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華
摘 要:教師為幼兒設定良好學習活動情境,可以給幼兒帶來豐富學習感知和體驗,形成強大促進動力。游戲情境、媒體情境、故事情境、生活情境,都屬于幼兒喜聞樂見的學習場景,教師要有整合優(yōu)化意識,對這些情境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和探索,以便為幼兒提供適合的區(qū)域活動,全面提升幼兒活動品質。
關鍵詞:幼兒;區(qū)域活動;情境;設計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3-0100-02
情境驅動是一種借助環(huán)境的教育活動,也是針對特定教育群體采取的教育方式。幼兒對靈動鮮活的情境有特殊感覺,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情境優(yōu)勢,給幼兒提供更多感官沖擊,讓幼兒在特定環(huán)境中形成嶄新的學習認知。在進行區(qū)域活動設計時,教師為幼兒準備游戲情境、媒體情境、故事情境、生活情境,都可以有效激活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促進幼兒在互動中感知世界,形成鮮活的生活認知。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對幼兒區(qū)域活動中情境驅動的策略進行論述。
一、游戲情境,激發(fā)幼兒活動意愿
喜歡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教師在進行幼兒區(qū)域游戲選擇和設計時,要貼近幼兒認知基礎,使游戲情境設計符合幼兒的認知規(guī)律。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對游戲有不同的選擇,因此教師不僅要及時開展游戲,還要對游戲形式和游戲投放時機有所研究,以提升游戲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設計區(qū)域游戲活動時,要充分考慮環(huán)境因素,還要對幼兒生活認知基礎有一定了解,這樣設計出來的區(qū)域游戲才會有更好的教育效果。
幼兒園大多有區(qū)域活動場地,也有相應的活動材料資源。教師在設計區(qū)域游戲時,要充分考慮幼兒實際和區(qū)域場地特點。例如,在大班室外越野跑游戲活動中,教師先為幼兒準備了競跑場地,利用玩具和方凳設置跑道和障礙物,讓幼兒分組跨越這些障礙。幼兒看到場地擺滿了玩具,都顯得特別興奮。教師為幼兒做示范,講清游戲規(guī)則。游戲比賽開始后,教師帶領其他幼兒為參賽幼兒加油助威,區(qū)域活動氣氛熱情似火,幼兒參與活動更積極主動。教師利用游戲展開助學操作,給幼兒帶來更多學習啟迪。
教師可為幼兒投放區(qū)域游戲材料,成功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讓更多幼兒感受到區(qū)域活動的樂趣,并在激烈的對抗游戲之中形成豐富的學習認知,身心健康成長。
二、媒體情境,調動幼兒活動思維
多媒體的助學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教師在設計區(qū)域活動時,需要充分考慮多媒體與活動的結合點,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作用,為幼兒提供更多適合的區(qū)域活動。多媒體能夠展示一些游戲背景,也可以播放一些輕松的歌曲,還可以展示一些精彩的畫面,都可以為區(qū)域活動帶來一定助學作用。如果教師能夠借助一些裝飾材料,或者玩具、教具,對場地進行必要的拼接裝飾,就可以給幼兒帶來不一樣的視覺沖擊,這對調動幼兒學習思維有重要幫助。
例如,在中班拼接活動中,教師為幼兒準備了豐富的拼接材料,將幼兒帶入活動區(qū)域,并親自為幼兒做示范,快速拼成一些物品模型。幼兒看到教師順利拼出了模型,便躍躍欲試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很多幼兒都遇到了一些困難,找不到正確的拼接路線。為此,教師引導幼兒觀看多媒體動畫視頻,對拼接步驟進行分解展示,而且利用慢放引導幼兒一步一步地學習。當幼兒看到自己也能夠制作出靈動的模型之后,會產生滿滿的成就感。教師為幼兒設計區(qū)域制作活動,給幼兒更多示范展示,并利用多媒體進行助學操作,可以為區(qū)域活動提供更多學習支持。幼兒對動畫展示形式有特殊敏感性,自然有更高的接受度。
幼兒對多媒體手段有親切感,教師借助多媒體助力區(qū)域活動,不僅能夠給幼兒感官帶來沖擊,讓幼兒有更真切的學習體驗,而且能深入到幼兒精神世界,形成豐富的教育驅動力,這樣的活動設計無疑有更高的可行性。
三、故事情境,促進幼兒活動思考
幼兒對一些有趣的故事有傾聽和講述的興趣,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播放、示范講解、故事交流等形式,為幼兒創(chuàng)設典型的故事情境,以有效促進幼兒思維活動,讓幼兒在故事熏陶下建立學習認知基礎。為使故事與區(qū)域活動相結合,教師還需要對場地環(huán)境展開對應設計,以提升區(qū)域活動的品質。
