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和上海市政府在不斷深化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fā)展的意見中提出,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制度,并在一些高危行業(yè)領域強制實施,發(fā)揮保險機構參與風險評估和事故預防的功能。上海市應急管理局、上海銀保監(jiān)局按照國家要求和上海實際,開展了充分調研,共同制定了《上海市危險化學品和工貿行業(yè)領域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實施辦法》,力求在現有基礎上擴大保險覆蓋范圍,提高保障水平,突出預防服務,吸收更多的社會資源投入安全生產工作,為推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xù)穩(wěn)定好轉發(fā)揮積極作用。
危險化學品方面:強制投保范圍是,所有依法需要取得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許可證的單位(除不帶儲存設施的經營企業(yè)外),使用危險化學品作為原料從事生產的化工企業(yè),使用危險化學品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工貿企業(yè),使用液氨制冷的工貿企業(yè)和涉及鎂鋁粉的粉塵涉爆的工貿企業(yè)等。
金屬冶煉方面:根據應急部91號令的要求,達到國家規(guī)定規(guī)模(體量)的高溫熔融金屬及熔渣生產的冶金企業(yè)和有色金屬企業(yè)應當投保安全生產責任保險。
此外,鼓勵不帶儲存設施的危險化學品經營企業(yè),其他化工(含石油、醫(yī)藥化工)企業(yè),粉塵涉爆(鎂鋁粉除外)、存在有限空間作業(yè)、涉及典型危險化學品的工貿企業(yè)以及存在高溫熔融金屬工藝的機械加工企業(yè)投保安全生產責任保險。
其他危險化學品和工貿行業(yè)生產經營單位,可以自愿選擇投保安全生產責任保險。
(一)擴大保障范圍。一是擴大理賠事項范圍。與原來的危險化學品安全責任保險相比,理賠范圍從危險化學品事故擴大為所有生產安全事故,提升全方位的保障能力,避免多頭投保增加負擔。二是擴大保障人群范圍。專門界定了“從業(yè)人員”的范圍,將企業(yè)內可能受到事故傷害的人員盡數納入,最大程度擴展受益范圍。
(二)強化預防服務。一是保證預防服務投入。明確保險機構以不低于安全生產責任保險保費20%的比例提取事故預防相關資金,專款專用。二是提供擴展服務政策指引。包括保險機構協助投保單位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應急預案編制與演練、安全生產科技應用;保險機構通過獲得相關資質,或委托具有相關資質的社會化服務機構為投保單位出具安全評價報告,作為投保單位申請行政許可的材料等,引導保險機構進一步擴展延伸服務。三是投保單位接受預防服務制度化約束。明確投保單位應配合保險機構的預防服務,如實告知,及時整改。對重大安全隱患未及時整改的,保險機構對因該隱患導致的生產安全事故不承擔賠償責任。
(三)提高保障水平。一是建立快速理賠機制。對事故真實、責任明確的小額案件,可先行墊賠;對于保險責任明確的生產安全事故,根據投保單位申請可提供預賠;對較大、重大、特別重大事故,在責任明確的情況下,就已確定損失先行賠付。二是推動超賠保障。為應對超過投保企業(yè)自身風險保障能力的極端重、特大事故的賠償,推動共保體出具額度為1億元的“上海市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共享保單”。三是確定費率浮動機制。將保費與投保單位生產安全事故發(fā)生、納入安全生產領域失信聯合懲戒名單、安全生產標準化等級、安全風險分級、隱患排查治理等情況進行關聯,以經濟手段調動企業(yè)積極性。
(四)創(chuàng)新推進措施。明確了安全生產責任保險與行政許可、安全生產標準化、風險隱患雙控機制等監(jiān)督管理工作形成制度關聯,特別設定了幾個優(yōu)惠措施:一是明確保險作為安全生產標準化及表彰獎勵的必要條件。二是規(guī)定投保單位對保險機構發(fā)現的事故隱患主動改正并及時錄入上海市風險隱患雙重預防系統(tǒng)的,一般不予行政處罰。三是規(guī)定通過保險公司渠道作出安全評價可作為相關行政許可的材料。另一方面,鼓勵各區(qū)應急管理局結合本地實際,積極創(chuàng)新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的方法和途徑,并將相關情況納入巡查考核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