夢想又近了一步。癌癥打不倒她,錯過訓練的黃金年齡也不沮喪,倔強的林芷煖就這樣重新拾起了自己的運動夢。
101分努力,“金屬臀”推開夢的窗
重拾夢想容易,實現夢想卻并不容易,學會拍手,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從小接受正規(guī)訓練的她,知道運動沒有捷徑,只有練。生病前,她的身體素質足夠優(yōu)秀,可以每天滿負荷訓練??刹∮?,只能隔一段時間訓練一次,而且運動量和以前相比也是大打折扣。但她沒有灰心,依然堅持努力,心中始終存著一個念想:重新馳騁球場。
機緣巧合之下,2015年,林芷媛認識了一個殘疾人運動教練。知道了她的夢想后,教練坦誠地說,她無法參加正常人的比賽,要想圓夢,只能參加殘運會。教練的話喚醒了林芷暖心底塵封多年的夢,還讓她有了方向。就這樣,在教練的指導和家人的鼓勵下,她開始重新接受羽毛球訓練。
為了讓她盡快找到訓練和比賽的感覺,林家進行了全家總動員,一起當她的陪練,而她也為此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金屬臂”靈活性不夠,而且舉手抬手都十分艱難,尤其在球場上快速接發(fā)球的過程中,更是會疼痛異常。
為了讓“金屬臂”好好工作,林芷煖咬著牙重復去做簡單的舉手抬手動作,高強度地訓練“金屬臂”,千方百計和自己“作對”。“如果別人付出100分努力,我就付出101分努力?!彼帽M所有精力,每天都要練習十多個小時,直到虛脫無力。
苦心人天不負,林芷煖的付出終于得到了回報。2017年,她成功加入香港傷殘羽毛球代表隊,成了一名專業(yè)的殘疾人運動員。在各種大大小小的比賽中,她屢次獲獎,并積極爭取做精英運動員的資格,在追夢的路上越走越遠。
由于成績出色,2018年,林芷煖被選派代表中國香港隊出征第三屆雅加達亞殘會。她揮動著“金屬臂”,在羽毛球的呼嘯聲中一路廝殺。初賽、復賽、決賽,不畏強敵頑強拼搏,終于勇奪羽毛球女子SU5級單打循環(huán)賽銅牌,寫下了香港殘疾運動員成績嶄新的一頁。
都說上帝關上一扇門,就會打開一扇窗,林芷煖花了101分努力,用“金屬臂”為自己推開了夢的窗。站在領獎臺上,她哭了: “我終于做到了戰(zhàn)勝自己,我做到了?!?/p>
永不放棄是體育精神,永不妥協是生命的意義。每個人都會有這樣那樣的不幸,只要自己堅持不放棄,命運才會引領你找到屬于你的世界,最終成為一個讓自己驕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