在區(qū)域活動中引入故事演繹活動,給幼兒帶來的感知會更為立體,對幼兒的感官沖擊會更為突出。例如,在中班區(qū)域活動“我是孫悟空”中,教師先為幼兒講述孫悟空的故事,然后讓幼兒借助區(qū)域活動材料裝飾一下自己,扮演孫悟空,并參與到故事活動之中。有的幼兒戴上了面具,拿起小木棒,學孫悟空的樣子,打起了猴拳。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背景音樂,區(qū)域活動氣氛濃重起來。教師參與到幼兒活動之中,與幼兒進行互動。一個故事一段演繹,為幼兒多種感官帶來沖擊,使幼兒心理獲得巨大滿足,快樂的氣氛蔓延開來。
教師為幼兒設計一些角色演繹活動,對故事進行直觀演示,幼兒參與熱情很高,也能夠在角色體驗中形成深刻認知基礎。區(qū)域活動與故事有機結合,呈現(xiàn)別樣的精彩,這是教師的創(chuàng)意設計產生的效果。幼兒有演繹故事的主動性,特別是對熟悉的故事人物和情節(jié)有特殊感覺,教師以此為設計角度展開操作,自然能夠贏得區(qū)域活動設計的主動權。
四、生活情境,輔助幼兒活動構建
幼兒生活認知比較薄弱,但對熟悉的生活場景有更多直觀感知。教師將區(qū)域活動與幼兒生活對接,能夠給幼兒帶來豐富的活動契機,為幼兒提供更多學習體驗的機會。幼兒生活中能夠接觸到的場景具有典型性,教師不妨為幼兒設定一些角色扮演游戲、生活再現(xiàn)等活動,也可以開展一些親子活動,讓幼兒家長參與其中,以提升區(qū)域活動的互動性,讓幼兒在真切的生活感知體驗中形成學習和生活能力。
教師借助生活元素開展區(qū)域活動,需要對幼兒生活認知的實際情況有充分把握。例如,在大班“超市活動”中,教師為幼兒布設了超市場景,將所有教具和玩具都當作商品,設定收銀臺、貨架、稱重臺等,而且為幼兒設計了諸多角色,如收銀員、售貨員、顧客等。教師先讓幼兒選定角色,然后對角色進行具體規(guī)范要求。幼兒對超市是比較熟悉的,都能夠順利進入到角色之中。活動啟動后,教師指揮幼兒進入到場地之中,各負其責。幼兒對超市購物有特殊情結,自然能夠快速融入角色之中,在互動操作之中都能夠認真進行模仿。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及時跟進指導,確保區(qū)域活動順利推進。在生活中,幼兒都不會單獨進入超市進行相關活動,也不能承擔角色任務,但在區(qū)域活動之中,教師卻可以給幼兒提供這些體驗,這對幼兒形成的心理沖擊是劇烈的,對提升幼兒生活認知也是有積極作用的。
幼兒對生活情境有更多體驗和認知,教師的活動設計貼近幼兒思維,其教學效果會更為突出。區(qū)域活動與幼兒生活對接,不僅能夠順利激活幼兒參與興趣,還能夠培養(yǎng)幼兒生活能力。
總之,區(qū)域活動中引入情境設計策略,符合幼兒思維成長規(guī)律,具有豐富教育內驅動力的作用。幼兒直觀思維比較敏感,教師利用多種客觀條件,為幼兒提供良好的活動區(qū)域環(huán)境,可以讓幼兒展開自主學習、主動探索,形成主動發(fā)展訴求,進而促進身心素質的發(fā)展。教師要針對不同群體幼兒的學習需求,為幼兒設定不同情境,讓幼兒在區(qū)域活動中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施雅清.優(yōu)化區(qū)域游戲情境 營造自主發(fā)展空間——淺談小班情境式區(qū)域活動的創(chuàng)設與指導[J].兒童發(fā)展研究,2016(02).
[2]葉麗雅.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幼兒戶外區(qū)域活動興趣探研[J].成才之路,2019(11).
[3]姚毅毅.主題背景下區(qū)域活動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J].江蘇教育研究,2016(34).
[4]張美潔.基于幼兒特征的區(qū)域活動指導策略[J].教育評論,2018(08).
Exploration of the Context-driven Strategies in?Regional Activities for Children
Wu Hua
(Honglu Central Kindergarten, Fuqing, Fujian Province, Fuqing 350301, China)
Abstract: The good situation of learning activities created by teachers for children can bring rich learning perception and experience to children and form a strong motivation. Game situation, media situation, story situation and life situation are all favorite learning situations for children.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have a sense of 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 and carry out innovative design and exploration of these situation, so as to provide suitable regional activities for children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hildren's activities.
Key words: children; regional activities; situation; design